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羊
被10万元拍走的公羊!
◆历史典籍中的阿勒泰羊
羊,在草原文化中,不仅仅是羊,它还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不过,即使我们不谈它的文化意义,阿勒泰羊也如作家叶尔克西所说的那样,是“永生羊”。因为阿勒泰羊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晚唐时期。
阿勒泰羊的特点是股部肌肉丰满,沉积在尾根附近的脂肪形成方圆的大尾,故称“大尾羊”。
距今多年、晚唐段成式编撰的《酉阳杂俎》卷十六云:“康居出大尾羊,尾上旁广,重十斤。”这是目前可见典籍中关于大尾羊的最早记载。
康居国的疆域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地区。唐高宗显庆三年(年),唐朝廷在撒马尔罕置康居都督府,并授其王拂呼缦为都督。
其次,《宋史》卷四百九十载:“次历伊州……有羊,尾大而不能走。尾重者三斤,小者一斤,肉如熊白而甚美。”伊州即今天的哈密地区,可见宋朝时哈密地区也出产大尾羊。
《宋史》又载:“(天禧)四年,(月氏)又遣使,同龟兹国可汗王智海使来献大尾羊。”可见当时的月氏和龟兹也有大尾羊,但数量似乎不太多,这从他们把大尾羊作为献给宋朝皇帝的贡品就可以看出来。
月氏国最早在今天的甘肃敦煌和张掖一带,后一部迁至伊犁河流域和准噶尔盆地,而古龟兹国位于今天的库车一带。以上记述表明,当年大尾羊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
到了明代,大尾羊的尾重出现了变化。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十载:“……哈密及大食诸番有大尾羊,细毛、薄皮、尾上旁广,重一二十斤……。”
中国最著名的药学专著中竟然也记载了西域的大尾羊,真可谓包罗万象,同时也可见大尾羊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
由唐至明,约年。从以上文字记录的情况来看,多年前的阿勒泰羊,其尾巴远远没有现在的大。我们可以想象,在哈萨克族游牧先民的代代选育中,大尾羊为适应西域干旱和酷寒酷热气候,在游牧环境下,靠大尾脂肪提供能量,历经千百年,脂尾不断增大,成为一类特殊的肉羊品种。
前几年,考古学家在阿尔泰山的岩画上也发现了阿勒泰羊,其方圆脂尾的特征非常明显。我们可以推测,目前的阿勒泰大尾羊是牧民经过长时期选育的结果。同时,这个结果也与其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水土养一方羊
宋代成书的《新唐书》曾记载,唐朝贞观年间,产自西域的大尾羊曾被作为贡品献给宫廷,获得了“羊大如牛,尾大如盆”的赞誉,这是对大尾羊的精确描述。
阿勒泰羊属脂臀型肉脂兼用粗毛羊,是新疆羊的一个优良类群。
阿勒泰地区大部属于寒温带气候,阿勒泰羊对这里冬季的严寒、夏季的炎热都很适应,同时具有耐粗饲、擅跋涉、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每年3月底至4月初,哈萨克族牧民驱赶着羊群上春秋牧场、5月底至6月初转到中夏牧场、6月底至7月初转到深夏牧场、9月份转到春秋牧场、10月份到河谷一带(农区)、11月底转到冬牧场。一年四季都在转场,一年要走上千公里,其夏季利用天然草场壮膘,冬季寒冷,因饲草料短缺而掉膘,主要靠大尾脂肪提供热量。
阿勒泰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阿勒泰羊这一优良品种。阿勒泰羊生长在水草丰盛、植物品种繁多的天然草场中,除了营养丰富的嫩草,羔羊甚至可以采食到冬虫夏草、人参、当归、蘑菇、木耳、贝母和麻黄,所以阿勒泰羊不但肉质鲜美,而且还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正如民间所说:阿勒泰羊走的是黄金道、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羊。前些年,吉木乃县引进了一些“小尾寒羊”以及世界著名肉羊品种“萨富克羊”。不久,牧民反映:同一群羊在转场时,“小尾寒羊”似乎总觉得好草在前方,因此,它们总是跑到羊群的最前面。而“萨富克羊”行动迟缓,老是落在羊群的后面。结果跑得最快的“小尾寒羊”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牧草,同时体力消耗过大而很快变成羊群里的弱者。“萨富克羊”总是慢一拍,只能拣阿勒泰羊吃剩下的干草茎,也成了羊群里需要保护的对象。唯有阿勒泰羊,始终不紧不慢,该吃草吃草,该休息休息,不需要牧民多操心。
◆走出深山
羊大为美,膘肥体壮的羊群是牧区百业兴旺的体现。年,在地区举办的一场展销会上,一只上会拍卖的特级成年种公羊,体重达到公斤,拍出12.8万元的高价,引起轰动,成为众多媒体追捧的对象。
要提高产品的价值,就要创品牌。优质的阿勒泰羊资源品种需要得到保护。早在年,阿勒泰羊就被自治区正式命名。年,阿勒泰羊获得由国家质量监督总局颁发的阿勒泰羊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年获得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阿勒泰羊商标注册证。这两项认证,对于阿勒泰羊走出深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意义重大。通过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后,阿勒泰羊可以受到有关法律的保护,可以维护阿勒泰羊作为名特产品的合法权益,无论阿勒泰羊销往何处,无论是谁对阿勒泰羊进行加工包装,都必须标明这是“阿勒泰羊”。
如今,地区在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建立了阿勒泰大尾羊繁育中心,在选种培育、科学饲养、建档立卡等方面实现了规范化,为阿勒泰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基础。
多年来,在畜牧工作者和牧民群众的辛勤努力下,阿勒泰羊种群的提纯复壮和原种保护有了切实保证。目前,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羊养殖规模超过万只,年末存栏达万只。成年种公羊平均体重达公斤以上,最高达公斤;成年母羊平均体重达70公斤以上,最高达公斤;当年羔羊平均体重达45公斤以上,当年公羔体重最高达到公斤。
依托优质的种群资源,当前,阿勒泰羊市场逐渐扩张,种公羊供不应求,被内蒙、山东、甘肃、河北、四川等省区大量引种,用于改良当地的绵羊。同时,阿勒泰羊的商品羊、肥羔肉也畅销全国各地。
当前,地区畜牧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阿勒泰羊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难得的机遇。按照地区的部署,各县(市)将统筹安排、科学推动阿勒泰羊产业发展,合理划定阿勒泰羊中心发展区,建立生产基地及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打造阿勒泰羊品牌,加快发展肉产品加工业,建立产业保障体系,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实现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阿勒泰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