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与东北地区

今天起按七大分区重新更新科4

18号更新完毕

原计划是8号截止

推迟了10天

之后会加快进度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点击)见旧推文

内蒙古

1基本概况

一、地理与气候

地理位置: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内部,面积.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千米。

地形:全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第二大高原,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内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50%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米。

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千米。在大兴安岭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内蒙古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气候:内蒙古自治区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均、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颜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到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总降水量50毫米—毫米。

二、区划与人口

区划: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52个旗(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区。

人口:内蒙古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人口万。

三、交通与资源

交通:截至年,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总里程突破19万千米,实现了全部乡镇通油路,96%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内蒙古现有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包头二里半机场、乌海机场、满洲里西郊机场、二连浩特赛乌苏国际机场等几大机场,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主要城市的机场全覆盖。拥有19条国有铁路干线、12条支线、5条地方铁路,营运里程达多千米的铁路运输网。

植物资源:内蒙古可利用的耕地面积超过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天然草场辽阔宽广,总面积位居中国五大草场之首,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全区森林总面积约万公顷,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中国第一位。

矿产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自年以来,中国获得国际上承认的新矿种有50余种,其中10种发现于内蒙古。已发现各类矿种种,探明储量的有83种,储量居中国第一的矿种有5种,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煤炭储量亿吨,居中国第一位。

四、民族与宗教

民族: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居住着49个民族。人口在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数民族地区,现有7种宗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全区信教群众约80万。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是回族,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信仰天主教的民族主要是汉族;信仰东正教的主要是俄罗斯族;信仰汉传佛教的主要是汉族;信仰藏传佛教的主要是蒙古族,藏、土、裕固、门巴等民族。

宗教:内蒙古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有呼和浩特的大召、席力图召,包头的五当召、美岱召、梅力更庙,锡林郭勒盟的贝子庙,科尔沁旗的龙泉寺,库伦旗的兴源寺等。

2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一、历史沿革

多年前,内蒙古已经是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

春秋战国之前,一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和东胡人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游牧生活。

战国后期,燕国、赵国、秦国的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阴山山脉南部定居。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打败林胡、楼烦这两个游牧民族之后,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建云中城。

两汉时期修筑汉长城,并且对匈奴的三百战争最终取胜,汉朝全盛时期,在今天的漠南地区设置五原郡、朔方郡,辖境相当于今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一带。

唐安史之乱后,内蒙古西部为回鹘国控制,以明教为国教。东部为兴起的契丹人的势力范围。年建立契丹国,年更国号为辽国,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附近建立了蒙古草原上第一个都城上京。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

元朝:54年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了元朝。

清朝:清雍正和乾隆在今呼和浩特东部建军事驻防城,命名“绥远城”,后将“归化”“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清朝时漠南蒙古没有统一的行政区划,内扎萨克49旗分属于6个盟,呼伦贝尔地区隶属于黑龙江。

清亡之后喀尔喀蒙古走向独立,而内蒙古在“中华民国”统治下分属于若干省。年,国民政府改今呼和浩特为归绥县,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

1年4月23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包含了察哈尔省、兴安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热河省、黑龙江省和绥远省的部分地区。

年、年两次大幅度政区调整,确定了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范围。

二、民俗风情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哈达主要有蓝色和白色两种,白色哈达是献给一般客人的,蓝色哈达是献给珍贵客人的。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主人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接,客来敬茶是一种崇高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敬酒: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各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敬神:蒙古族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唱歌:蒙古族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以黑河鄂伦春族、富裕满族、同江赫哲族、杜蒙泰康蒙古族极具特色。

鄂伦春人禁忌很多,对猛兽不能直呼其名,猎到熊,还为其举行仪式。鄂伦春族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打猎归来都要歌舞狂欢显示出豪放的民族个性。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独有的民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他们以捕鱼为生,常年忙碌在江面上,赫哲人早年日常吃鱼肉,穿鱼皮,盖鱼皮被,点鱼油灯,夏秋用木船,冬季用狗拉雪橇作为交通工具。

