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特效中药处方

1,风寒咳嗽,不论久暂,可直接用本方,如喉痒咳痰不爽,似燥咳而实非,加桔梗;2风热咳嗽,去荆芥、前胡,合贝母瓜蒌散;3兼喘,合三拗汤;4痰壅气促,上盛下虚,去荆芥、前胡,合苏子降气汤;5咳嗽日久,无明显外证,合止嗽散;5脾胃虚弱,合五位异功散。

贝母瓜蒌散

药物组成:贝母一钱五分(4.5g)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各2.5g)用法:水煎服。功效: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苏子降气汤紫苏子、半夏、前胡、厚朴、陈皮、甘草、当归、生姜、大枣、桂枝

降气疏壅,引火归元,袪痰止咳。

主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

止嗽散药物: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功效:调肺下气,止嗽化痰。适应症:诸般咳嗽,不论新久。

五位异功散[组成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生姜、大枣。[主治效能]小儿病后衰弱,元气未足,食欲不振。金沸草散(除痰之剂)   总结:伤风欬嗽   编号:   组成:旋覆花、前胡、细辛、荆芥、赤茯苓、半夏、炙甘草   主治:治肺经伤风,头目昏痛,咳嗽多痰。   

加减:(1)如满闷,加枳壳、桔梗。   (2)有热加柴胡、黄芩。   (3)头痛加川芎。   归经:手太阴药。   

方义:(1)痰涎内结,前胡、旋覆消痰而降气。   (2)半夏燥痰而散逆。   (3)风热上壅,荆芥辛轻发汗而散风。   (4)甘草发散而和中。   (5)茯苓行水。   (6)细辛温经。   (7)盖痰必挟火而兼湿,故下气利湿而证自平。   (8)茯苓用赤者,入血分而泻丙丁也。   又附方:局方加麻黄、赤芍,无赤茯、细辛。   煎服法:加姜、枣煎。

金沸草散-类证活人书   《类证活人书》卷十七。   前胡90克荆芥克半夏30克(净洗,姜汁浸)赤芍药60克细辛30克甘草(炙)30克旋复花90克   上药捣罗为末。每服6克,水毫升,生姜5片,枣子1枚,同煎至毫升,去滓热服,未知再服。   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头痛,项筋紧急,时发寒热。

金沸草散-博济方   《博济方》卷一。   荆芥穗克旋复花90克前胡90克半夏30克(洗净,姜汁浸)赤芍药30克麻黄(去节)90克甘草30克   上药七味同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毫升,人生姜、大枣,同煎至90毫升,热服。如汗出,并三服。有寒气则出汗,如风盛则解利。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目昏痛,颈项强急,肢体烦疼,胸膈满闷,咳嗽喘满,痰涎不利,涕唾稠粘。

金沸草散-普济方   荆芥穗1两,麻黄(去节)5钱,北柴胡5钱,旋覆花5钱,半夏(汤泡)2钱半,赤芍药2钱半,甘草2钱半。   《普济方》卷三八七。   伤风,鼻塞流涕,痰壅热嗽。   上锉。加生姜、桑白皮煎,食后服。

金沸草散-《便览》卷二。   旋覆花(去梗)1两,荆芥穗4两,麻黄(去节)1两,杏仁(不去皮尖)1两,甘草(生)1两,赤芍1两,半夏(姜制)1两。   《便览》卷二。   感冒寒邪,鼻塞声重,咳嗽不已;肺经受风,头目昏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时行寒疫,壮热恶风,或头痛身痛。   上药每服5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MORE

你错过的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zp/7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