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味中药贝母

贝母,别名:川贝、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贝母的鳞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根据道地产区不同有伊贝母、平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浙贝及皖贝之分;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久咳、肺痈、瘰疬、痈肿、乳痈、肺癌、乳腺癌等肿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鳞茎含生物碱有镇咳、祛痰降低痛阈、抗溃疡作用。

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常用贝母、甘草(炙)、杏仁、陈皮、茯苓等对症加减治疗。

治喘急:贝母、款冬花、麻黄(去根节)、杏仁、甘草、乌梅、银柴胡等对症加减有验。

常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1-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END--

李大夫简介:副主任医师、执业医师、内科主治医师、皮肤科主治医师、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师承国医大师李佃贵、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肿瘤名家段汝钦教授,致力于皮肤病、脾胃病、肿瘤专业事业,咨询常规检查、基因检查;中、西药物选择,提示每天学习进步一点,再忙也不忘充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群众。咨询

《伤寒论》72、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小柴胡汤证)

《伤寒论》73、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证)

白英、龙葵、山海螺角药:白英清热解毒,消肿利水;龙葵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利尿;山海螺润肺祛痰,消肿排脓,清热解毒;三者相伍,属于治疗小细胞肺癌、鳞癌的靶向药。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在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竹叶石膏汤主之”由竹叶两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梗米半斤组成。主治伤寒,温病,暑热,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明代医家张景岳曾说:“宾尝闻之孙真人(孙思邈)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易相通的思想为古今中外学者公认。

守正创新*医中品味易学*易中领悟医学*医易同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cf/4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