三、文化艺术

内蒙古的文学艺术以其鲜明和独具特色的区域个性、多样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浩繁庞大的创作数量以及丰富多彩的主题内容,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族典籍《蒙古秘史》因历经战乱,原文本早已失传,而它的汉文音译本却被编入《永乐大典》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格斯尔传》的后半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从北京发现,并整理成一个珍贵的版本。早在蒙古文字出现以前,蒙古民间的神话传说《化铁熔山》就描写了部落间的掠夺仇杀、熔铁开路的集体劳动和他们的生活场景;而口口相传的长篇叙事史诗《江格尔》《勇士谷诺干》则歌颂了同丑恶的社会势力或自然力量进行斗争的英雄。

文学名著《蒙古秘史》,展现了12、13世纪蒙古草原上诸部征战的场面。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小说《乌巴什洪台吉》和传记文学作品《黄金史》,以及脱胎于藏族同名史诗的长篇英雄史诗《格斯尔传》等都充分显示了各民族传统文学艺术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由我国现代舞蹈的创始人吴晓邦创作的蒙古族第一个现代舞《希望》,著名舞蹈家贾作光编导的《牧马》《鄂伦春舞》等,受到中外人士的充分肯定,年10月1日,由著名舞蹈家表演的蒙古舞蹈《牧羊舞》《鄂伦春舞》登上了开国大典的舞台。《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草原晨曲》等一批激情洋溢、旋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也很快传遍祖国大地。

3旅游资源

国家5A级旅游景区4个: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响沙湾旅游景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兴安盟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扎兰屯风景名胜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呼和浩特;

国家地质公园6个:四子王地质公园、鄂尔多斯地质公园、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

内蒙古四大品牌旅游区域:敕勒川现代草原文明核心区(呼包鄂巴)、环京津冀草原风情旅游区(乌锡赤)、大兴安岭全生态旅游区(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阿拉善秘境探险旅游区(乌海、阿拉善)。

内蒙古的三级品牌旅游线路:

一级品牌线路是国家统筹推介的丝绸之路、万里茶道、黄河、长城等旅游线路;

二级品牌线路是基本贯穿自治区全境或大部分盟市的旅游线路,如万里北疆风景线、草原马道、黄河“几”字湾大漠风情线、蒙古源流黄金线;

三级品牌线路是从万里草原天路各节点引出,如红山文化游、科尔沁文化游、鲜卑溯源、匈奴探秘等。

4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

内蒙古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境内生长着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多种,其中罗布麻、芦苇等70多种纤维植物是造纸、制绳和人造棉的重要原料;榛子、山杏、文冠果、红豆是良好的油亮植物和制酒野果。内蒙古还是中国中草药生产基地之一。现已发现药用植物多种,有被誉为中国“国老”的甘草、补气药材之最—黄芪、中国地精—肉苁蓉等药材几十种。犴鼻、熊掌、鹿尾被誉为大兴安岭佳肴中的三大珍品。

内蒙古菜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的菜点原料。烹饪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菜点崇尚丰满实在,重视原料的本味。著名菜点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马奶酒、蒙古馅饼肉干等。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在蒙古语里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在蒙古语里叫“乌兰伊德”,是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红食最多的是羊肉,整羊席是款待贵宾的宴席,因宴席是整只羊做成而得名。

东北地区

黑龙江

1基本概况

一:地理与气候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6位。边境线长.26千米,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省会哈尔滨。

地形: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是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

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北部为三江平原,西部是松嫩平原。山地海拔高度在-米,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8%;台地海拔高度在米至米,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4%;平原海拔高度在50-米,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等多条河流;有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众多湖泊。

气候: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从南向北,依温度指标分为中温带和寒温带。从东向西,依干燥度指标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全省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春季低温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易涝早霜,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短,气候地域性差异大。

二、区划与人口

区划:黑龙江省下辖13个地级市行政辖区,分别是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鸡西市、双鸭山市、鹤岗市、绥化市、七台河市、伊春市、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

人口:黑龙江省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人口万。

三、交通与资源

交通:哈大高铁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抵滨海城市大连,线路纵贯东北三省,途经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个副省级城市和六个地级市及其所辖区县。黑龙江的公路线路里程为16.3万千米,高速公路.3千米,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是黑龙江省的枢纽机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东南亚至北美航线的经停点,是中国东北地区最繁忙的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为国际口岸机场,现有航线56条,国内40条,国际航线15条。

植物资源:黑龙江省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构成了全省以山林为主的自然景观,全省林地面积占整个土地面积近一半。此外还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域分布着大约2种植物,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达余种。

