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白癜风能治愈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长文预警!
全文字。
普天同庆
经过不屑的找寻,我找到了可以用于留言的小程序。
也就是说,大家现在可以在小程序里进行留言啦!
这样呢,以后大家对伏龙阁的内容有什么建议就可以在评论里发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交流了。
美妙。
(留言板附在了文末。)
下面是正文↓
六:罗马帝国挨捶史
(一)罗马帝国
一
提到世界上的千年帝国,大家会想起哪些国家?
大家基本都想起了中国、俄罗斯、英国……好好好,今天不说他们的事,说另外一个千年帝国——
东罗马帝国,又名拜占庭帝国,又名败仗庭帝国,-。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正式成立。年被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克首都君士坦丁堡灭亡。
这么看这个帝国没什么意思。然而罗马一脉在对外战争上的表现就一直非常亮眼。
——从罗马帝国开始。
罗马帝国第一次吃瘪,是在对安息人的作战中。
安息人是古代西域中亚的一个民族。公元65年,罗马著名将领庞培,率兵攻打安息。然而最后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从罗马帝国出发,不远万里跑到中亚来,结果没占便宜,也是白亏。之后罗马军统帅克拉苏斯再度远征,结果片甲无归,冲动白给。不过罗马和安息的交手都是罗马人跑过去送,败得不算太惨,至少和后来相比不算太惨。
后来,萨珊波斯人灭掉了安息帝国,并延续了安息帝国和罗马掐架的习俗。于是,萨珊波斯人和罗马帝国,包括后来的东罗马帝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两个国家打打停停,各有胜负,足足拉锯了年。然而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帝国并没有捞到,萨珊波斯帝国同样血亏。罗马波斯战争以两败俱伤收尾。拜占庭帝国在这次战争后元气大伤,以至于后来完全无力抵抗阿拉伯帝国的入侵。而萨珊波斯人则更是直接给自己敲响了丧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国元气大伤之后,阿拉伯人坐收渔翁之利,一手灭掉了萨珊波斯帝国,反手暴捶拜占庭帝国,我们以后再说。
二
对于罗马帝国而言,和萨珊波斯帝国的摩擦只是一点一点加重的病,而哥特人才是真正的威胁:他们直接给罗马帝国造成了贯穿伤害。
西哥特人,最初定居在东欧今乌克兰一带,和罗马人和睦相处,在罗马帝国四帝共治时期,哥特人还参与了冷河战役。这场战役使得罗马帝国重新由分类走向统一。然而由于匈人的入侵,西哥特人在原居住地待不住了。于是,在西哥特王阿拉里克的带领下,西哥特人向西逃命。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把他们安排在了帝国的边境。哥特人在罗马人视角里一直都是以野蛮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所给出的土地非常贫瘠,几乎无法让哥特人居住。而狄奥多西一世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新任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斯又拒绝给哥特人提供更多土地。此时的哥特人,前不能再进,后又有匈人追杀,他们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于是,在西哥特王阿拉里克的领导下,哥特人向已经分裂的罗马帝国进军了。
绘画作品中描绘的阿拉里克
阿拉里克率领哥特人,开始了罗马帝国纵贯线的旅程。旅程的第一站是巴尔干半岛。原计划是从君士坦丁堡,然而哥特人未能出击穿地方装甲,只好改道,在巴尔干半岛烧杀抢掠一通。希腊诸城邦基本都被哥特人攻克了。就在阿拉里克在巴尔干半岛猛烧家的时候,霍诺留斯派出了罗马帝国晚期唯一值得称道的将领——也是西罗马帝国重要的掌权者,斯提里科,领兵来攻打阿拉里克。
(斯提里科的图片,我没有找到。)
罗马人能打还是很能打的,之后之所以老是打不赢,另有原因。
斯提里科击败了阿拉里克。阿拉里克仓皇撤退。阿拉里克与东罗马帝国皇帝阿卡迪乌斯达成协议,阿卡迪乌斯给他提供了一块土地作为保护费,相应的,阿拉里克不入侵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擅长交保护费这一点,后面还有。
年,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半岛,被斯提里科打了回去。显然,阿拉里克对斯提里科是毫无办法的。
事实上,这是罗马分类的遗留问题。狄奥多西一世将罗马分割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自己统治东罗马帝国。然而在分割罗马之前,他把罗马的精锐部队几乎都带到了西罗马这边投入战争。因此罗马分裂之后,西罗马的帝国要比东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强不少。即使这样,西罗马帝国依然是先灭亡的那个,这也侧面烘托了西罗马帝国的操作有多么令人崩溃。
