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种中药饮片功能主治下

下篇

品名

性味与归经

功能与主治

注意及贮藏

红花

辛,温。归心、肝经。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瘕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红景天

甘、苦,平。归肺、心经。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倦怠气喘。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厚朴

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置通风干燥处。

槲寄生

苦,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置干燥处,防蛀。

桑寄生

苦、甘,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置干燥处,防蛀。

槐花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黄精

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黄连

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置通风干燥处。

黄芪

甘,微温。归肺、脾经。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黄芩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火麻仁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置阴凉干燥处,防热,防蛀。

鸡冠花

甘、涩,凉。归肝、大肠经。

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置通风干燥处。

鸡内金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置干燥处,防蛀。

鸡血藤

苦、甘,温。归肝、肾经。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金钱白花蛇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金银花

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荆芥

辛,微温。归肺、肝经。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置阴凉干燥处。

荆芥穗

辛,微温。归肺、肝经。

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置阴凉干燥处。

砂仁

辛,温。归脾、胃、肾经。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置阴凉干燥处。

酒苁蓉

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女贞子

甘、苦,凉。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呜,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

置干燥处。

桔梗

苦、辛,平。归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菊花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霉,防蛀。

瞿麦

苦,寒。归心、小肠经。

利尿通淋,活血通经。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经闭瘀阻。

孕妇慎用。

置通风干燥处。

苦参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夕}治滴虫性阴道炎。

不宜与藜芦同用。

置干燥处。

昆布

咸,寒。归肝、胃、肾经。

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置干燥处。

连翘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置干燥处。

莲子心

苦,寒。归心、肾经。

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灵芝

甘,平。归心、肺、肝、肾经。

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短气,不思饮食。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龙胆(龙胆草)

苦,寒。归肝、胆经。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呜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置干燥处。

龙眼肉

甘,温。归心、脾经。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芦根

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胃热呕哕,热淋涩痛。

干芦根置干燥处;鲜芦根埋于湿沙中。

芦荟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用于热结便秘,惊痫抽搐,小儿疳积.夕h治癣疮。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

鹿角

咸,温。归。肾、肝经。

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

置干燥处。

路路通

苦,平。归肝、肾经。

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置干燥处。

罗汉果

甘,凉。归肺、大肠经。

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用于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麻黄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马齿苋

酸,寒。归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麦冬(寸冬)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芒硝

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孕妇慎用;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密闭,在30℃以下保存,防风化。

金樱子

酸、甘、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

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款冬花

辛、微苦,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远志

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置通风干燥处。

紫苑

辛、苦,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绵萆薢

苦,平。归肾、胃经。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置通风干燥处。

粉萆薢

苦,平。归肾、胃经。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置通风干燥处。

墨旱莲

甘、酸,寒。归肾、肝经。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呜,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置通风干燥处。

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

木瓜

酸,温。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木香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置干燥处,防潮。

牛膝

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胖大海

甘,寒。归肺、大肠经。

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佩兰

辛,平。归脾、胃、肺经。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

置阴凉干燥处。

蒲公英

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蒲黄

甘,平。归肝、心包经。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孕妇慎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前胡

苦、辛,微寒。归肺经。

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茜草

苦,寒。归肝经。

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置干燥处。

羌活(川羌)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秦艽

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置通风干燥处。

青风藤

苦、辛,平。归肝、脾经。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置干燥处。

全蝎(全虫)

辛,平;有毒。归肝经。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孕妇禁用。

置干燥处,防蛀。

忍冬藤

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置干燥处。

肉桂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置阴凉干燥处。

三七(田七)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桑白皮

甘,寒。归肺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桑螵蛸

甘、咸,平。归肝、肾经。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桑椹

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桑叶

甘、苦,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置干燥处。

桑枝

微苦,平。归肝经。

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置干燥处。

山慈菇

甘、微辛,凉。归肝、脾经。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

置干燥处。

山豆根(广豆根)

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置干燥处。

北豆根

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热毒泻痢,风湿痹痛。

置干燥处。

山茱萸

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置干燥处,防蛀。

蛇床子

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置干燥处。

蛇蜕

咸、甘,平。归肝经。

祛风,定惊,退翳,解毒。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疗肿,皮肤瘙痒。

置干燥处,防蛀。

射干

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置干燥处。

川射干

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置干燥处。

伸筋草

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置干燥处。

升麻

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μ,子宫脱垂。

置通风干燥处。

地黄

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鲜地黄埋在沙土中,防冻;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熟地黄

甘,微温。归肝、肾经。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置通风干燥处。

人参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石菖蒲

辛、苦,温。归心、胃经。

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置干燥处,防霉。

石膏

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置干燥处。

煅石膏

甘、辛、涩,寒。归肺、胃经。

收湿,生肌,敛疮,止血。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置干燥处。

石斛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

石决明

咸,寒。归肝经。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置干燥处。

石韦

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置通风干燥处。

丝瓜络

甘,平。归肺、胃、肝经。

祛风,通络,活血,下乳。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

置干燥处。

锁阳

甘,温。归肝、肾、大肠经。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

置通风干燥处。

太子参(孩儿参)

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檀香

辛,温。归脾、胃、心、肺经。

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膈不舒,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呕吐食少。

置阴凉干燥处。

狗脊

苦、甘,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骨碎补(申姜)

苦,温。归肝、。肾经。

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夕}用消风祛斑。用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治斑秃,白癜风。

置干燥处。

水蛭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破血通经,逐瘀消瘕。用于血瘀经闭,瘸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孕妇禁用。