动物资源:全省野生动物共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兽类有东北虎、豹、紫貂、貂熊、梅花鹿5种,鸟类有丹顶鹤、大鸨(bao)、白獾、中华秋沙鸭等1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兽类有马鹿、黑熊、棕熊、雪兔等11种。

矿产资源: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1种,占全国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种数的36.3%。

四、民族与宗教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万,世居本省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克尔克孜10个少数民族。满、朝鲜、蒙古、回4个民族人口超过10万。黑龙江省建有一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个民族区(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9个民族乡镇。

黑龙江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黑龙江省的佛教属汉传佛教,七世纪初叶唐朝时期传入;道教传入黑龙江省也是在唐代。伊斯兰教传入黑龙江在我国的元朝时期;东正教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中东铁路的铺设传入黑龙江。

2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一、历史沿革

四五万年前,古人类就已在黑龙江地区繁衍生息。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夫余政权建立,在今黑龙江省东部和南部。秦以后,在黑龙江地区生息活动的先后有挹娄人、夫余人、鲜卑人、勿吉人和棘羯人等。

年,栗末棘羯人建立唐地方政权渤海国,地跨今黑龙江东部和南部。

年,唐在渤海国设忽汗州。

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击败辽军后称帝,国号大金,都会宁(今阿城区白城古城)。金朝在黑龙江流域的统治,以上京路下辖三路;在两个地区设泰州和肇州。

元设开元路、水达达路。

明设奴儿干都司。清设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管辖黑龙江地区。

清末开禁后,关内大批汉族人移居黑龙江。

民国以后,以松花江为界设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和松江省(省会哈尔滨)。

年,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

二、文化艺术

黑龙江省是北魏和辽、金、清朝的发祥地,文化源流可归结为鲜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和满族文化。

“鲜卑文化”,留存在大兴安岭嘎仙洞的摩崖石刻,是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年),派中书侍郎李敞等人前往“祖庙石室”进行“告祭”,在石室壁上刻的祝文。祝文揭示了北魏祖先拓跋鲜卑的起源。

“渤海文化”,渤海时期,出现了黑龙江历史上几个“第一”:第一个国立图书馆、第一所大学,接受了第一个外国留学生。现宁安市渤海镇保存了上京龙泉府、兴隆寺、石灯幢、兽头时刻、渤海墓葬等遗址遗迹,还有见之于历史文献的书、表、牒、笺、碑文等,均为艺术创作、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制作、科研等诸多领域提供了丰富资源。

“金源文化”,狭义指女真民族以阿什河流域阿城为中心创造的文化,即金上京地区或金代早期文化。广义是指整个金代文化。阿城是金源文化肇兴之地,金王朝开国之都。以阿城为中心的早期文化遗存是研究金初原生态文化,金初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重要资源,也是广义金源文化研究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文化”,满族文化博大精深,《大清律》全面总结了封建社会的历代法治。《四库全书》堪与明朝《永乐大典》相比。西清的8卷本《黑龙江外记》,分记山川、疆域、卡伦设置、种族人口、官制兵制、风俗市场、谪戊人物等,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黑龙江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是名家叠出,中国近现代史上黑龙江籍最杰出的女作家萧红,与张爱玲、吕碧城、石评梅并称”民国四大才女”,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黑龙江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是贝伦舞,起源于古代锡伯族人艰苦渔猎生活中模仿生活、生产姿势的一种古老舞蹈。

民间工艺美术:黑龙江的木雕、根雕、浮雕、蜡画、烫画、花泥画、树皮画、布艺、锻雕等颇具特色。

三、民俗风情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以黑河鄂伦春族、富裕满族、同江赫哲族、杜蒙泰康蒙古族极具特色。

鄂伦春人禁忌很多,对猛兽不能直呼其名,猎到熊,还为其举行仪式。鄂伦春族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打猎归来都要歌舞狂欢显示出豪放的民族个性。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独有的民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他们以捕鱼为生,常年忙碌在江面上,赫哲人早年日常吃鱼肉,穿鱼皮,盖鱼皮被,点鱼油灯,夏秋用木船,冬季用狗拉雪橇作为交通工具。

3旅游资源

黑龙江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座:哈尔滨和齐齐哈尔;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镜泊湖、五大连池、太阳岛;

