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雨樟镇上坝田村试验种植的50余亩贝母已进入采摘期,贝母种植基地里,处处可见农户忙碌采摘的身影。
据悉,上坝田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资源,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贝母,把种植中药材作为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现正进入采摘期,大大提高了该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
“今年种的贝母,个头大,结果多,估计产量不错,按照平均15元每斤的市场价,可收入万元。”上坝田村贝母种植户杨兴好高兴地说道。
“我们村带动农户种植贝母,一亩地的收入按保底斤计算,大概收入4万元。”该村支书罗璋介绍道,今年收获的贝母不对外销售,将作为全村推广种植贝母的种子,明年全村预计种植多亩。贝母属于“夏眠”作物,每年的生长期是4、5、6月,作为不可稀缺的药材,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作用,市场价格平均在15元每斤,是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地好渠道。
据了解,在种植过程中,上坝田村与宁波积极协调销路的问题,宁波方面表示,每年收获的贝母既可以按当年的市场价进行回收,农户也可选择作为来年扩大种植规模的种子。这样一来,全方位保证了种植户利益。下一步,该村将采取种+产+初加工方式,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农民发展贝母。图为农户正在采收贝母。
(文/图代仙鸿罗寿欢王洋翠)
编辑:肖红
责任编辑:王学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