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mm老姐终于来了~
今天我要带大家了解了解我们非常非常重要的附子小姐姐~
附子《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习称“泥附子”,加工制成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阴片炮制品有黑附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
1、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回阳救逆第一药”。
2、肾阳虚衰、阳痿宫冷,虚寒吐泻、脘腹冷痛,阴寒水肿,心阳不足、胸痹冷痛,阳虚外感。“乃命门主药”。
3、寒湿痹痛。“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
:
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
参附汤(《正体类要》):附子、人参
回阳急救汤(《伤寒六书》):附子、干姜、肉桂、人参
右归丸(《景岳全书》):附子、肉桂、山茱萸、熟地黄
真武汤(《伤寒论》):附子、茯苓、白术
甘草附子汤(《伤寒论》):附子、桂枝、白术、甘草
或问附子何以必得人参以成功,岂他药独不可制之乎?夫人参得附子则直前,无坚不破。
附子得人参则功成,血脉不伤。至于他药,未尝不可兼投。然终不知人参与附子,实有水乳之合也。
或问附子有毒,用之得当,可以一服即回阳,有毒者固如是乎?附子之妙,正取其有毒也。
斩关而入,夺门而进,非藉其刚烈之毒瓦斯,何能祛除阴寒之毒哉。夫天下至热者,阳毒也,至寒者,阴毒也。人感阴寒之气,往往至手足一身之青黑而死,正感阴毒之深也。阴毒非阳毒不能祛,而阳毒非附子不胜任。以毒治毒,而毒不留,故一祛寒而阳回,是附子正有毒以祛毒,非无毒以治有毒也。
附子辛热燥烈,孕妇慎用,阴虚阳亢者忌用。
十八反歌诀
本草名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附子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生品外用,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为:
1.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
2.电击转复
3.中药解救方为:金银花30g,绿豆g,生甘草60g,水煎内服;或蜂蜜内服,每次g,必要时可服至g。
怎样避免附子中毒
1.必须用炮制过的附子,禁用生品
2.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随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单验方(特别是含有乌头的中成药)
3.严防超量用药。张仲景用附子约分三等用量
4.大剂量用附子,必须先水煎1~3小时以上,再入它药同煎。
附子的花花也超美的呢~
文字来源:可爱姐姐——陈雅婷
图片来源:万能助手——度娘
责任编辑:可爱姐姐——陈雅婷
小哥哥小姐姐们,文末点个赞哦,超爱你们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