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收获正当时。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被称为浙贝之乡,家家户户收浙贝。
贝母,其形状成卵圆形,形似中国最早的钱币贝子,贝子是商代使用的货币贝壳,因此而名贝母,其鳞茎供药用。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编著的《本草经集注》记载:“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亦有记载,并对贝母的功效和用法做了详细介绍,贝母,“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辛、平、无毒”,主治胸膈郁积、化痰降气、止咳解郁、小儿百日咳、乳汁不下、目昏等等。
贝母按产地不同,通常分为四类:浙贝母、川贝母、土贝母、伊贝母。
浙贝母,被称为“浙八味”之一。
“浙八味”是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元胡、玄参、笕麦冬、温郁金这八味中药材,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58处运用“浙八味”。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是久负盛名的“浙贝之乡”,从康熙年间就开始种植贝母,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家家户户种植的贝母,经过初加工后,就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了
堆积成山的贝母,初加工过程包括四道工序:
第一步:清洗。
第二步:晾干
第三步:切片。
第四步:烘干。
人间疾苦,药到病除!
贝母的功效和具体用法,可以参照采纳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记载。
1、胸膈郁积:用贝母(去心),加姜汁炒后研细,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每服七十丸。
2、化痰降气,止咳解郁:用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3、小儿百日咳:用贝母五钱、甘草(半生半灸)二钱,共研为末,加沙糖调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以米汤化服一丸。
4、乳汁不下:用贝母、知母、牡蛎粉等分,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猪蹄汤调服。此方名“二母散”。
5、目昏,流冷泪:用贝母一枚、胡椒七料,共研为细末,点眼。
6、目生弩肉:用贝母、丁香,等分为末,加乳汁调匀点眼。
7、吐血、鼻血不止:用贝母(炮过),研为细末。每服二钱,温浆水送下。
8、小儿鹅口,满口白烂:用贝母(去心,研细)半钱,加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取抹患处。
9、婴儿吹妈,引起胀痛:有贝母末吹入鼻中,很见效。
10、乳痈:用酒送服贝母二钱,另找人吮乳,使之通畅。
11、紫白瘢:用贝母、南星,等分为末。生姜带汁调药搽瘢上。
章水镇,有条美丽的溪流,名叫樟溪。
美丽的樟溪,孕育了美丽的章水。
樟溪上游为大小二皎水,大皎源于四明山唐田诸山,小皎发源于东岗山、斤岭一带,大小二皎相汇于皎口水库。
皎口水库之下,就是樟溪,章水镇,靠水而居。
流经章水镇的樟溪,最宽处近百米,水草丰茂,溪水清浅。
每次来这里,都会心生感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延伸阅读,发现宁波之美,章水系列:
1、章水深度游:那些不容错过的风景
2、枕樟溪,游山水,避暑去章水
3、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旅游,去章水
4、美食在民间,舌尖上的章水,奈何这般馋人!
5、来这里戏水消夏,泳池和海滩都弱爆了
6、夜枕樟溪畔,畅游宁波最美休闲游环线:皎口岸
7、历史如烟,被淹没的古村、古寺、十里银杏林
8、宁波观景平台系列之四:赤水玻璃观光台,四明山水绵延如画
9、清凉之境,隐居杜岙
10、月亮湾里说下严
11、第20次到茅镬,美得让交通瘫痪,列禁伐碑为文物,开通假日公交可好
12、宁波观景平台系列之九:四明山心的樱花园,追樱足够
13、紫云英盛开的地方,最美的风景,在水一方
14、通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路,绿荫幽深,四季宜行
15、移民故园,探秘宁波无人区
宁波颖之您若喜欢,我必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