注意前方的神操作。
就在斯提里科两次击退哥特人的攻击,挽救西罗马帝国之后不久,霍诺留斯诛杀了斯提里科。斯提里科在政治上主张和哥特人和谈,属于亲哥派,于是遭到霍诺留斯的猜忌,被杀害了。
别太惊讶,这样的事情后面还多着呢。罗马人才是真正的内斗内行。
阿拉里克听到了斯提里科被杀的消息,半夜笑醒,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发起了对意大利半岛的第二次进攻。
这一次就顺利得多。由于斯提里科被杀,斯提里科手下的士兵都对罗马皇帝充满了敌意,于是投靠了阿拉里克,顺利地包围了罗马城。阿拉里克狠狠敲了霍诺留斯一笔,离开了。
年,阿拉里克又来了。这次他下手更狠,包围了罗马城。罗马城里的奴隶立即反水,打开了城门,于是阿拉里克顺利地攻陷,并且洗劫了罗马城。
不过注意,西罗马帝国的首都是拉文纳,并不是罗马城。而哥特人对攻城略地并没有兴趣,他们只在乎能赖以生存的土地。
于是,阿拉里克纵容手下的哥特士兵在罗马城烧了三天之后,就扬长而去了。
哥特人离开罗马城之后没多久,阿拉里克就暴毙了。
阿拉里克死后,由其弟阿陶尔夫继任为西哥特第二任国王。他们本来打算穿过地中海去北非,但是由于风暴没能成行。在阿陶尔夫的领导下,西哥特人跑到了高卢西南和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西哥特王国。从罗马帝国最东边,一路烧到最西边。
看到哥特人终于完成了烧家之旅,两位罗马皇帝都松了一口气,忘记了哥特人是为什么来的。
三
于是,只过了几十年,那群在后面逼哥特人西迁的匈人,亲自来了。
不过,首先说明一些血缘上的问题。目前来说,尚无确凿的证据证明匈人就是汉朝时在中国北方的匈奴人西迁的后裔。匈奴人确实西迁了不假,匈人是匈奴人的后裔这个命题尚无证明。不过已经有证明的是保加利亚人确实和匈人有些关系。有的说法是保加利亚人的祖先保加尔人是匈人的小弟,还有的说法是保加尔人是匈人经历民族融合后的后裔。如此看来,保加尔人确实是继承了匈人的优良传统——捶罗马。不过这是后话了,暂且按下不提。
先说匈人。
年,实现了匈人各部落统一的匈人王鲁嘉去世,将整个联盟交付给自己的两个侄子——阿提拉、布莱达来统治。但在这对兄弟中,布莱达的能力远远不及阿提拉,可是布莱达是哥哥,匈人部落的统治大权掌握在布莱达手中,这就导致阿提拉和布莱达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冲突。但冲突这时还比较缓和。匈人与当地的斯基泰人结盟,通过战争手段和东罗马帝国达成了初步的协议之后,匈人将兵力集中于对萨珊波斯的作战中,对,就是上面的那个萨珊波斯。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匈人和东罗马帝国的关系还算比较好,能够和平共处。阿提拉在年幼时曾经作为交换人质被送往西罗马帝国并在那里生活了很久。与之相对,西罗马帝国也派出了他们的人质——阿提纽斯(其实更常见的译名叫作埃提乌斯。但是我觉得这个名字就非常像埃及人,而且也不好听,远没有阿提纽斯好听啊有没有)来到了匈人的军营里。因此,两个“交换生”之间关系很好。阿提拉和阿提纽斯在这段时间里,结下了相当深厚的友谊,并且都仔细地观察了对方的势力,这为以后阿提拉进攻罗马以及阿提纽斯反击阿提拉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匈人对萨珊波斯帝国的进攻,前期取得了胜利;然而在后期,却在亚美尼亚被波斯人反击成功,于是匈人不再将目光放在萨珊波斯上,而是向东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进军了。大概就在这前后,年,阿提拉谋杀了布莱达,成为了匈人的唯一合法领袖。
绘画作品中描绘的阿提拉
东罗马帝国的兵力既是远远不足,而且主力也并没有在防御阿提拉的入侵而是在抵抗其他势力,于是阿提拉迅速攻占了东罗马帝国的大量土地。现在的东罗马帝国还远远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对抗阿提拉,于是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经过了很久才把正在北非的东罗马帝国主力搬回来,以及准备了大量金币用于给阿提拉交保护费。阿提拉对东罗马帝国的初步入侵方才告一段落。
不过狄奥多西二世并没有安分多久。没过两天,狄奥多西二世就拒绝了阿提拉更多赎金的要求,于是阿提拉又找到了新的入侵借口。于是阿提拉率领匈人铁骑第二次进入巴尔干半岛,一路攻城拔寨,不必细说;反正就是,一路打到了君士坦丁堡城下。但是由于君士坦丁堡城墙非常厚,而匈人的攻城武器还没有那么发达,所以最终并没有攻克君士坦丁堡。