置干燥处,防蛀。

桃仁

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藤合欢

甘,平。

补脾安神,和血。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祛风湿,活血脉。

置干燥处,防蛀。

天冬

甘、苦,寒。归肺、肾经。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天花粉(花粉)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孕妇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干燥处,防蛀。

天麻(个)

甘,平。归肝经。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天山雪莲

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用于风寒湿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冷痛,月经不调。

孕妇忌用。

置阴凉干燥处。

透骨草

甘,平。归肝肺经。

散风祛风,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疼痛,筋脉拘挛,阴囊湿疹,疮疡肿毒。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土鳖虫

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瘕瘕痞块。

孕妇禁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土茯苓

甘、淡,平。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置通风干燥处。

威灵仙

辛、咸,温。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置干燥处。

肉豆蔻

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委陵菜

苦,寒。归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置通风干燥处。

乌梢蛇

甘,平。归肝经。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乌药

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疼痛,经寒腹痛。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蜈蚣

辛,温;有毒。归肝经。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孕妇禁用。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五倍子

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置通风干燥处,防压。

五加皮

辛、苦,温。归肝、肾经。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五味子

酸、甘,温。妇肺、心、肾经。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西洋参

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

不宜与藜芦同用。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豨莶草

辛、苦,寒。归肝、肾经。

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置通风干燥处。

细辛

辛,温。归心、肺、肾经。

祛风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不宜与藜芦同用。

置阴凉干燥处。

夏枯草

辛、苦,寒。归肝、胆经。

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置干燥处。

仙鹤草

苦、涩,平。归心、肝经。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

置通风干燥处。

小茴香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置阴凉干燥处。

小蓟

甘、苦,凉。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置通风干燥处。

小通草

甘、淡,寒。归肺、胃经。

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淋证,乳汁不下。

置干燥处。

通草

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孕妇慎用。

置干燥处。

薤白

辛、苦,温。归心、肺、胃、大肠经。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

置干燥处,防蛀。

辛夷(春花)

辛,温。归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

置阴凉干燥处。

徐长卿

辛,温。归肝、胃经。

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伤痛,风疹、湿疹。

置阴凉干燥处。

续断

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置干燥处,防蛀。

玄参(元参)

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

不宜与藜芦同用。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血竭

甘、咸.平。归心、肝经。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置阴凉干燥处。

血余炭

苦,平。归肝、胃经。

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小便不利。

置干燥处。

盐巴戟

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补骨脂

辛、苦,温。归肾、脾经。

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置干燥处。

车前子

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韭菜子

辛、甘,温。归肝、肾经。

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白浊带下。

置干燥处。

橘核

苦,平。归肝、肾经。

理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乳癖。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沙苑子

甘,温。归肝、肾经。

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遗尿尿频,白浊带下,眩晕,目暗昏花。

置通风干燥处。

菟丝籽

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置通风干燥处。

野菊花

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夜交藤(首乌藤)

甘,平。归心、肝经。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皮肤瘙痒。

置干燥处。

益母草(坤草)

苦、辛,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孕妇慎用。

干益母草置干燥处;鲜益母草置阴凉潮湿处。

茵陈

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银杏叶

甘、苦、涩,平。归心、肺经。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

有实邪者忌用。

置通风干燥处。

鱼腥草

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干鱼腥草置干燥处;鲜鱼腥草置阴凉潮湿处。

玉竹

甘,微寒。归肺、胃经。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郁金

辛、苦,寒。归肝、心、肺经。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不宜与丁香、母丁香同用。

置干燥处,防蛀。

皂角刺

辛,温。归肝、胃经。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置干燥处。

泽兰

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

置通风干燥处。

泽泻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置干燥处,防蛀。

赭石

苦,寒。归肝、心、肺、胃经。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用于眩晕耳呜,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孕妇慎用。

浙贝母(象贝)

苦,寒。归肺、心经。

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置干燥处,防蛀。

珍珠母

咸,寒。归肝、心经。

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用于头痛眩晕,惊悸失眠,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置干燥处,防尘。

知母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制白附子片

辛,温;有毒。归胃、肝经。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制草乌

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

同草乌。

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制川乌

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何首乌

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

置干燥处,防蛀。

制何首乌

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呜.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脂血症。

置干燥处,防蛀。

制没药

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瘾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孕妇及胃弱者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

制乳香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瘾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孕妇及胃弱者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

乌梅

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置阴凉干燥处。

仙茅

辛,热;有毒。归肾、肝、脾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痛,阳虚冷泻。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炙甘草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同甘草。

炙黄芪

甘,温。归肺、脾经。

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淫羊藿

辛、甘,温。归肝、肾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

置通风干燥处。

重楼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朱砂

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

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置干燥处。

猪苓片

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置通风干燥处。

竹茹

甘,微寒。归肺、胃、心、胆经。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紫草

甘、咸,寒。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置干燥处。

紫河车

甘、咸,温。归肺、肝、肾经。

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用于虚劳赢瘦,阳痿遗精,不孕少乳,久咳虚喘,骨蒸劳嗽,面色萎黄,食少气短。

置干燥处,防蛀。

紫花地丁

苦、辛,寒。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置干燥处。

紫苏梗

辛,温。归肺、脾经。

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置干燥处。

紫苏叶

辛,温。归肺、脾经。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置阴凉干燥处。

和剂堂药业主要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及药食同源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原材料来源于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对质量关键点的严格控制,从而做到了产品的可追溯性及产品质量的可持续性,以卓越的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满意。

“和剂堂”取意于“和风细雨润万物,剂调苍生祛病疾”

欢迎







































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公益帮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cf/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