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早就指出: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就已认为毒药是攻邪的;
而无毒的食物谷、果、畜、菜等,能补精益气,在脾胃不足之证,更是这样。
前人用食补的例子很多:
在《食疗本草》、《百病食疗》等书中,记载了许多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
如赵学敏在《本草拾遗》中讲的:“米油滋阴,功胜于熟地”,米油者,即是平日煮饭中的米汤。
食补的好处
脾胃虚弱之证可出现纳少腹胀、二便不调、面目浮肿、少气微言、肢体瘦弱、抗病力差,甚则百病由生。
其轻则食补即可,重则治以方药。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而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药势有所偏助,令人脏腑不平,易受外患”。
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可资助胃气的增长,气血津液的生化,从而维持人体生理健康之需求。
俗话说:“秋粥宜人”,在秋凉秋燥日渐明显的时候,多吃一些滋阴润燥、养胃生津、温润滋补的粥品是最适宜不过的了,既有助于缓解人们的“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心烦意燥”,还好消化易吸收,老幼皆宜。下面,我来分享8种“秋粥”的做法,喜欢的朋友不妨试试!
一、南瓜枸杞粥
食材:南瓜1小块、大米半小碗、枸杞10克。
制作方法:
1、南瓜去皮、去籽、洗净后,切成小块;大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0分钟。
2、将南瓜块与少量清水,一起倒入料理机中,打成泥备用。
3、电饭煲中放入泡好的大米、南瓜泥、适量清水,按下“煮粥”键,待粥煮熟即可。
4、粥快煮好之前,加入泡好的枸杞,搅拌均匀,待粥煮熟即可。
二、百合粥
食材:粳米1/2杯、百合干适量、冰糖适量、清水6杯、适量的蜂蜜(可选)。
制作方法:
1、将粳米淘洗干净,然后将其浸泡在足够多的水中约30分钟,这有助于使粥更加浓稠。
2、将浸泡好的粳米倒入大锅中,加入清水,然后将火开到中小火。搅拌一下,等水开后,继续煮10分钟,直到粳米开始变得糯软。
3、在等米粥煮的过程中,将百合干用温水浸泡约20分钟,使其变软。
4、将浸泡后的百合干洗净,然后加入正在煮的米粥中。
5、继续煮粥,搅拌以防止粥底粘底,直到百合变软,粥变得更加浓稠。这可能需要大约20-30分钟。
6、最后,根据口味添加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至糖完全溶解。
7、关火,让粥稍微冷却一下,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蜂蜜,可选。
8、将百合粥盛入碗中,享用温热的百合粥。
三、小米红薯粥
食材:红薯1个、小米半小碗。
制作方法:
1、将小米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备用。
2、红薯去皮洗净后,用刮皮刀刮成薄厚均匀的薄片。
3、将红薯片、小米及清水一起放入电饭煲中,按下煮粥键即可。
四、养元粥
食材:红皮花生60克、核桃60克、黑米克、银耳1小块、冰糖2颗、枸杞少量、桂花适量。
制作方法:
1、红皮花生、核桃、黑米、与银耳分别用水清洗后放入碗中,浸泡1个小时以上,枸杞浸泡10分钟左右。
2、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放入锅中小火慢煮20分钟左右,至银耳出胶。
3、趁着煮银耳的时间,将浸泡好的红皮花生、核桃、黑米倒入破壁机中,加入1碗清水,按果汁键将食材打1分钟左右将食材打成浆备用。
4、待银耳煮出胶后,将打好的浆倒入锅中,小火煮10分钟左右,熬煮成比较粘稠的米糊,在熬煮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以防溢锅或者糊锅,最后加入枸杞和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五、山药花生糯米粥
食材:糯米1杯、山药1根(约克),去皮切块、花生适量,最好提前浸泡一夜、清水足够多,约8杯、冰糖适量(可根据口味添加)。
制作方法:
1、将糯米洗净,然后浸泡在足够的清水中,时间最好在30分钟以上。这有助于糯米更容易煮烂。
2、将去皮的山药切成小块。
3、在另一个锅里,将花生用足够的水煮烂。这可能需要大约30-45分钟,取决于花生的大小和新鲜程度。如果使用压力锅,时间会更短。
4、把糯米和山药一起放入一个大锅中,加入约8杯清水。开火烧开后,转小火继续煮。不断搅拌,以防糯米粘锅。
5、当糯米和山药开始变得柔软时,加入煮烂的花生。继续煮一段时间,直到整个粥变得浓稠,糯米完全熟透。这可能需要大约30-40分钟。
6、最后,根据口味添加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至糖完全溶解。
7、关火,让粥稍微冷却一下,然后即可享用。
六、三宝粥
食材:燕麦片半碗、红枣8颗、红豆半碗。
制作方法:
1、红豆、红枣和燕麦这三种食材,按照1:1:1的比例备好,红豆清洗干净,放入碗中浸泡至少要浸泡2个小时以上,红枣也清洗干净,去掉枣核切片放入碗中浸泡20分钟左右。
2、锅中加入2碗清水,将泡好的红豆倒入锅中,盖上盖子开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左右,此时的红豆差不多煮熟了,但并没有煮烂。
3、倒入浸泡好的红枣倒入锅中,盖上锅盖继续煮10分钟左右,浸泡过的大米通常比较好煮熟。
4、将燕麦片倒入锅中,搅拌均匀后焖煮5分钟左右,即可关火,在喝的时候加入少量的蜂蜜或者红糖,香甜有滋味,早晨喝一碗浑身都温暖。
