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龙井新茶,火热抢购中!来自龙井“祖庭”杭州西湖翁家山的问候,私信必复!
易贡,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的一个小小乡村,帕隆藏布最大支流易贡藏布下游宽谷中,林芝地区波密县境内,北纬30°14,东经94°53。
易贡错(Yi’ongCo)西藏自治区著名外流湖,系年章龙弄巴特大泥石流堵堰易贡藏布而形成的堰塞湖,长17公里,平均宽1.3公里,最大水深25米。
湖水面积2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米,湖水矿化度为60毫克/升,属淡水湖。湖区面积1.万平方公里,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11.4℃,最热月均温18.1℃,年降水量.5毫米。
易贡地区土地肥沃,是西藏主要农业区。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青稞、玉米、油菜等。并以产苹果、茶叶著称。森林资源丰富,产天麻、虫草、贝母、三七等名贵药材。湖区风景秀丽,是西藏自治区风景区主一。
下面这篇文章,转载自西藏旅游网。请各位茶友一起来感受下美丽藏南的绿茶清香——
汽车千难万险地走完了正在修路的通麦路段,没有排队通过通麦大桥,继续在国道的行程却是向左一拐,沿着咆哮的易贡藏布河,进入了森林。
易贡沟,水汽充沛,全年无霜雪,物产丰富,我们来这里寻找一种味道。
不是借《舌尖上的中国2》而名声大噪的野蜂蜜,的确,易贡人会在大石上放置蜂箱,招揽野蜂,岩壁上也处处可见蜂巢;不是林下密集的露水菇、鸡腿菇,还有较难寻觅的牛肝菌;不是著名的波密盐腌猪肉“庞公”;也不是已经过了采集季节,如今高到膝盖的蕨菜。
这是专属于易贡的味道,易贡的云气、露水、河流和日晒都在这味道中有一席之地。这是易贡的茶,西藏当前唯一的茶场,全世界最高的茶园。
早晨七、八点钟,采茶人走入河边的茶园,采摘满含露水的芽尖和嫩叶,风和日光使茶叶略微失水,易贡的油松凶猛燃烧,产生的热风将茶叶杀青、烘烤;做茶人的双手在铁锅里飞快翻动,揉制,一切都为了提纯和锁定一种奇妙的滋味。
不用去细分绿茶究竟有几分花香,几分栗香,这浓郁的气息就是易贡的山野之气,获得了完整的封装与收获。茶叶的舒展变化,茶汤的纯绿,都是易贡特有的山河之味。
经过夏季的蛰伏,到了10月之后,易贡的茶树再一次被人惊醒,这次收获的是经过夏天历练的,更为坚韧和阔大的茶叶,没有初春的清爽,这样的茶叶也不需要快速翻炒以保留其滋味,却要在高温和发酵中天长日久地挥发其醇厚的口感,提纯其红亮的汤色,最后制成西藏最常见的茶砖。
采茶与制茶人,也同养蜂人类似,他们所苦苦收集和追寻的,同样是一种独特的味道,不同于世界上的一切。对于养蜂人,是蜂巢中的蜂蜜,对于茶人,则是一片片茶叶。易贡对味道的采集者是慷慨的,这里的夜雨都充满了丰富和饱满的滋味,像是一道答案无限的谜题。
你可以找出一千万个答案,也可以简单地回答,这是山河的味道,因为山河是一种滋味。
堆龙古荣的山谷是水磨糌粑之味,盐井的山谷是葡萄与红酒之味,南伊沟的山谷是杜鹃与野鱼之味,易贡,雪域唯一的茶谷是茶之味。
我们走访采茶、收茶、炒茶以及边茶“涡堆”的全过程,品尝到不同茶叶的滋味,并且如同品尝一般,听到众多的故事,关于茶与人,关于这条山谷和它的秘密,关于一处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湖泊。
将这些故事连同茶叶一同泡进水中,你所喝到的,是五月的易贡。
1、采茶,山野的丰收
易贡茶场的茶田分布在易贡河两岸的山麓和河滩上,分成三个主要的茶叶生产队。由于高原特有的气候,春茶的采集晚于清明,5月1日是劳动节,这天早晨,“易贡云雾”绿茶的采集正式开始,这次采茶的主要内容是嫩叶,将持续四天。
5月1日清晨8:00茶二队、茶一队茶园
茶二队的数百亩茶园分布在山麓的缓坡上,沉寂多时的茶田里如今有了人影,这就是早起的采茶人。清晨的茶露重,不但鲜嫩,也给茶叶增加了露水的重量。鲜叶是按斤收购的,这是茶农能看得见的实惠。
尽管茶二队的壮汉们昨天喝啤酒直到半夜,说有人偷伐红豆杉,他们和家人们依然早早起身,多日来一直下雨的易贡今天万里无云,易贡河对岸的铁山看得清清楚楚,这座如同断剑一样的高山遮断半边天,是易贡最鲜明的地标。
采茶人的装备只有一个:挂在腰间的一个小竹编篓,双手是他们唯一的工具。茶树整齐有序,年的易贡大洪水曾淹没这片茶田,但茶树的残株上又生长出如今及腰深的茶枝。茶株上露水极重,叶片开展,在枝头含露颤动的是这几天新萌生的芽头,芽头最外围的一片嫩叶微微开张,今天所采摘的“易贡云雾”绿茶鲜叶就是要摘这半闭半开的芽头与鲜叶。
试尝鲜茶叶,虽有茶叶的清香,却被强烈的苦涩和青草味所笼罩,提纯和张扬纯正的茶叶香味,是炒茶的主要目的。
向易贡沟深处再前进15公里左右,茶一队的亩茶园是易贡最广阔的茶场。正巧是五一,学校放假,采茶人全家出动,埋头于茶株之间,采茶并不是重体力劳动,孩子也能做,前提是有足够的耐心:在每一棵茶树上寻找半开的芽尖,用手一折,丢入小竹篓里。由于易贡特有的条件,茶树产量并不算高,一个茶工一天的收获一般不超过2斤鲜叶,能装满大半个竹篓。
茶田面积宽广,甚至有牛马也闯进来贪食鲜叶,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喜欢这种极苦的树叶。采茶工没有时间去驱赶,人和牛都陷入了无边的绿沼之中,这样的场面在西藏独一无二。山麓上的茶田边缘,被密集的蕨类植物、臭牡丹所占领,蕨类在一个月前还是上桌的好菜,如今采茶者却要跨过齐腰高的蕨草,从一片茶田走向另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