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哈尔滨太阳岛、五大连池、镜泊湖、汤旺河国家公园、漠河北极村;

还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

黑龙江是中国火山遗迹较多的省区之一,如五大连池市的五大连池、温泉及熔岩地貌,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即火山口森林、熔岩隧道等。

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天),雪质好,适于滑雪旅游,滑雪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哈尔滨市、宜春市、牡丹江市和大兴安岭地区。

黑龙江省还保留着不少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如昂昂溪遗址和新开流遗址、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以农耕为主的满族、朝鲜族,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以牧业为主的蒙古族、达斡尔族,这些民族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民俗风情,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

4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

黑龙江省的特产有乌苏里江特产大马哈鱼、兴安岭蘑菇、黑木耳、松子、山野菜及虎骨、刺五加参以及珍贵毛皮兽皮张等。

黑龙江人大部分为山东移民的后代,山东人带来了齐鲁文化,包括鲁菜。又有土著的满族饮食文化和部分俄罗斯饮食文化。三种饮食文化交汇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龙江饮食文化,常见美食有烧茄子、地三鲜、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汆白肉等。黑龙江人吃蔬菜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凉拌菜,另一种是蘸酱菜,蘸酱菜有的来源于俄罗斯,有的来源于齐鲁,酱骨架最有名,面食中值得一提的是饺子,多达十几种,民族风味有赫哲族风味杀生鱼等。

吉林

1基本概况

一、地理与气候

地理位置: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北接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清康熙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吉林省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省名源于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松花江沿岸”,简称吉林。

地形: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区。

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主要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火山地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6%,流水地貌占83.5%,湖成地貌占2.6%,风沙地貌约占5.2%。

气候: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气候再到半干旱气候。吉林省气温、降水、温度、风以及气象灾害都有明显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全年无霜期一般为—天。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但季节和区域差异较大,80%集中在夏季,以东部降水量最为丰沛。

二、区划与人口

区划:吉林省现辖8个地级市: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一个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60个县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人口:吉林省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人口万。

三、交通与资源

交通:吉林省的铁路网大体可分为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走向。全国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贯穿吉林南北,吉林省铁路以长春为中心,以京哈、长图、长白、平齐、沈吉、四梅、梅集等线路为干线,形成连接吉林省各市、州及广大城乡的铁路网。主要通航河流有松花江、嫩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一般4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通航期,内河航道千米,有内河港口3个(大安港、吉林港、扶余港),年吞吐能力万吨。航空以长春为中心,以延吉、白山为补充,直达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圳、以及韩国首尔、日本仙台等地。

植物资源:吉林省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之一。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6万公顷,林地面积.9万公顷,居全国第6位。长白山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松”为长白山特有珍稀树种。吉林省是中国八大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丘陵和西部草原。

动物资源:吉林省有陆生野生动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76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8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8种。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种共计58种,有10种金属矿,13种非金属矿,钼、镍为我国第二大矿床,钼矿储量占全国20.9%,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储量居全省首位。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吉林省全省河流和湖泊水面26.55万公顷。全省水面在百亩以上的湖泊共处,主要有火山口湖、河成湖和内陆湖三种。东部山区河网密度大,地表径流量大,西部平原区地下水丰富。有13座大型水库,水能资源98%分布在东部山区。

四、民族与宗教

吉林省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在43个少数民族中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朝鲜族为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从朝鲜半岛强迁过来的移民。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中,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吉林省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4个民族自治地方。有34个民族乡,其中蒙古族乡10个,满族乡10个,朝鲜族乡7个,回族乡2个,满族朝鲜族乡3个,朝鲜族满族乡两个。

吉林省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截止年年末,全省信教群众.6万,其中佛教86.5万,道教10.6万,伊斯兰教11.9万,天主教6.7万,基督教76.8万。

2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一、历史沿革

吉林省早在4万—7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除汉族外,还有三大族系,以为肃慎族后改为挹(yi)娄、勿吉、女真、满族,主要居于东部;二为扶余族及分枝高句丽,扶余居西北部,高句丽居南部;三为东胡族的乌桓、鲜卑、契丹、室韦(蒙古)等族,主要居于西部地区。

