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小专题反季节农产品

典型例题一: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反季节蔬菜是指在一般地区因热量等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正常栽培的季节内,利用特殊环境资源或采取保护性设施进行生产的蔬菜。与正常季节的蔬菜生产比较,反季节蔬菜的栽培及上市期比正常生长期及供应期提前或延后。

材料二:山东寿光农业现代化建设起步早,科技含量高,农业基础设施完善,蔬菜产量大,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当地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全国夏秋蔬菜深冬生产成为现实。贵州省则是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已成为泛珠三角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的重要菜源地。

(1)贵州和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在反季节蔬菜生产的生产时间、对象和方式上有何差异?(6分)

(2)有人认为,反季节蔬菜不天然、不绿色,不仅口味不及时令菜而且价格贵,我们应该抵制它。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反季节蔬菜使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品质也不赖,我们应该支持它。请问你持哪种观点,请分析说明理由。(6分)

(3)贵州省拟将蔬菜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继续做大做强,请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①在生产时间上:贵州在夏秋季生产,山东寿光在冬春季生产。②在生产对象上:贵州主要生产冬春季蔬菜(喜温、耐寒的蔬菜);山东寿光主要生产夏秋季蔬菜(喜温、不耐寒的蔬菜)。③在生产方式上:贵州利用高原高山区自然凉爽气候资源露天生产;山东寿光利用温室大棚生产。(每点2分,共6分)

(2)观点一:支持反季节蔬菜理由:①保证蔬菜市场淡季不淡,满足市场对各种蔬菜的需求;②反季节蔬菜一般利润较高,有利于农民增收;③利用高山气候生产的反季节蔬菜同样是露天自然生长,病虫害少,昼夜温差较大,蔬菜品质较好。

观点二:抵制反季节蔬菜理由:①一般温室大棚生产的反季节蔬菜,光照不足,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蔬菜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累积,品质差;②农药、化肥和激素的滥用,蔬菜生长期缩短,营养低,有害成分大;③温室大棚生产的蔬菜,由于生产成本更高,导致蔬菜价格太贵。

(每点2分,只说观点不说理由不给分,共6分)

(3)①加强科研,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蔬菜品质;②加强市场调研,生产适销对路、利润高的菜种;③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同时注意保护好环境;④发展蔬菜深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⑤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销路;⑥加强快速交通建设,方便蔬菜外运;⑦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每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典型例题二:(25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中铁路沿线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相映成趣。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甲市政府提出了在非耕地(戈壁石滩)上建日光温室,生产反季节葡萄(元旦、春节上市)。

(1)简析“沙漠、雪山、碧水、草原”景观形成的原因。(8分)

(2)简述R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8分)

(3)阐述甲市利用日光温室生产反季节葡萄的有利条件。(9分)

参考答案:

(1)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2分);有众多海拔超过m的高山,夏季气温低于0℃,有冰川分布,形成雪山景观(2分);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发育成河流湖泊(2分),河流沿线绿洲(草原)广布(2分)。

(2)导致气候更加干旱,风沙危害频发;(2分)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2分)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沙漠化面积扩大。(2分)

(3)多晴天,光照充足;(2分)戈壁石滩等未利用土地多,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或土地成本低);(2分)有铁路和国道等经过,交通便利,便于瓜果的外运;(2分)春节上市,市场需求量大,竞争力强;(2分)非耕地远离居住区和工业区,环境洁净,葡萄质量好。(1分)

典型例题三:读海南岛地形、气候图和有关的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海南省探索订单农业之路,始于冬季瓜菜,起步于年,大面积推广于年。时下,海南全省种植反季节瓜菜近多万亩,与农民签订保价放种订单达重30多万吨,形成独特的订单农业海南模式。海南八成以上反季节瓜菜销往岛外,产销衔接,全靠订单,而且海南特别提倡大面积发展无公害瓜菜。

(1)概括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据材料回答:海南推行“订单农业”,大面积发展反季节瓜菜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

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洋浦半岛上的洋浦经济开发区,确立了“新型临海工业基地,现代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石油炼化、纸浆生产等大型项目相继投产。

简析洋浦发展石油炼制的有利条件并指出纸浆生产从国外转移到洋浦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由西南向东北减少(2分)西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西南处于海岛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强(反之亦然)。(2分)

(2)①自然因素:终年高温,夏季降水多,热量条件可以满足四季瓜果的生长,使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温室;(2分)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大;交通、通信设施的完善,为海南推行“订单农业”以及农产品的外运创造了便利的条件等。(2分)

(3)石油炼制:临近北部湾石油产地;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对内市场广阔。(2分)

