沉寂良久的母婴上市队伍,迎来了新的“预备役成员”。
9月13日,在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辅导公示中,杭州白贝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贝壳”“Babycare”)赫然在列。据了解,其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目前正在接受中金公司的辅导。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企业申请IPO都能传来好消息,中道崩殂的比比皆是。那么Babycare的实力成色几何,是否能撑得起其上市的野心?
烧钱获客,Babycare陷入线上焦虑?
公开资料显示:Babycare成立于年,旗下拥有包括光合星球、Woobaby、小N、幼朴、wiya等多个子品牌,能够覆盖-1至6岁育儿周期,包含尿裤、玩具、孕产、出行、家居等全品类产品。
从相关报道中获悉,9年时间,Babycare全渠道用户数量突破万,会员数量超万。年的双十一,Babycare全渠道GMV达14亿元,4年蝉联天猫母婴行业店铺销量第一。
然而,Babycare迅速扩大的品牌声量和急速增长的光鲜数据,离不开四方面原因:1.搭乘了中国互联网红利的便车;2.从“美国品牌”摇身一变成“本土品牌”;3.新生代父母育儿观念趋于科学化、精细化;4代工厂的背后支撑。
纵观Babycare的品牌发展史,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因为年正处于移动互联网的井喷阶段,与日俱增的流量催生了大批新赛道和新企业,如小红书、滴滴、共享单车等,而彼时成立的Babycare正意气风发。
与此同时,Babycare的品牌定位「原本是」美国品牌。从相关报道中了解到,其宣称自己是Philemon博士于年在美国创立,归属于USBABYCAREINC.所有。年,Babycare进入中国市场后,由上海夕尔实业有限公司代理。
得益于此一部分因素,让Babycare在初入市场时快速地打开了销路。要知道,在国产和进口之间,后者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在当时有大部分国民心中始终都认为“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
不过后来,国潮的风不仅吹回了中国,还刮向了世界。于是Babycare的血统几经改写,从“Babycare是设计师luka在美国创立”,到“Babycare是设计师创立”;从“USBABYCAREINC.”到“白贝壳”,最终成为本土品牌的一员,又乘了国潮的势。
不仅如此,Babycare还踏中了母婴消费由弱到强的变迁节奏,只要入局就能轻松赚得盆满钵满。从商品种类细分可见,由奶粉、纸尿裤等产品扩展到婴幼儿衣食住行学乐等各个方面,国家也开始严格对母婴产品的质量管控。
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诚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有很多品牌踩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进入大众视野,并为自身带来了肉眼可见的销量和热度。但现如今,电商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早期的线上流量红利已经消散得所剩无几。
基于此,Babycare想要引爆流量就要源源不断地投入更多的真金白银。目前,其除却在线上购买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大综合电商的推广服务外;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