从先秦开始,吉林就被历代中央政权划入行政区域管辖之下。

在汉朝就设置了郡县,

唐朝的渤海以及后来的辽、金、元各代也都设立州、府、县。

明朝设立都司、卫所。

清顺治十年(年),吉林市隶属宁古塔将军统辖,康熙十五年(年)宁古塔将军移至吉林市。乾隆二十二年(年)宁古塔将军正式改为吉林将军。光绪三十三年(年)改吉林将军衙门为吉林省公署。

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长春当时称新京特别市,伪满洲国国都。

年日本投降,同年12月成立吉林省人民政府,翌年,国民党占领吉林市,成立吉林省政府。

年3月,吉林省人民政府迁回吉林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吉林省省会仍在吉林市。

年,长春划归吉林省,省会迁至长春市,成为全国唯一的省与本省中一个市重名的省份。

二、文化艺术

吉林省文学创作可谓群星灿烂:《蒙古秘史》、戏曲《虎头牌》反映了元明时期吉林的英雄史诗和史传文学以及戏剧创作的兴盛;以说部《碧血龙江传》为代表的叙事文学则表现了吉林近代文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吉林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杆、背杆、撅杆等多种表现形式。地秧歌是几种秧歌中最为普及、最灵活的一种。

三、民俗风情

吉林省主要少数民族为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分别有着各自不同的民俗风情。朝鲜族爱穿素白服,注重礼仪,尊老爱幼,能歌善舞。满族的旗袍已成为中国传统女装。满族传统的礼俗、祭俗、婚俗、葬俗等,现在还影响的很多地区。

满族饮食独具特色,“满汉全席”闻名遐迩。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主要民俗活动有赛马、叼羊、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和歌舞表演。吉林乡间民俗风情被概括为“窗户纸糊在外、土坯房子篱笆寨、黄土打墙墙不倒、烟筒安在山墙边、索勒杆子戳门外”。

3旅游资源

吉林省坐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松花湖、八大部—净月潭、仙景台、防川4处。

国家地质公园:有吉林靖宇火山矿泉群国家地质公园、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吉林抚松国家地质公园、吉林四平国家地质公园。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和集安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国家5A级景区6家:吉林市是冰雪体育旅游城市。独具特殊魅力的中国北方冬季的吉林雾凇,是天造地设、奇丽壮观的自然美景,为北国风光之最,名列中国四大奇观之一。

4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

白山市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之一,吉林盛产野生中药材,多达70余种,有党参、黄糪(bo)、贝母等。当地著名的土特产品还有:红景天、林蛙、不老草、灵芝、蕨菜、薇菜黑木耳等。当地的手工艺品有: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奇石、树皮画、满族剪纸、吉林彩绘雕刻葫芦、泥玩具等。

吉林市地处长白山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物产极为丰富,各民族之间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互相渗透,不但有代表各民族特色的民族风味,也有融合山东菜、宫廷菜和当地各民族菜式特点的吉菜。吉菜受鲁菜影响较大,有民族菜、民俗菜、宫廷菜和山珍菜四个系列。其特色为“善制野味,讲究火候,醇厚香浓,朴素实惠”。

著名的宴席有长白山珍宴、吉林全鹿宴、江城冰雪宴、饺子宴等,出名的菜点有松花湖鱼宴的清蒸白鱼、“三花一岛”、庆岭活鱼;长白山珍宴的人参鸡、什锦田鸡油、鹿茸三珍汤、山菜全席等。

在吉林还能品尝到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饮食与特色小吃,有满族特色的“三套碗”、满族火锅、白肉血肠;有朝鲜族特色的冷面、打糕、狗肉汤和长寿面等。

辽宁

1基本概况

一、地理与气候

地理位置: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面积14.57万平方千米,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

地形:辽宁省地形概况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米和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气候: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年平均气温在7℃到11℃,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零下30℃。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1毫米。

二、区划与人口

区划:辽宁省下设14个省辖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下设16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7个市辖区。

人口:辽宁省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万。

三、交通与资源

交通: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超过了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水运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港口通航。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已经通车的高速有,京沈高速、沈海高速、辽中环线高速、沈丹高速等。主要机场包括: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锦州小岭子机场、朝阳机场等。

动物资源: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种。鸟类多种,占全国鸟类的31%,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品种繁多,有3大类多种,第一类浮游生物种;第二类底栖生物多种;第三个游泳生物种.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

