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40903.html
近日,在越溪乡七市村的亩贝母水稻轮作基地里,宁海县越溪禾顺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们正忙着将采收的贝母进行烘干加工。“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是抗癌良药。”贝母水稻轮作基地负责人、越溪乡新乡贤陈灵肖介绍说。
然而眼前这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五年前却是另一番样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越溪乡的农业生产以种植单季稻为主,每年10月稻米收割后,一直到来年6月再次插秧,大部分农田都处于闲置状态。
这个场景被当时在上海工作的陈灵肖看在了眼里,因为家族有中医传统,在一次与长辈的闲聊中,陈灵肖了解到,浙贝母的种植周期刚好能与单季稻种植进行无缝衔接,“浙贝母是每年10月底开始种植,次年5月开始采收,不仅填补了单季稻种植的空窗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浙贝母作为浙江本土地道中药材“浙八味”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能让农户增加收入。”怀着回报桑梓、助力共富的热忱,年,陈灵肖回到家乡,承包土地,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浙贝母。
“刚开始种植的时候,也遇到过各种困难和问题。”陈灵肖在试种过程中就遇到了轮作技术难以掌握的难题,“这个过程中,我们邀请了省、市的药材种植和农业专家来这边指导,在他们的帮助下,社员们已经能熟练掌握种植和粗加工技术。”陈灵肖介绍说,如今通过贝母、水稻轮作的方式,降低了稻田病虫害率,提升了土壤肥力,贝母和水稻产量、质量都高于过去单一种植模式。
“现在一年贝母加水稻的产值可以超过一百万元。”陈灵肖说。“但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创业增收,而是如何带着村民致富。”对于陈灵肖而言,实现村民共富才是她回归家乡的初心。无论是来田里帮工,增加一些收入,还是承包土地加入合作社,共同种植贝母和水稻,陈灵肖都会把技术倾囊相授,让大家共享收获的喜悦。
“把地租给他们,采花和挖贝母的时候又可以来帮忙,这样一年下来可以增加一万多元的收入,那比原来有半年地闲着要好多了。”农户陈惠飞跟着陈灵肖干活已经两年多了。
经过几年的发展,陈灵肖的贝母水稻轮作基地亩均产值达到1.5万元、亩均净利润0.7万元,比未轮种前分别增长%、%,带动户农户实现增收。在越溪,像陈灵肖这样回乡为村民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致富的新乡贤比比皆是。
据了解,为延伸统战工作触角,扩大统战工作覆盖面,近年来,越溪乡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两进两回”行动,通过排摸在外乡贤信息,建立新乡贤库,常态化开展新乡贤联络联谊工作,吸引并推动新乡贤回乡创业,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供稿:越溪乡
我就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