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日报讯(记者卡米拉·哈力木拉提)“走进这个没有支柱产业的牧业队,看到的是‘牛羊满街跑、粪便堆满巷,一片红顶房、巷道秃光光’,我一个20年工龄的农业技术员带领的队伍该如何帮一个牧业队谋发展?”年初驻村,特克斯县林业局驻马场牧业三队工作队队长韩乃勇在驻村日记里这样写道。
近一年的时间,驻村工作队“沉入”牧民家,摸底清,捋思路,使这个三面有水、一面环山的牧业队慢慢走向别于传统畜牧业的路子,积极探索出“畜牧养殖、水草场林果、庭院经济、原生态旅游”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唱出了牧业队的“农业经”。
“50多年来,一直靠畜牧业过日子,这是我第一次搞庭院种植,起初还是有很多顾虑的,但跟着工作队出去参观,真是大开了眼界,就盼着明年增产增收。”今年75岁的队员伊萨克·吾斯曼是队里的老党员,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他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示范带动其他队员。12月13日,记者在牧业三队采访时,他把记者带到自家小菜园,指着一亩多地的贝母和大蒜笑说。
想让几辈从事牧业养殖的牧民在“农业经”上做文章,转变“观念”是关键。为了让牧民切实体会走出“牧业”看“农业”,驻村工作队干部决定组织观摩。4月24日,首批观摩队员来到特克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参观示范园里的20亩贝母,当时就有几个牧民用树枝扣出地下贝母,爱不释手,之后工作队陆续组织队员多次到呼吉尔特蒙古乡‘科技拔尖人才’,‘林果土专家’高杰的核桃园观摩,到喀拉托海镇伊因加尔村种植大户王洪生的“核桃间作贝母”取经。
为了让牧民更好的了解到庭院经济效益,韩乃勇写下一笔细账:一亩地牧草按一捆8元计算,每亩收入元,但如果种植核桃,既美化了环境,按市场最低价每公斤20元计算,再间作牧草,每亩地收入能达元;庭院种植大蒜贝母,一亩地收入平均元...工作队干部拿着这笔账,一家一家的走,一户一户的算给牧民看。在工作队干部的解说下,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尝试把自己空旷的庭院变成“后花园”。
短短8个月时间,牧业三队队员英格尔曼从一个普通牧民成了戈壁地种植核桃第一人,他把核桃引进山里布拉克草场试种,目前他栽种的株核桃长势喜人;地道的哈萨克牧民居玛泰,通过观摩学习欣然接受了种植理念,已完成10亩草场间作株薄皮新品种核桃。
“有榜样的带动,队员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从‘牛羊’唱主角转变为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有了雏形,一届接着一届干,相信这样的变化给牧民、牧业队带来实惠。”韩乃勇说。
大家都在看
伊犁州老干部宣讲引领基层群众“生活圈”学习十九大精神新风尚
民生红包让百姓生活更幸福——年伊犁州工作巡礼
来源:伊犁日报记者卡米拉·哈力木拉提
编辑丨马洁
校对丨牟仲清
责编丨邹文辉
审核丨景德明
伊犁零距离∣一个有深度的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