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邪伤肺,看秋分如何养生

秋分是24节气里第16个节气,在每年阳历9月23日左右。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故昼夜相等。

《春秋繁露十七卷》,宋嘉定四年刻本,此为存世最早版本。

《春秋繁露》讲: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就是说秋分时节阴阳平衡,天气不冷不热。

任何事物都要调和好阴阳平衡的关系,才能使事物保持良好的状态。时令已真正进入到秋季,饮食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在秋分时节,应因人而异的选择饮食的宜忌。

饮食宜忌

秋分时令,最宜菊花。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菊花含有挥发油、腺嘌呤、胆碱、水苏碱、维生素A、维生素B等,具有抗菌、解热等作用。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肝阳上亢而导致的高血压症都有功效。

菊花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疏肺、益阴滋肾、治头晕、降血压的药用价值。无论泡茶饮用还是酿制菊花酒,都可以达到养生益寿的作用。

花草药香茶

野菊花

槐花

野菊槐茶:野菊花6克、槐花6克、绿茶6克。

主治:高血压眩晕。

用法:沸水冲沏,浓后饮用,代茶频饮。

析方: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刚劲,主动主升。方中野菊花甘凉、疏风、清热、明目;槐花苦凉、清火、止血、凉血。

节令调病

金秋季节,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变大,当气候变化无规律时,便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

秋季雨少风大,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干咳少痰、皮肤干裂等现象。中医称之为“秋燥症”。秋燥症分为温燥和凉燥。

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气温骤降,寒凉渐重、便出现了凉燥。凉燥是寒邪侵犯肺部所致,因此润燥之外,还要吃一些温性的食物。

药膳营养

川贝蒸梨

川贝蒸梨:将水梨中间的果肉挖掉放入贝母粉,冰糖少许,再将梨的蒂头盖回去,放入电饭锅中蒸一下,然后将梨及贝母粉一起吃掉。化痰止咳,见效快,对于秋燥症有很好的疗效。

孙思邈说:梨能除客热心,止心烦。李时珍说:梨能润肺凉心,清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生食梨,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又可滋五脏之阴。

冰糖蒸蒜

冰糖蒸蒜:取大蒜一头拍碎,放入碗中加水,再放入冰糖少许,然后加盖放到锅中蒸煮,大火烧开后改小火蒸15分钟即可。温服汤汁,一日两次,每次半碗。

大蒜性温,归脾胃、肺经,在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有非常好的效果。大蒜可杀菌,在治疗痢疾、肠炎一类的肠道疾病也效果明显。吃过大蒜后口腔气味会很重,嘴里嚼一点绿茶就可以消除口气。

对于秋燥引起的便秘,用一道花草药香茶即可轻松解除烦恼。

洋甘菊

桃花

甘菊桃花饮:洋甘菊,小桃花,适量少许,以开水冲泡饮用。切忌沸水冲泡,会损害花草药香茶的活性物质,其营养成分会在高温下分解。

饭后喝一杯甘菊桃花茶可以助消化,晚间饮用还可以助睡眠,有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小桃花可以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润便通肠,善于清除宿便,改善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

本草备药

百合:百合性味甘平、微苦,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百合益气而兼之利气。能去邪热,所以阴虚有热者宜服之。百合的滋补作用与人参并立。

人从出生起,自始至终各个脏器都在不停的运转和损耗,这就意味着人的一生要不断地给予补充。百合色白归肺经,而肺与皮毛相表里,百合有一定的润肤成分,常吃百合的人皮肤不干燥,脸上皱纹少。

鲜蒸百合

百合柔滑,有通肠之功。有便秘的人,常食可不药自通。尤其是秋燥症,效果更佳。百合具有清肺和加强肺的呼吸功能。故能治发热咳嗽,补中益气。

生活菁华

太渊穴的准确位置图

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肺脏元气留止之处,它不但能调整肺脏的升降功能,同时可以舒畅三焦气机。

太渊穴的准确位置图

按摩刺激太渊穴,可以防治肺系统的众多病症。如咳嗽,胸闷气逆、呕吐、气喘、咳血多痰等。或用人参、黄芪打成细末,贴在穴位上,用医用纱布固定即可。在秋分节气可以随时按揉太渊穴,其保健效果良好。

文字:胡马

美编:杨晓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cf/7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