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两谭rdquo花坪田头

时下,一个在田头“抢”种大棚蔬菜,一个在田头“抢”种高山道地药材。因这一老一少两位客商都姓谭,他们在建始县花坪镇高山片区田头“抢”开发的事成美谈。

“小谭总,药材种植情况怎样?”“今天全部结束!”4月10日,建始县花坪镇党委书记向帆来到石板溪村,隔老远就与指导村民栽植药材的返乡创业青年谭宗忠打招呼。

42岁的谭宗忠,家住花坪镇李家村3组,长期在武汉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药材销售工作。去年农历十月回到家乡,镇里村里干部希望他回家乡创业带动更多乡亲脱贫致富,耿直爽快的他欣然应允,决定带领乡亲种药材。

说干就干。谭宗忠深知自己销售药材是内行,种植药材是十足的外行。为此,他专门从安徽亳州请来两位种植专家做技术顾问,三个人“一台戏”大闹高山道地药材发展,特别是镇村干部“硬核”支持,让他们信心十足。

“一定要把疫情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作为无疫乡镇,在一边抗疫情一边恢复生产中,谭宗忠和他的团队誓言把病毒闷死在田里,一边租地,一边从安徽亳州调运种苗,采取农户或租赁土地、或以土地入股分红和自种等多种方式,拉开一场与春光赛跑的田头“抢”开发攻坚战。不到一个月时间,在花坪镇李家坪、石板溪和五抱树规模发展以射干、芍药等为主高山道地中药材亩,其中复垦抛荒地高达亩。

“这是我们建的中药材示范园!”进石板溪,入李家坪,上五抱树村,沿途一垄垄、一块块、一幕幕栽植规范的中药材,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用工优先贫困户,每天元工资,中午发一桶快餐面,最多的一个月时间挣了元!”一路介绍,谭宗忠甭提心里有多高兴。

“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你们这是湖北贝母起源地,下一步打算把整个万亩湖北贝母销售好!”看着田间盛开的湖北贝母花,两位前来投资兴药的安徽亳州客商抢过话头。

“需要我们帮助什么?”“帮协调一下,我们来建一个中药材初加工厂,走田头连市场之路,把整个镇道地中药材销售搞上去,把药农增收促上去!”“没问题!”“专题来现场办公!”临别时,镇委书记向帆打下包票。

“老谭,干得真亏!”“多亏各级领导现场办公解难!”当日,来到漆寮村果蔬即食智慧农业产业园火热的整地场景,镇委书记向帆竖起大拇指点赞。

这一智慧农业产业建设的负责人叫谭建平,宜昌秭归人。年过五旬的他因长期从事设施蔬菜种植,在业界享有种菜“玩”家美称。

近几年来建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一举成为蔬菜龙头种植企业。随着花坪避暑游勃兴,谭建平在集镇小西湖周边建水上娱乐城,兴大棚西瓜、高山蓝莓,探索出一条农旅结合种菜新“玩法”。

“我想在漆寮村建一个高标准果蔬即食智慧农业产业园,打造集采摘、观光、避暑等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样板示范园!”情钟花坪,乘势大干。3月15日,谭建平找到镇委书记向帆,说出自己打算。

镇领导带队冒雨来解难。短短3天时间,在驻村“尖刀班”和村干部配合下,谭建平租赁流转土地亩,拉开建园序幕。

平整土地现场,四台挖机怒吼,一块块水淹地、抛荒地变平整土地。跨公路的高大网红竹门楼正搭建中,搭建温室大棚的材料已从厂家发货,正在运输途中。

“保证今年引游客进村采摘观光!”施工现场,谭建平立下军令状。

“两谭”田头“抢”开发,仅是当下花坪镇巩固战贫支柱产业的一个缩影。(融媒体记者刘波特约记者田大林李碧莲通讯员冯成华)

来源:建始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zp/7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