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作者:胡献国

编辑:寸心

知母,又名肥知母、盐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中医认为,知母性味苦、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滋阴退热之功。

适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本品有较强的苦寒泻火之功,能直折气分或肺胃热势,故有上清肺热而泻火,中泻肺热而除烦之效,为清热泻火要药。且本品性寒味甘,质润入肾,又能滋肾阴,润肾燥,泻肾火,为治阴虚内热之良药。

本品既能滋阴,又能降火,故有清润之称。《本草通玄》言“知母性寒,气味俱厚,沉而下降,为肾经本药”。

川贝母,又名青贝、尖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和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之功,适用于虚劳咳嗽,肺热燥咳,瘰疬、乳痈、肺痈等。

《本草汇言》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本草会编》言其“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

款冬花,又名冬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本草纲目》言“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故名为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本经逢原》言其“润肺消痰,止嗽定喘”。

由此可知,知母、川贝母、款冬花三者均有润肺止咳之功,治疗肺燥咳嗽。但川贝母长于润肺,且能化痰止咳,治疗肺热、肺燥、虚劳咳嗽。

知母重在泻肺热,润肺燥,无化痰之功,治疗肺热、肺燥咳嗽。款冬花温润不燥,无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民间有“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的谚语。

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二母丸(中成药):

方由川贝母、知母、大黄、黄芩、前胡、天花粉、桔梗、杏仁、桑白皮等组成。口服,一次9g,一日2次。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适用于肺热咳嗽,痰涎壅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黄。

二母宁嗽丸(中成药):

方由川贝母、知母、石膏、炒栀子、黄芩、蜜桑白皮、茯苓、炒瓜蒌子、陈皮、麸炒枳实、炙甘草、五味子等组成。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可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用于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痰黄而黏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

百花膏(中成药):

方由百合、款冬花、蜂蜜等组成。口服,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可润肺止咳。

用于咳喘痰少,痰中带血,津少咽干,虚烦潮热。

知母粥:

知母,大米,白糖适量。将知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可清肺泻热,化痰止咳。

适用于肺热、肺燥咳嗽。

贝母粥:

贝母,大米,白糖适量。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可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适用于肺虚咳嗽,外感风热咳嗽,肺燥咳嗽,或痰火郁结,咯痰黄稠等。

款冬花粥:

款冬花10克,大米克,白糖适量。将款冬花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润肺止咳。

适用于咳嗽,气喘。

二母冬花汤:

贝母、知母、款冬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化痰止咳。

适用于久咳不止。

链接

1.搬走“绊脚石”,让每个乡村医生都积极考证

2.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即将过半,乡村医生证面临“淘汰”

3.换证在即,警惕“假村医”骗补助

4.大学生村医成香饽饽,别忘了在岗村医

5.村医随访被杀,谁来给这个最危险的职业一个保障?

6.乡村医生因随访倒在了精神病患者的刀下,痛心!

7.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几家欢乐几家愁

8.等了十年,终于全面取消纸质健康档案啦!

9.八个字四条路,解决乡村医生转型问题

10.乡村医生呐喊:不想再做表“哥”表“嫂”啦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yl/6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