纸浆生产:政策优惠;中国有巨大的纸制品消费市场;发达国家转移环境污染;树木的生长条件好,原料丰富;交通方便。(4分)

典型例题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吐鲁番盆地山麓冲积扇地下水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约小时。当地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扩大“春提早”“秋延晚”鲜食葡萄品种的种植面积,生产反季节鲜食葡萄,由原来以制干为主,鲜食为辅,向鲜食与制干并重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吐鲁番地区大力推广滴灌技术的实施与应用,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吐鲁番葡萄现已成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下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l)写出吐鲁番盆地山麓冲积扇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分析吐鲁番地区生产反季节鲜食葡萄的原因。

(3)说明吐鲁番葡萄向鲜食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4)说出当地大力推广滴灌技术的理由。

参考答案:

(1)周围高山的冰雪融水顺地势流到山麓地带,因冲积扇的组成物质粒径较大且疏松,利于地下水下渗及存储。

(2)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使寒冷期缩短;地势低洼,热量不易扩散,生长期较长;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培育了优良品种;知名度高,市场需求量大。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糖分较高,口感好;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善及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反季节葡萄的种植,错峰上市,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销售鲜食葡萄利润更高。(任答四点即可)

(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精准施肥;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有效缓解土壤盐碱化;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任答两点即可)

典型例题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美誉,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国家三江源保护二期工程将保护面积由15万km2扩大到39.5万km2。

青海省东部的日月山是我国黄土高原的西界线,东麓的雨水流入湟水,汇入黄河,东奔大海;西麓的雨水西流汇入青海湖。青海省充分利用本省凉温的气候资源,在4月至9月利用10℃~20℃的温度条件,在海拔m左右的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水产反季节蔬菜,大量销售到东部、东南部地区的城市。

(1)说明加强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意义。

(2)日月山成为青海省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分界线,试分析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在海拔m左右的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生产反季节蔬菜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1)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大面积湿地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提供丰富的优质水源;三江源地区是世界高海拔生物多样性集中区和物种基因库;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先破坏后治理付出的代价将会十分沉重。(6分)

(2)日月山山地以东能够受到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山地以西因地形阻挡夏季风深入,降水少;山地以东的黄河谷地、湟水谷地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山地以西地势高,气温低,并且风力强,不宜耕作业发展,地面生长牧草,适宜发展牧业。(4分)

(3)两谷地海拔较高,4月至9月气候温凉,适宜生产喜凉蔬菜;光照充足,较低气温使蔬菜生长期延长,病虫害少,蔬菜品质好,受市场欢迎;河流可提供灌溉水源;该时段我国东部地区气温普遍高于25℃,不能生产喜凉蔬菜,市场对喜凉蔬菜的需求大;有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通往内地,交通便利。(笞出三点,6分)

典型例题六:(28分)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西班牙人口的演变趋势。

年份

年龄分布(%)

0-14

14.5

15

15.7

15.5

14.5

13.4

12.7

13.2

15-64

68.8

68.3

67

66.3

65.7

64.5

59.6

54.7

≥65

16.7

16.7

17.3

18.2

19.8

22.1

27.7

32.1

材料三:西班牙是当今太阳能发电最为普及的地方。由于政府的慷慨援助,西班牙的可再生资源已经开始繁荣,西班牙南部塞维利亚市附近的吉马太阳能电站,是目前世界上首家拥有夜间发电能力的太阳能电站。与其他所有太阳能电站不同的是,存储于太阳能电站熔盐池中的热量持续释放的时间可以超过15个小时,从而在整个夜间或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电站正常发电。

(1)根据材料可推断里斯本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一艘从里斯本前往巴伦西亚的轮船在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顺风顺水,此季节两个城市白昼较长的是______________。(4分)

(2)与巴伦西亚相比,里斯本夏季气温较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的影响。(4分)

(3)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欧洲西部秋、冬季反季节蔬菜的主要产地。分析该半岛地中海沿岸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有利区位因素。(6分)

(4)针对材料二显示的人口问题,分析应对这一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6分)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吉马太阳能发电站建立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里斯本

(2)低沿岸寒流(加纳利寒流或寒流)

(3)①纬度低,秋、冬季节气温高,热量充足;②河流多,灌溉便利;③距欧洲西部距离近,市场广;④交通便利。

(4)人口老龄化①鼓励生育;②推迟退休;③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①该地位于西班牙南部,有着充足的光照;②地面平坦,非常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厂;③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④面向经济发达的欧盟国家,市场广阔;⑤西班牙政府的大力扶持。

