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中医治疗方法大盘点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除了传统的辨证分型内服中药以外,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疗法,如单方验方口服、中药局部外敷、针灸及其他疗法等。下文将一一介绍。

[按语]:乳腺增生症属中医“乳癖”、“乳岩”等范畴,是因长期的情志抑郁,加之过度劳累,使肝气郁而不舒,横克睥土,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进而影响全身气机失常,出现肝郁证型为多;此外,脾脾虚则气血失运,经络瘀阻,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采用外治方法,可使气血恢复,归以常态,达到消除增生的目的。开结络膏选用穿山甲、土元、三七、全虫、蜈蚣、牛膝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生地、鹿角胶以补其不足,行气活血,促进乳房部位的气血流畅,使经络通畅,乳腺增生肿块消除。肝火型兼服夏枯草配梔子、甘草以清热解毒,红肿热痛现象自解;白芍敛肝阴,肝阴足而郁火自消。肝肾阴虚型兼服鳖甲、白芍滋补肝肾阴血,阴血足本元复;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则虚火自除。气血两虚型兼服黄芪、当归,可使气旺血生,加以陈皮疏理气机,使气顺血行。三型加以兼服之药,共助黑膏药之力,则能加速乳腺增生的潜愈。

1

乳癖糊

剂型:糊剂

配方:山慈菇、浙贝母、半夏、南星、僵蚕、乳香、没药、白芷、细辛各10g。

功效:软坚散结,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乳腺增生病。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药末用黄酒、鸡蛋清调糊外敷患处,每日1次。

出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

仙人掌糊剂

剂型:糊剂

配方:仙人掌90g,生石膏30g,冰片少许。

功效:解热解毒,止痛排乳。

主治:急性乳腺炎。

制法:将仙人掌洗净、去刺,加生石膏30g,冰片少许,共捣成膏状即得。

用法:外敷于患处,用量视患处大小而定,外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一般3-5次即可痊愈。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3

开结通络膏

[方剂来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适应病证]:乳腺增生症。辨证分四型:肝郁型:乳房肿块的胀痛随情绪变化而改变,伴有胸胁胀满,喜郁善怒,纳差,青中年妇女多见。舌质不红。脉弦。肝火型:乳房胀痛灼烧难耐,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肝肾阴虚型:中年妇女多见,平时乳房痛,肿块无明显变化,月经前加重,伴有月经周期紊乱,腰膝无力,头晕目眩,神疲体倦,舌红少苔,脉细数。气血两虚型:乳房肿块疼痛,伴有全身乏力、纳差、心悸怔仲、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或沉细无力。

[药物组成1:穿山甲25克,土元、三七、乳香、没药各18克,三棱、牛膝各9克,全蝎、蜈蚣各21克,生地黄12克,鹿角胶30克,轻粉3克,黄丹克。

[配制方法]:先将穿山甲、土元、三棱、三七、全蝎、蜈蚣、牛膝、生地、鹿角胶浸泡于麻子油克内,夏天浸7天,冬天浸15天,春秋天浸10天;浸泡后以文火煎熬,至药枯为度,过滤除渣后,武火熬油至滴入水中为珠则成;油温稍低后,徐徐加入黄丹粉,用桑木棍搅拌不停,武火熬,使烟尽出,减火待油温稍凉,加入乳香、没药、轻粉等掺药,继续搅拌,膏冷为度;将膏药浸泡于冷水中一昼夜拔毒,取出加热摊于膏药布上备用。

[使用方法]:按辨证分型治疗。肝郁型:单用膏药贴于病灶部位。肝火型:将膏药贴于乳根部位,内服清肝散:白芍30克,栀子1服,5克/次,2次/天。肝肾阴虚型:将膏药贴于病灶部位,内服双滋解毒散:金银花20克,鳖甲8克,白芍30克,甘草15克,研末冲服,2次/天,5克/次。气血两虚型:将2克,夏枯草15克,甘草15克,研末冲膏药贴于乳根部位,内服黄芪当归加味散:黄芪克,当归20克,陈皮30克,研末冲服,2次/天,5克/次。膏药于经前10天贴敷,同时内服散剂,连用10天。

