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世纪的匈牙利贵族如何生活

前言

在《蓝色多瑙河》所歌颂的那片平原上,毗邻充满艺术气息的奥地利,坐落着匈牙利这个小小却又五彩斑斓的国度。

自17世纪以来,匈牙利贵族深受统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影响,在王室中兴起了巴洛克艺术的流行浪潮,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服装花纹的繁复、饰品的精致、随身佩刀的精美等都有着异乎寻常的考究。与此同时,匈牙利贵族也竭力保持着本国所特有的风俗与民族特性。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将从哈布斯堡王朝与匈牙利、衣着服饰、日常生活、武器装备以及宗教信仰等五个方面,通过各类精美的实物见微知著地展现匈牙利在17-19世纪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时期的历史和艺术风貌。

从马背上的民族到奥匈帝国

一部匈牙利简史

5世纪罗马帝国崩溃后,匈牙利经历了4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的日耳曼人大迁徙,6世纪到9世纪的斯拉夫人大迁徙以及6世纪中叶到9世纪的阿瓦尔人的征服。通常意义上来说,匈牙利的历史是从9世纪末马扎尔部落在多瑙河盆地的驻扎开始的。

在现代匈牙利国家建立之前,匈牙利又先后经历了阿尔帕德王朝、安茹王朝、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的统治时期。

十八世纪中叶,哈布斯堡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娅·特蕾莎与洛林家族联姻,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匈牙利由此进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玛丽娅·特蕾莎是哈布斯堡家族最杰出的统治者之一,她致力于内政改革、行政改革、整备军队、振兴工商业,使得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新焕发出活力。

玛丽娅·特蕾莎在加冕之山上

年,为缓和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民族关系,哈布斯堡家族另一位著名的统治者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与匈牙利签订奥匈协议,开创性地建立了二元制度的奥匈帝国,构建了帝国中日耳曼和匈牙利两个强势民族的共治机制,暂时实现了两个民族的和平共处。而他的盛名也许更是因为他的妻子伊丽莎白皇后,也就是电影《茜茜公主》中那位天真烂漫、可爱不羁的茜茜。

手执玫瑰花束的伊丽莎白皇后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茜茜公主出生于巴伐利亚王国的一个贵族大家庭,她继承了父亲闲散自由的个性,习惯于无拘无束的生活。当弗兰茨一世在一次宴会上偶然遇见15岁的茜茜并一见倾心,茜茜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年轻的奥地利皇帝将如何改变她的命运。

对年轻不羁的茜茜公主来说,成为奥地利皇后意味着美丽的童话从此消失。繁琐的社交礼仪压得她喘不过气,子女一出生就被婆婆带走抚养,宫廷里的人对她也并无好感。只有到了匈牙利,她才见到一张张充满热情的脸。于是她学习匈牙利语和匈牙利文化,并长时间生活在匈牙利。茜茜发自内心地热爱匈牙利,她欣赏那里的音乐、马匹、骑士,欣赏布达佩斯的巴洛克式建筑以及那里的色彩和节奏……

茜茜公主在内心深处对这块土地的热爱恐怕还和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有关——匈牙利的安德拉希伯爵。安德拉希曾参与反抗奥地利统治的斗争,所以在骨子里,茜茜和安德拉希是一类人物——他们都是反叛者,彼此欣赏,相互吸引。

在茜茜的不断劝说下,为解决日益高涨的匈牙利独立问题,弗兰茨·约瑟夫皇帝最终与匈牙利签订奥匈协议。年6月8日,匈牙利宰相安德拉希伯爵将一顶王冠戴在了茜茜的头上,茜茜公主从此加冕成为匈牙利王后。

伊丽莎白皇后的加冕纪念币

身着匈牙利王室加冕礼服的伊丽莎白皇后

匈牙利原属马背上的民族,自年起全境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年在伊丽莎白皇后的努力下与奥地利合并为奥匈帝国,至年独立。经过近三百年的融合与发展,游牧民族与欧洲宫廷孕育出了匈牙利独特而灿烂的文化。

