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4千
阅读时间|11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今天从欧洲地缘简单分析下怎样从「高度」来学习。
大学生和中学生相比,应当建立起成熟的世界观,对于很多事物应有深入分析能力——这也是公考的考察重点。
西瓜在之前曾多次强调在公考备战时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串联知识点并举一反三,但可能由于说的比较虚,很多小伙伴还是有疑问。今天就结合前段时间推送的「地缘看世界」这一知识点,从较为浅显的角度来谈谈怎样从本质上来分析事物。
之前说道,欧洲的地缘知识点为:
欧洲湿润无荒漠灾少港多善航海
文明散布齐成长交流丰富科技兴
高纬先天阳光少低纬雨热不同期
岛多山弯地形碎英国天生想脱欧
西瓜当时浅显的解释为:
欧洲整体湿润,几乎没有荒漠地带,灾害相对较少,良港多,「内海」与「准内海」(包括地中海、波罗的海等)风平浪静,非常适合航海业发展。
欧洲和北非、小亚细亚一带的文明产生早,产生点多,形态多样,在丰富的交流中快速发展,并催生了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科技革命等近代大事件。
欧洲的缺点是高纬度阳光少(英德法的首都比哈尔滨都高),低纬度雨热不同期(地中海气候),使得农耕业始终无法大规模发展。
另外,欧洲岛和半岛非常多,山脉曲折,地形极为破碎,使得其统一几乎不可能。即使法德联合搞出欧盟,但英国自古以来就喜欢追求「大陆均势」以获取最大利益,加入欧共体(欧盟)不过是权宜之计,天生自带强烈的「脱欧」倾向。
二
破碎的地形与英国「脱欧」的倾向
在简单介绍之后,请大家结合下面两张图继续思考,并回答一个问题:
图1:欧洲地形图。图片来源:地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