典型例题七:(15分)年1月25日,山东省长姜大明代表省政府向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全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年,是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开局之年。读“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4分)

(2)简述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的优势条件。(5分)

(3)图中A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也是冬季暖式蔬菜大棚生产的发祥地,简要分析该市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黄河小浪底等水利枢杻的建设(1分)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1分)工农业用水量过大(1分)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1分)(4分)

(2)优势条件:温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土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临近广阔市场;有国家政策支持;;污染少,生态环境保护好;石油资源丰富;沿海旅游资源丰富(5分)

(3)自然条件:冬季光照充足、热量较好(1分);土地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1分);社会条件:用大棚种植蔬菜的经验丰富,技术较好;交通便利(保鲜技术好);北方市场广阔;蔬菜品质优良;(4分)

典型例题八: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优质农产品基地分布图

材料二:甲地的瓜农利用大棚技术种植吊藤西瓜,西瓜一个个悬挂在空中。据当地瓜农介绍,直接“铺”在地上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如下图)

材料三:乙地黎族同胞就地取材建造船型房屋。船型屋形像船篷,拱形状,架空构造,用红、白藤扎架,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如下图)

(1)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但两地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却完全不同,试分析主要原因。

(2)试分析甲地大棚内大量种植吊藤西瓜的原因。

(3)从自然方面分析黎族同胞建造船型房屋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甲地蔬菜夏季上市。(1分)因为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1分)乙地冬季上市。(1分)乙地位于海南岛,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1分)

(2)大棚内的地面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1分)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1分)西瓜长在空中,可以得到四面光照,外形漂亮,品质提高(1分)西瓜长在地上,接触土壤容易滋生细菌,长在空中病虫害少(1分)

(3)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1分)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1分)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1分),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1分)。

典型例题九:我国东部某城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寒假到市郊蔬菜生产基地考察。下面为该小组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和发现的问题,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玻璃温室示意图”。

材料2:一些农户反映,近年来反季节蔬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蔬菜季节差价不断缩小,价位不断降低,而产量增加幅度减缓,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连年下降。

(1)请你简要说明玻璃温室的设计原理。

(2)该小组成员发现:温室冬季出产的西红柿品质明显不如夏季,试解释其原因。

(3)该小组考察中发现:当地菜农定期给温室通风。试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4)如果你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针对上述状况,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太阳短波辐射可通过玻璃透射进来,使温室内地面温度增高;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出去,从而把热量保留在温室中。

(2)冬季光照不足,温室内昼夜温差小。

(3)调节温室内大气成分,补充CO2。

(4)引进(培育)优良品种,发展无公害蔬菜;调整温室生产结构,实现温室产品多样化、特色化;开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

典型例题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万里长城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传说当初修建嘉峪关长城所需的成千上万块石条均取自黑山,但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工匠们采用“冰道运石”即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波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輸。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道路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工匠们采用“山羊驮砖”即将麻绳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

材料二:甘肃境内以砂石、红柳、芨芨和黄土为主要用料的古长城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侵蚀,失去了原有的雄伟风貌,但大致轮廓仍依稀可辩。

材料三:距离古长城不到米的位置是修建的新丝绸之路一一连霍高速,在河西走廊大致与兰新铁路平行(图1),图2为河西走廊铁路分布图。

(1)根据材料推断我国先辈如何因地制宜的利用环境修筑长城。

(2)分析古今交通均经过河西走廊的原因。

(3)河西走廊风力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风力发电,但近来河西走廊出现“弃风”现象,说明可能原因。

(4)说出图示湟水谷地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①嘉峪关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温度远低于0℃洒水成冰,冰道光滑,摩擦力小利于运输②靠近牧区,羊多,充分利用羊身体小巧灵活运输,节约人力③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砂石、黄土资源丰富,多耐旱的红柳、友友植物,就地取材,④干旱的气候,流水侵蚀很弱,红柳、衷菜不易腐乱,留存时间长而且减弱风沙侵蚀。

(2)①地处干旱区,高山冰雪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②地处祁连山麓,地形平坦农耕发达③地形平坦,工程建设成本低;④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是人口密集区。

(3)①夏季风力相对较小,发电不稳定②冬春季节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影响;③本地用电量需求少④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较远⑤输电配套设施薄弱,电网输配能力不足。

(4)①海拔高,气温低,适合夏季种冬季的蔬菜②灌溉水源充足③与平原地区蔬菜错开上市,市场广阔④临近铁路,交通便利⑤劳动力价格低。

转自地理兴说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探讨之用,如涉及侵权,请留言处理!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成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cd/3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