[临床疗效]:共治疗例。其中肝郁型例,痊愈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9.87%;肝火型32例,痊愈2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2%;肝肾阴虚型16例,痊愈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气血两虚型15例,痊愈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67%。

  乳腺增生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发病原因多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病变脏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虚弱之人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土,而致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天生性格内向,情绪压抑,好生闷气或性情急躁、动则易怒或因七情所伤,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郁而成痰等,均可导致痰湿结聚,气血凝滞而形成肿块。

  乳腺增生中医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最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是按照辩证服用中药治疗,以下四种为常见汤药方。

  1、乳核饮: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日2次服用。

  2、乳块消汤: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参15克,柴胡9克,天门冬9克,三棱9克,莪术9克,橘叶9克,橘核9克,半夏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3、攻坚散: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6克,莪术6克。水煎服,或研末,开水冲服。

  4、清肝解郁汤:人参(去芦)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贝母(去心)3克,炒山栀3克,白术4.5克,当归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4克,川芎2.4克,陈皮2.4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除了传统的辨证分型内服中药以外,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疗法,如单方验方口服、中药局部外敷、针灸及其他疗法等。这些疗法一般作为辅助性疗法,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1)单方、验方口服或注射

  ①鲜商陆制成片剂,每片重0.4g,相当生药0.5g,每日3次,每次6片。

  ②干、鲜老鹳草,每日30~60g,代茶饮。

  ③核桃1个取仁,八角茴香1枚,饭前嚼烂吞下,每日3次,连用1个月,治疗本病轻者。

  (2)外敷法

  一贴敷于靠近肿块的部位,一贴敷于乳房下部。3~4日更换一次,治疗效果非常好,是目前中医治疗最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3)外治法

  ①温经络、化痰散结之药膏合黑退消,外敷于乳房局部。

  ②乳香、没药、黄柏、大黄、冰片,共研细末,蛋青调敷患处。

  ③香附末、麝香末、蒲公英,以醋煎之,调敷患处。

  (4)针灸

  ①体针:取穴屋翳、膻中、合谷、天宗、肩井、肝俞等,留针20~30分钟。

  ②耳针:取穴乳腺、神门、内分泌等。

  ③穴位注射:川芎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注射三阴交、期门、气海等穴。

  ④择期电针:有报道取穴屋翳、膻中、合谷,另加一些配穴,根据患者的月经情况选择月经周期的不同时相,用电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5)按摩

  ①推抚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胸部。先在患侧乳房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50~次。

  ②揉压法:以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患部,在红肿胀痛处施以轻揉手法,有硬块的地方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

  ③揉、捏、拿法:以右手五指着力,抓起患侧乳房部,施以揉捏手法,一抓一松,反复施术10~15次。左手轻轻将乳头揪动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输乳管。

  ④振荡法:以右手小鱼际部着力,从乳房肿结处,沿乳根向乳头方向作高速振荡推赶,反复3~5遍。局部出现有微热感时,效果更佳。

  乳腺增生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病,除了用上述的中医内服外治手法,还可以通过改善日常的生活方式预防。

  1、调节情绪

  由于女性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容易忧郁、焦躁和思虑过度,会直接影响激素分泌。为此女性要善于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不良情绪时学会用聊天、旅游等方式宣泄出来。尤其在月经、妊娠期间,更要注意调节不良情绪。记住:开心是预防乳腺增生最有效的方法。

  2、合理作息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不可经常熬夜。此外,有规律的性生活也有助调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

  3、月经周期食疗

  经前饮食调养:少量多餐,同时采用低糖饮食,避免甜食;减少乳品,避免乳房阻塞和体内吸收镁,因为镁可帮助调节动情激素的浓度,同时促进分泌;避免动物脂肪,以多元不饱和脂肪取代动物性脂肪;限制盐的用量,最好采取低钠饮食,以防止水分滞留在体内;增加纤维质的摄入量,多吃蔬菜、豆类、全麦、荞麦以及大麦;避免咖啡因,节制食用咖啡、茶、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食物。

  经后饮食调养:月经干净1~5天内,应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及补血的食品,同时避免过量饮食含咖啡因的饮料、奶酪类、巧克力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zp/6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