(插一句,游戏里根本没有还原这个细节。游戏里那个君士坦丁豆腐渣堡简直毫无防御力,虽然有两层城墙但是没有农民采集资源,把城一围把敌兵诱出来杀,过会就会被杀成空城,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用从事生产的农民徒手拆出圣索菲亚教堂(注:圣索菲亚教堂是游戏里拜占庭文明的奇观,在这关的君士坦丁堡里出现了这个奇观建筑。事实上,在阿提拉到达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城里确实有一座圣索菲亚教堂,并且正是当时的东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修建的。不过这座教堂并不是今天的圣索菲亚教堂。这座教堂后来因为暴乱被毁坏了。在狄奥多西二世之前还有一座,也被毁了。今天现存的圣索菲亚教堂,在今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也就是君士坦丁堡所在地(精罗震怒),是查士丁尼一世主持修建的第三座教堂,经过拜占庭帝国的不断修缮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鉴于这个名字太长了以后就简称为奥土了。这个帝国后来露脸还是很频繁的,目测是除了匈牙利以外的第二配角。)历任苏丹不断的乾隆行为,不断地加东西,最终被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国数次修缮后的样子。)。感觉攻克君士坦丁堡的难度甚至比不上攻克最后一关的意大利城邦。)
尽管如此,狄奥多西二世已经完全无心再打了。于是狄奥多西二世恢复了对匈人的保护费。匈人依靠敲诈,从狄奥多西那确实捞到了不少钱。
东罗马帝国已经被打服了,能敲的竹杠已经敲得差不多了,匈人帝国也已经初具规模。于是阿提拉想起了和阿提纽斯的交情,就向西罗马帝国皇帝和阿提纽斯提出:让匈人和罗马人缔结盟约,共同对付在图卢兹(在今法国南部,西哥特王国的首都)的西哥特人。对于这个提议,阿提纽斯是想都没想就表示了赞成。能为罗马帝国除去一个强敌,还能和儿时的朋友并肩作战,是一件极好的事。于是阿提拉和阿提纽斯携起手来,共同向西哥特王国进军。阿提拉在这段战争中有很大的功劳,在西欧的影响力迅速上升。
绘画作品中描绘的阿提纽斯
本来西罗马帝国和匈人帝国相安无事、和睦相处,但是接下来的几件事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和匈人帝国的破裂,而阿提拉和阿提纽斯两个人也不得不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首先是罗马皇宫里的事情。西罗马帝国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和阿提拉并没有什么交情。在他的眼中,匈人和哥特人都是威胁罗马边境安全的蛮族,联合匈人即使打败了哥特人,也并不能对西罗马帝国有直接的好处,而阿提纽斯则认为,西罗马帝国完全可以和匈人帝国和平共处。
更要命的还不是这个。瓦伦丁尼安三世的姐姐,霍诺利亚,由于抗拒自己母亲给自己指派的婚姻,被母亲和皇帝弟弟决定,把她关在了君士坦丁堡的修道院里。霍诺利亚觉得非常不甘心,于是在侍女的帮助下,成功地把一封信交到了阿提拉手里。信的大意,就是要向阿提拉求婚。阿提拉同意了。
阿提拉缺的当然不是一个妻妾而已。他的妻妾并不少。但他借此向西罗马皇帝提出,要求以西罗马帝国一半的统治权作为嫁妆。如此狮子大开口的条约和内容,瓦伦丁尼安三世当然无法接受,于是阿提拉顺理成章地得到了进攻西罗马帝国的借口。
直接的原因,则是法兰克人的国王去世之后,两个儿子陷入了王位的争夺战。长子和次子分别向阿提拉和阿提纽斯求救。阿提拉是非常愿意管这件事的,因为只要他的联军前往高卢,就可以扶持一个傀儡,从而控制西罗马帝国的高卢行省。阿提纽斯本来不愿意去,但是迫于皇帝的命令,只好领兵前往。
此时,双方的军队都已经不再是纯罗马或纯匈人了。高卢这片地方,在那个时候还是“蛮族”的领地,法兰克人、勃艮第人、阿兰人等等民族都在这一块地方。因此为了补充兵力的方便,双方都招募了蛮族士兵。罗马的元老甚至说服了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也参与了罗马军团。于是,阿提纽斯率领着一支由罗马军团、蛮族军团和西哥特军团的大军,向高卢进发了。然而阿提拉的军队早就到了高卢,并且已经攻克了军事重镇梅兹。正当阿提拉挥师包围了奥尔良城,阿提纽斯率领的罗马联军也终于赶到了。于是,匈人联军和罗马联军在高卢的沙隆,展开了决战。
沙隆之战的地图。黄色是阿提拉的军队,蓝色是阿提纽斯的军队,绿色是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的军队。奥尔良、图卢兹和沙隆都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梅兹没有查到。
在决战开始之前,阿提拉见了巫师。巫师为他占卜了这此战役的结果:匈人将失败,但是敌方的统帅也会在这一次战役中死去。阿提拉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些惆怅。一方面,自己失败一次没关系,但是能把阿提纽斯杀死,就是干掉了西罗马帝国最后的保护伞,对日后攻打罗马帝国有巨大的好处;可是另一方面,他要指挥自己的将士杀死自己的儿时好友,不能不让他觉得有些不忍心。
三
那么,预言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敬请期待下期——七:罗马帝国挨捶史(二)西罗灭亡
留言板
以及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伏龙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