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题
1.延胡索的主产地是(单选)A宁夏
B浙江
C河南
D福建
E安徽
2.植物药的采收原则有(多选)A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刚刚出苗时采收
B皮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采收
C叶类药材一般宜在叶片繁茂、色绿时采收
D花类药材一般在花蕾或花开放时采收
E种子类药材一般在果实、种子成熟时采收
3.下列哪些中药采用“发汗”的加工方法(多选)A厚朴
B杜仲
C玄参
D续断
E茯苓
4.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除品种外,还有下列哪些因素(多选)A栽培
B产地
C采收加工
D贮藏
E运输
5.大黄配芒硝属(单选)A相须
B相反
C相恶
D相畏
E单行
(一)解析
1、正确答案:B
解析:本组题考查根类道地药材的产地。延胡索主产于浙江。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熟记重要道地药材及产地。
2、正确答案:ACDE
解析:本题考查各类中药材的采收期。皮类药材宜在春末夏初时采收;根及根茎类和茎木类宜在秋、冬两季采收;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成熟前采收;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宜在花蕾或开放时采收;全草类一般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收;果实及种子类一般在果实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
3、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E。
4、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品种、栽培、产地、采收加工、贮藏、运输等均为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5、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七情配伍的内容。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附子配干姜,大黄配芒硝。故本题选A。
(二)习题
1.茯苓的适宜采收期是(单选)A初春
B立夏前
C立夏后
D立秋前
E立秋后
2.含浆汁,淀粉粒,糖多的药材,为利于干燥,产地加工时应(单选)A发汗
B熏硫
C切片
D蒸煮烫
E揉搓
3.宜在霜降期捕捉的动物类药材是(单选)A斑蝥
B红娘子
C鹿茸
D乌梢蛇
E中国林蛙
4.玄参在采收加工时应(单选)A低温干燥
B蒸透心,敞开低温干燥
C发汗后再晒干或烘干
D干燥过程中要时时搓揉,使皮、肉紧贴
E阴干
5.《中国药典》对药材产地加工及炮制规定的干燥方法有(多选)A晒干或低温干燥
B阴干或晾干
C曝晒
D干燥
E远红外干燥
(二)解析
1、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较好。故正确答案为E。
2、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3、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有冬眠习性的,宜夏、秋两季捕捉;中国林蛙在霜降期捕捉;鹿茸清明后两个月内采;斑蝥、红娘子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故正确答案为E。
4、正确答案:C
解析:本组题考查药材的产地加工。玄参、厚朴、杜仲、续断、茯苓等需要发汗,故答案选C。建议考生对有特殊加工方法(如发汗、蒸、煮、烫、搓揉等)的药材须重点记忆。
5、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干燥方法,《中国药典》规定药材产地加工的干燥方法有: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近年来常使用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新方法干燥药材。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
(三)习题
1.半夏配乌头属(单选)A相须
B相反
C相恶
D相畏
E单行
2.石膏配知母所属的配伍关系是(单选)A相畏
B相须
C相反
D相使
E单行
3.能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是(单选)A佐助药
B君药
C佐制药
D调和药
E引经药
4.可用环剥技术取材的药材是(单选)A伊贝母
B麻黄
C杜仲
D牡丹皮
E甘松
5.大黄的采收时间是(单选)A秋末茎叶枯萎时
B夏季果熟期
C枝叶茂盛期
D花由黄变红时
E幼果期
(三)解析
1、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七情配伍的内容。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藜芦反人参等。故本题选B。
2、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七情配伍的内容。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咳,知母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两药合用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属于七情配伍中的相须为伍。故正确答案为B。
3、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君臣佐使的组成原则。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故本题选D。
4、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杜仲的采收。采皮时可用环状、半环状、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如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术”。因此,正确答案为C。
5、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大黄的采收时间,根及根茎类中药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如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因此,正确答案为A。
(四)习题
1.指药物的总称和偏性的是(单选)A七情
B毒性
C四气
D五味
E归经
2.酒炒可使药性转化为(单选)A藏
B沉
C降
D收
E升
3.不属于寒凉性药所示效用的是(单选)A清热
B凉血
C解热毒
D温里散寒
E泻火
4.涩味的作用是(单选)A渗利
B活血
C开窍
D软坚
E收敛
5.沉降类药物所示的效用有(多选)A息风止痉
B消积导滞
C降逆平喘
D固表止汗
E止呕止呃
(四)解析
1、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毒”的含义。广义的“毒”含义包括药物的总称和药物的偏性。故正确答案为B。
2、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了升降浮沉的转化条件。影响升降浮沉的转化条件主要有:①炮制: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等。②配伍:在复方配伍中,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反之,少量性属沉降的药,在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可受一定制约。故本题选E。
3、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寒凉性药所示效用。寒凉性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
4、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五味所示效用。涩味同酸味一样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故本题选E。
5、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本题考查了升降浮沉所示效用。一般说,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故本题选ABCDE。
本文章来自于网络
图片来自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