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75.4%,“药乡磐安,身心两安”的磐安被誉为“浙中盆景、天然氧吧”。
山高气爽,绿树葱郁的原始深山中,野生中药材的自然资源丰富而多样,而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的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宋代以来“磐五味”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就一直被世人所称道。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磐五味简介”
磐五味
7/08/29
生态环境的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75.4%,“药乡磐安,身心两安”的磐安被誉为“浙中盆景、天然氧吧”。
山高气爽,绿树葱郁的原始深山中,野生中药材的自然资源丰富而多样,而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的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宋代以来“磐五味”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就一直被世人所称道。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千年药乡的磐安种植药材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磐安在唐末就已开始种植延胡索(即元胡);宋代盛产白术、玄参、白芍等药材,已贩运宁、绍商埠转外销,其中玉竹等多味药材曾被列为贡品;明朝《[隆庆]东阳县志》记载:“白术,玉山民多种,以为生,余药皆有之”;国保单位——玉山古茶场至今保留清朝咸丰二年所立的“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民国时期,“磐五味”已成为五大传统道地药材,因品质优良,深受商家青睐。
“江南药谷”大盘山,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处以野生药用生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部药用植物野生种或近缘种的最重要种质资源库。全县境内有药用植物种,种类数量占全省68%。农户种植品种除“磐五味”中药材外,还有玉竹、天麻、太子参、覆盆子等地道药材。近年来,以铁皮石斛、三叶青、灵芝等为代表的珍稀药材的科研培养与市场开发也趋渐趋向完善。
而“磐五味”更有着美丽的传说:
“磐五味传”
文:徐玉兰编辑:省略号
相传,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学识深,待人仁和,且貌俊,因遭人嫉,受宦官挑拨,与帝心中印像渐差。
公元年春,武帝萧衍外出,宫妃趁机弄朝,陷萧统于谋反之罪,帝逐拿问斩。
萧统探知,于臣议下,避祸。帝派兵擒杀,萧逃至浙中大盘山处。力耗,欲歇,忽又见其追至,悲泣:“此欲天亡我哉?”逐心灰待擒,忽见五女立与斯前询:“因何悲,至此?”萧谦逊略诉,逐向其求救。五女见萧眉目清、神正,应,带萧转于山中。待梁兵追至,已未见,有一白衣女立大盘山脚,恸哭。问:“可见一眉目清俊男子否?”白衣女曰:“母刚亡,正感怀心念,末细观,余光,见一男子,匆往东去,是否?”话落往东方山处一指。
梁兵急追,却见一绿衣女,立于山前,未见,逐问:“可见一长身玉立男子否?”绿衣女,往南方山处一指。
梁兵转而向南,仍末见,只余一紫衣女立,梁兵恼,追问:“可见一帝王相者否?”紫衣女逐笑曰:“倒见一男子路过,伊乃山间女子,哪识帝王?”且往西边方向一指。
梁兵逐追至西山,却只见一黄衣女子,萧仍未见。梁兵努:“可见一刚愎自负男子否?”黄衣女回:“正往北急走,往前,还得见影!”
梁兵见此人影似萧统,急转北,却又现一红衣女于山前,
“今甚奇,怎见得都为俏丽女?”
为交差,仍耐性而问:“可见一男否?”只见红衣女往中间山峰指去。
梁兵举目望,倒吸一口冷气,观此山约海拨,山石嶙峋、崖陡峭。搜三昼夜未果,弃追,萧此乃得上天庇佑,非吾等可擒之,逐回宫,谎报坠崖,萧统亡。
待萧统醒转,见己处一奇洞,得梦,情形如真,为五女,侠义施救。逐起身,待至洞外,只见,山峦叠嶂,青翠欲滴,如仙之境,逐定居于此。
其间,萧统传经布道,授大盘山民,药识、栽培。感动天帝,派太白金星下凡,礼送,五种药材。萧感念五女相救之恩,于浙中大盘山:东、西、南、北、中,五方皆种此五苗,且按梦中五女所报之名,命名:贝母、白术、元胡、玄参、芍药,流传于后世。
大盘山人因萧统得此药,而传至今。
后,萧得道成仙,方知梦中五女乃药仙所变,此为后话略表。
——《磐五味传》
行文至此,
读者对磐五味也便有了系统认识,
让我们期待下一期“白术篇”的讲解。
谢谢阅读
—THEEND—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