矿产资源:辽宁处于环太平洋成矿北缘,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66种,矿产地处。辽宁的菱镁矿质地优良,保有资源量储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26%和25%左右,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还有硼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6种。

水资源:辽宁境内有大小河流余条,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饶阳河以及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辽宁省的主要水系。

四、民族与宗教

辽宁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除汉族以外,还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51个少数民族。全省现有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6个满族自治县、2个蒙古族自治县还有两个在省内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市(凤城、北宁市)。全省有77个民族乡,分布在葫芦岛市绥中县、兴城市,铁岭市西丰县、开原市、锦州市义县等地。

辽宁省是全国宗教工作重点省区之一。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截至年底,全省信教群众约.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7%。

2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一、历史沿革

早在远古时代,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岂今为止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

据我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夏商为幽州、营洲之地,周分封,属燕国之地......

年,唐太宗亲征辽东。年唐朝灭亡高句丽,统一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故土,将其纳入安东都护府的管辖。

8年4月,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从此自称为国,边界在今辽宁吉林的交界附近,年正月,努尔哈赤与郝图阿拉御八角殿称汗,建元天命,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年3月,后金迁都沈阳,定名为盛京.

年,“中华民国”改奉天省为辽宁省,为辽宁得名开始。新中国成立以后,辽宁的地方行政建制日趋完善,基本上为省、市、县三级制。

二、文化艺术

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它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知名的左翼作家,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散文合集《跋涉》,年夏天来到青岛后完成成名作《八月的乡村》,年调至北京市文物组当文物研究员,先后写出了《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等大量作品。

辽宁极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有二人转、辽剧、海城高跷秧歌等。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植根于民族文化,属走唱类曲艺;辽剧,又称辽南戏,源于营口盖州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演出时照本宣唱,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分。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经过多年的不断演变,已经形成了融舞蹈、杂技、音乐、小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三、民俗风情

辽宁的民族风情主要有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的传统习俗构成。辽宁的海城高跷秧歌、海城喇叭戏、抚顺地秧歌、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复州皮影戏、辽西木偶戏、辽宁鼓乐、东北大鼓、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千山寺庙音乐等多个项目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还有:满族“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尊老敬上、请安和打千以及蒙古族“三餐不离茶”等。满族婚姻习俗历史悠久,包括相看、合婚、放定、婚礼等程式。

在节庆活动方面,满族的药香节、锡伯族的西迁节、抹愚节,蒙古族的敖包节以及大连迎春会,服装节等都凸显地方民俗风情、文化特色。

3旅游资源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千山以自然风光的壮丽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闻名于世,著名的千山弥勒大佛,是自然造化的全国特大石佛之一。

青山沟风景区青山环抱,层峦叠嶂,被誉为“神仙住过的地方”。

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与朝鲜隔江相望,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辽宁有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红海滩奇观,红海滩位于辽宁盘锦,总面积20余万亩,成为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本溪水洞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水溶洞,素有“九曲银河”之称,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地下暗河水流终年不竭。

辽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苏友谊纪念塔、沈阳故宫、清昭陵、兴城古城、大连俄国建筑、张学良旧居、辽沈战役纪念馆、赫图阿拉古城、鸭绿江断桥、抚顺战犯管理所等。

截至年2月,辽宁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千山、鸭绿江、金石滩、兴城海滨、大连海滨—旅顺口、凤凰山、本溪水洞、青山沟、医巫闾山;

国家地质公园7处:朝阳古生物化石、本溪、大连冰峪沟、大连滨海、锦州古生物化石和花岗岩、葫芦岛龙潭大峡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沈阳。

4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

辽宁省主要物产有;秋白梨、冻秋子梨、丹东面条鱼、大连贝雕画、鲍鱼、羽毛画、抚顺琥珀等。

辽菜是继8大菜系之后推出的一个新菜系,它是根据辽宁地区的民族特点、区域特点、饮食习俗、使用烧、炖、扒、火烤、熘、拔丝、酱等烹调方法创建的一种地方菜系。辽菜以清朝宫廷菜、王(官)府菜、市井菜、民俗菜、季节菜和海鲜构成基本框架。

代表有沈阳满汉全席、大连海鲜、丹东黄蚬子,锦州烧烤、盘锦河蟹、抚顺满族八碟八碗儿等。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方法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yl/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