1

哈布斯堡王朝与匈牙利

匈牙利的贵族体系建立在部落联盟的构架上,成型于年,延续近千年之久。17-19世纪的匈牙利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其文化与艺术多为奥地利维也纳的映射。然而,匈牙利贵族仍竭力保全本国所特有的风俗,每当遇到国家举办大型活动和庆典时,他们仍会身着匈牙利传统服饰。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的加冕庆典仪式中严格执行了“接收匈牙利圣冠”这一传统环节,以激励匈牙利人的民族自豪感。

匈牙利圣冠(复制品)

匈牙利圣冠和加冕用配饰

2

衣着服饰

匈牙利贵族热衷于穿着光鲜亮丽的服饰来彰显他们的富有。因而,匈牙利的时尚是围绕着上层贵族圈而发展的。

自16世纪以来,匈牙利贵族们竞相追逐时尚,又在风潮过热之时开始抵制时尚。17世纪时贵族们的穿着与平民相类似,但他们通过改变服装的颜色、提升服装的材质、增加一些别致的设计来彰显自己的尊贵身份。受土耳其入侵的影响,16-17世纪匈牙利服装的式样变得更简单,颜色也更为鲜艳。

穿着加冕礼服的匈牙利贵族女子们

镶钻石吊坠

这套衣裙就来自于一位19世纪的匈牙利伯爵夫人,她在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加冕仪式上曾穿着这套衣服。这套服饰由底部绣满鲜花的云纹绸裙子、红色天鹅绒护腰、法式粉色绸缎束身衣、用金银线绣满纹样的围裙和头纱等组成,选用性感的U领、天鹅型护腰、蝴蝶结束腕等元素做细节,看似简洁,实则繁复,尽显典雅尊贵。这样的衣裙,即使是放在今天的秀场,依旧能震慑全场。

19世纪匈牙利贵族女子衣裙

匈牙利男性的典型服饰包括紧身夹克、裤子、靴子、大衣卡札嘎尼亚以及饰有羽毛装饰的皮帽等。而贵族男子的服饰则是款式相同且以名贵材料制成,如天鹅绒、贡缎、锦鸿缎等,并配毛皮装饰,有时为了凸显差异,会通过佩剑等方式显示自己的阶级。

这幅色彩缤纷的时髦作品发表于年,是19世纪中期匈牙利贵族男子的庆典装时尚穿搭版画。七个男人站在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前,从衣着中展现了匈牙利的风俗和文化。身披深色翻毛大衣,内穿紧身夹克、裤子,头戴军帽,脖系流苏领带,腰系宽型皮带,脚着高跟皮靴,再加上蓝与红、绿与白等大胆的撞色,配以帅气的军刀,提取出时尚元素,将它们融于一身,你将能够完美地融入匈牙利贵族派对。

身着庆典服饰的匈牙利人

这件上装制于年,是礼服套装的里衣,通常穿在外套内,是匈牙利男性贵族上装的典型代表。衣服由灰白色的绸缎制作而成,装饰有含苞待放的玫瑰,袖子的部位以及衣服前襟处有灯芯绒线装饰,立领处饰满丝线,衣上有九个扣子,腰部饰奶油色的丝绸花,背面的裁剪处以丝线缝缀,既秀挺又尊贵。

想象一位英俊的青年男士穿上这样的衣服,秀挺如白杨,一定迷倒万千少女。

男式对襟上装

17-19世纪,匈牙利频频爆发内外战争,此时的贵族们通常会以武器作为配饰,以期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同时也以此彰显他们的胆量和财富。而这些武器上多饰有各类珍奇宝石,绿松石是最常被使用的一种,其余诸如红宝石、绿宝石和钻石等也常被用来装饰武器。

这件17世纪中期的装饰军刀便是用银镀金,钢铁,天鹅绒和绿松石等材料制成,将它携带在身上既展现了男性的英勇无畏的一面又凸显了华贵的身份。

装饰军刀

3

日常生活

自17世纪中期以来,在匈牙利的王室中兴起了巴洛克艺术的流行浪潮。虽然匈牙利的上层贵族们依然使用匈牙利语作为母语,且在他们的服装风格中保留了一小部分带匈牙利文化印记的形态,但当时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已多数追随着西欧的风尚了。

