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编写人员及单位:郭普东,赵君宇,俞邦祥;医院
湖北贝母属百合科贝母植物,以干燥鳞茎入药。主产于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和湖南(西北部)。在湖北利川、建始、恩施、宣恩一代有人工栽培,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恩施州地道药材品种之一。但是在历史上一直作川贝系列入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完善,湖北贝母的药用价值得到了认可。
湖北贝母喜凉爽潮湿,不怕霜雪,忌高温干燥,尤其在栽植期干旱,会导致鳞茎霉烂。产区年平均气温12~18℃,最低气温-10℃,5月份平均气温20~25℃,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在山区以半阴半阳的晚阳山坡地为好;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新开垦的含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佳。
湖北贝母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一般要4~5年时间,通常秋季种子播种后,次年春天发出一片针状的叶,叶枯萎后地下留有一个直径3~4mm的鳞茎;第二年从小鳞茎发出1~2片披针形的叶片,鳞茎继续膨大,直径达7~8mm;第三年一般能长出几片更大的基生叶,少数还有主茎,地下鳞茎多为1个,少数为2个,直径可达1.5~1.8cm;第四年一般都有主茎并具花蕾或能开花,但不结果,地下鳞茎萎烂,重新生成2个新鳞茎;第五年则大多数都能开花结果,地下生成的2个新鳞茎都比较大,可供药用。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湖北贝母喜凉爽,应选半阴半阳山地种植,晚阳山较早阳山好,因早阳山上午烈日暴晒后,如下午遇暴雨,已发生病害。地势应稍倾斜,排水良好,坡度10度左右较好。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新开垦的含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佳。湖北贝母病虫害较多,不宜连作,应3~5年轮作。
2.整地
12月至翌年2月,翻挖土地20~30cm深,采用分层翻挖的方法,不乱土层,耙净树根、竹根等杂物。第二年播种前再次清除杂草、落叶、石子,每亩施腐熟圈肥担,复合肥50kg作基肥,耕耙两次,将土整平,按地形和坡度做成宽cm,沟宽30cm,深20cm的高畦。
(二)繁殖方法
湖北贝母可采用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2种繁殖方法,恩施州以无性繁殖为主。有性繁殖因周期太长,一般不被采用。鳞茎分大、中、小3等,但也有特大特小者,皆称等外品。
1.选种与种质处理
鳞茎收获后,用不同筛孔的筛分成大、中、小3级,分别保存,一般大用作栽植材料,中、小等加工入药。有时也采用小等作种,多不分瓣繁殖。播种前必须严格选种,将染病虫害的鳞茎剔除,栽种当日,用手指或竹刀,将鳞茎纵切成2~4瓣,不能横切,每瓣宽应在1cm以上,分瓣时必须保留内皮,否则不易出芽。选种后用0.3%高锰酸钾溶液或10%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0分钟,捞出后不必用水冲洗,直接播种,应边分瓣边种植,不宜分瓣后保存。
2.播种期
6月中、下旬湖北贝母收获后即可栽植,不得晚于9月,最好随收随栽,如播种过迟,会直接影响湖北贝母的出芽率和鳞茎的生长发育。
3.播种方法
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横沟,一般沟宽15~20cm,沟深6~8cm,以行株距3cm将分瓣鳞茎摆在沟内,分瓣的伤口应向下,覆盖腐殖质土5~6cm厚,上盖杂草竹枝一层,起抗旱保湿作用。每亩需种~kg。
(三)田间管理
1.除草
湖北贝母种植较密,幼苗出土后,株行间很难进行松土,所以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除草时带出的小贝母随即栽入土中,保证畦面无杂草。
2.追肥
栽后8~9月,可追速效性氮磷等肥料。1月份,将畦面盖草去掉,用竹耙轻轻耙松畦面,可淋人畜粪水每亩0~kg。2月下旬至4月中旬,可淋2次人畜粪水或每亩用50~kg油饼用人畜粪水混合,发酵10余日,拌腐殖质土撒于畦面。
3.排灌
天旱时应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以防积水使鳞茎腐烂。
4.摘花
因湖北贝母花而不实,即便结实,种子发芽能力也弱,因此应及时摘除花蕾,以利集中鳞茎的营养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5.病虫害防治
(1)病害。危害湖北贝母的主要病害有黑腐病、黑斑病等。防治应采取农业综合措施与药剂防治并举的方案,多雨季节注意及时清沟排涝,松土施肥。在雨天和露水未干时,不能开展田间作业,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并用生石灰消毒病穴,控制传染。
1)黑腐病,又名菌核病,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是为害湖北贝母鳞茎最严重的病害,发生时期为5?8月下旬。发病初期,田间呈零星无苗斑块区,病区内几乎无苗。鳞片被害时产生黑斑,病斑下组织变灰,严重时整个鳞片变黑,皱缩干腐,鳞茎表皮下形成大量小米粒大小的黑色菌核。被害植株地上部分叶片变黄变紫,萎蔫枯黄,植株全部死亡。防治方法:轮作;选排水良好的高畦种植,加强田间管理;肥料要腐熟;及时拔除病株并5%石灰乳消毒病穴;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0倍液灌根。
2)黑斑病。多雨年份常发生为害,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感病后从叶尖开始发病,叶色变淡,呈水渍状褐色病斑,病部与健部有明显的界限,接近健部有晕圈。3月下旬开始发生,病菌以菌丝随病残组织遗落在土中越冬,第二年再次侵染引起为害。防治方法:50%多菌灵倍;70%甲基托布津0倍;75%百菌清倍等农药交替防治。
(2)虫害。危害湖北贝母的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线虫和尾足螨等。
1)地老虎、蛴螬、金针虫,主要吸食鳞茎和茎杆。防治方法:金针绝杀~倍液、新一佳~0倍液于午后3.4点后池面喷雾。毒土配制:用新一佳mm拌土15kg,混合后撒在苗根里;毒饵配制:用炒香的饼粉或玉米粉1kg,加敌百虫50g用水拌匀,或用金针绝杀mm拌炒香的饼粉或玉米粉15kg用水拌匀撒在畦面畦旁,垄沟或垄台上即可。
2)线虫、尾足螨。3月份湖北贝母出苗后危害鳞茎茎盘处,6月中旬收获至栽植前贮藏期间,最为猖獗,严重者鳞茎腐烂,感染较轻者,栽植后继续危害,次春不能发芽,严重时发病率达到80%以上。防治方法:播种时用40%福尔马林液稀释20~50倍浸种1小时,捞出后用麻袋等物覆盖闷种1小时,不用水洗,立即分瓣栽种。
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