七、大枣山药粥
食材:干红枣15个,山药1根,大米半小碗。
制作方法:
1、将干红枣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大米洗净备用。
2、山药去皮洗净后,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小块,(也可以剁成山药碎,吃起来口感更好。)
3、将干红枣、大米、山药及清水一起放入电饭煲中,按下煮粥键即可。为了节省时间,不少朋友家里煮粥都是用电饭煲来预约煮粥,头天晚上睡觉前把食材和水放入电饭煲,预约好时间,连泡米带煮粥,第二天早上一锅香浓软糯的粥就在等待全家人的享用了。
八、杂粮粥
食材:赤小豆1把,圆糯米1把,玉米碴1把,花生1把,杏仁少量,红枣4颗,枸杞1勺。
制作方法:
1、将赤小豆、圆糯米、玉米碴、花生、杏仁都放入清水中浸泡1个小时,这样可以让你煮粥的时间大大缩短,浸泡好的食材用清水冲洗一下,挑出漂浮在水面上的一些坏的扔掉。
2、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般来说,在电饭煲里煮粥的话,1碗粥两碗水的量是比较合适的。打开煮粥或定时键,开始煲粥。
3、将枸杞冲洗一下备用,红枣去掉核以后,剪成小块备用。
4、煮粥结束以后,将处理好的枸杞和红枣放入,盖上锅盖,继续焖10分钟即可。
下面,有几个煮粥的小窍门供你参考:
1、一般来说:米和水的比例在1:5-1:11之间,喜欢喝稠或者稀一点的粥就按这个比例左右调节就可以了。
2、煮粥的水要一次性加足,如果水少了、中途不得不加水,记得一定要加开水。
3、煮粥时滴几滴食用油,这样熬出来的粥色泽金黄、鲜亮,吃起来也更加香醇、润滑。
4、如果加入了山药、地瓜、玉米渣等淀粉含量高的食材,有助于增加糊化作用,煮出来的粥会更容易绵稠。
5、煮粥的食材一定要选择好,一些霉变的花生、红枣、带褐色或者黑色斑点的红薯一定不要用来煮粥,以免让家人吃了引起食物中毒。
“以食养人”可不是简单说说而已!
那么,什么是食疗?
食疗又称“食治”,从中医的理论上说,这是一种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人体极致的功能,让人身体获得健康或者愈疾防病的方法。
中老年人的胃病、失眠、感冒、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等问题可以通过进行食疗辅助治疗,这样能让疾病更快、更好的痊愈。
一、苹果加上小米煮着喝,血气一下就上来了。
二、菠菜猪肝汤喝两天,眼睛第二天就亮了。
三、米醋泡上核桃,坚持吃几天,记忆力增强了。
四、猪心配上莲子,坚持喝几天,晚上就睡得踏实了。
五、雪梨加两勺贝母,咳嗽痰医院了。
自古以来,就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食疗也是历代中国医生高度重视的疾病治疗和预防理念。
很多人不太清楚吃东西有什么讲究,可以参考百病食疗这本书。
书中对各种食物有详细的记载,也明确了经常吃哪些食物会诱发疾病。
《百病食疗》中选择的食疗方案是通过食物属性的相互治疗,巧妙搭配食物、蔬菜、水果和肉类,达到治病、防病、养生的效果。
菜单已完成。有多种疾病的相对食疗方法。所有这些都经过了详细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理解。
《百病食疗》、《老偏方》、《中医养生治病》都是由中医前辈们整理的,他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整理了民间流传下来的大部分实用药方。
长辈们说,我自己的力量有限,推广药方可以帮助每个人。
我这辈子都值得。我建议你在家里留一个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用我们食疗的方式,该如何调理呢?
只要熬夜加班脸上就会起痘痘,俗话说男人肝好就强壮,女人肝好就漂亮。
用西洋参、石斛、陈皮、玉竹、麦冬加水煮30分钟,每周喝两三次,会让人心平气不燥,睡的香。
因为肝有多干净,脸就会有多漂亮,经常熬夜加班再也不会怕。
秋冬季节嗓子干痛,干咳少痰怎么办?
用我们食疗止咳的方法就是买点秋梨,洗干净切块备用,再买一些金银花、罗汉果、山楂、生甘草、陈皮一同放入瓦罐里煲汤。
小火焖煮一小时,也可以加入几块冰糖,坚持服用,润肺止咳、消食化痰真的太管用。
对于长期阴虚燥咳的人都有不错的效果,而且老少皆宜。
中国食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食疗文化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依然辉煌,它仍然是现代人的必修课。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还是要有一定的饮食文化。
制作这本《百病食疗》、《老偏方》、《中医养生治病》的方法是使用简单的食物,如炖、煮、蒸等。从未烹饪过米饭的人也可以轻松制作。
这套书有三本,《百病食疗》、《老偏方》、《中医养生治病》,可以成套购买。
老年人处方和中医健康与治疗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病小痛。
饮食可以使身体更健康、更长寿。
养生,健康取决于!只有保持健康,我们才能实现长寿的目标!
这套《百病食疗》、《老偏方》、《中医养生治病》是养生的必备处方。
如果它与中医药和中医药相结合,您将不会寻求治疗。
这套食疗文化是老一辈中医通过几十年的科学实验整理出的成功案例的良方。
它非常实用,值得让每个家庭都做好准备!
有条件的朋友一定要给自己和家人备上一本这样的好书,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轻松购买啦!
道J1彩色图解全3册百Bing食疗大全小店¥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