以饮食文化为例,贵族社会的饮食生活是由食材、烹饪法、摆席、礼仪、空间以及演出等构成的一种综合行为。根据音乐展开用餐程序、炫耀性的装饰和料理的装饰、苛刻的用餐礼仪等发展成为欧洲贵族社会的饮食文化。这对匈牙利贵族的饮食生活也产生了影响,人们用丰富多彩的装饰物做出华丽的摆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看到匈牙利贵族的用餐礼仪和华丽的宴会。

银鎏金盥洗套装

在贵族们的正式晚宴上,高贵的客人通常用这样的盥洗套装在饭前和饭后洗手。这样的盥洗套装大约在17世纪时,成为在欧洲贵族用餐时非常有代表性的装饰物件。

匈牙利贵族的正餐餐具

18世纪时,人们开始像现在这样成套使用餐叉、餐刀、勺子等餐具。贵族们享用正餐时餐具繁多,根据食物的种类使用各式各样的银制餐具。18世纪以后匈牙利贵族一般使用的是奥地利维也纳生产的顶级银餐具,与此同时,瓷器餐具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匈牙利的制瓷技术也发达起来。年著名的海蓝德(Herend)瓷器制作公司成立,至今仍然富有盛名。

这个芥末罐是海蓝德公司在年专门为当时的奥匈帝国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定制的。罐子简约优雅,饰以金纹,罐身中间绘有匈牙利王冠图案和皇帝名字缩写“IFJ”,边缘细部用双金线夹小浆果及金月桂树枝装饰,精美异常。

瓷质芥末罐

游牧民族出身的匈牙利人民爱喝酒是出了名的,贵族们也不例外。这种口沿处略微扩大的圆柱形大口杯,在17世纪的匈牙利尤为常见。这些酒杯的特点是内侧几乎全有镀金,外表布满凿痕,这类纹饰也被称为“绵羊毛纹”。

银鎏金大口酒杯

匈牙利葡萄酒生产的历史已有千年,自古即为葡萄酒生产大国,托考伊、埃格尔、巴拉顿等地可生产高品质的红酒供贵族阶级饮用。贵族们为饮用这些顶级葡萄酒也特制了许多精妙的酒器。

这件带有彩绘珐琅的酒器,上部呈喷泉状,瓶身由三部分组成。水壶上雕有城堡模型,城堡的高塔上突出处是一个小水龙头。在下方瓶子之间有一个小活塞,可以通过升高塔顶来激活,此时会有喷泉形成,葡萄酒喷薄而出,并经小龙头流出,装满瓶子,既实用又美观。

喷泉式酒器

4

武器装备

17-19世纪,国王和贵族们通常会以武器作为配饰以此彰显他们的胆量和财富。这些武器上多饰有各类珍奇宝石。在17-19世纪的战争中,匈牙利人最常使用的兵器是弯刀,王家和贵族的幼童们都需从小学会使用童用军刀。匈牙利王族和贵族也常使用热兵器,其上镶嵌贝母和珠宝。

16世纪以来,手枪虽已出现,实际战争中最常使用的仍是步枪。18世纪,设计精巧的燧发手枪和猎枪成为最常用的火器,人们也会用这类火器配合装饰精美的短刀进行狩猎活动。到了19世纪,饰珠宝和象牙的双筒猎枪成为主流。

两用武器(斧头和燧发枪)

步兵半身盾约年

5

宗教信仰

在斯蒂芬一世成为基督徒后,作为一个天主教国家,匈牙利在之后的五百年都服从于教皇的权威。然而,年宗教改革后,匈牙利新教徒逐渐崛起。

到哈布斯堡皇室统治时期,匈牙利被重新统一,为了复兴天主教,新的一轮宗教改革开始了。匈牙利境内西部地区是匈牙利王朝的根基所在,这里首先转变为天主教教区。

17世纪时,匈牙利兴起了华丽的巴洛克文化风潮,这与当时哈布斯堡所引领的反宗教改革密不可分。而与之相应的,这股巴洛克风潮也对反宗教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使天主教在匈牙利的地位得以强化,封建阶级的构架得以巩固。

主教法冠Mitre

圣埃默里克胸像形状的圣骨匣约年

自上海博物馆







































鍖椾含鏈濂界櫧鐧滈鍖婚櫌鐢佃瘽
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环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cd/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