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 http://m.39.net/pf/bdfyy/

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广泛,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

蒲公英的介绍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民苞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4至5月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将泥土、晒干。蒲公英根圆锥形,长3至7厘米,表面棕褐色。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倒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长圆状倒披针形或条形,长4至6至15至20厘米,宽0.3至1至2至3.5厘米,绿褐色,羽状分裂,下表面主脉明显,被蛛丝状毛或两面有毛,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数层,花冠黄褐色,气微,味微苦。以叶多,色绿,根长者为佳。

蒲公英是当今多国新兴的野菜热的一种。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蒲公英的功效:

1、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蒲公英的作用:

1、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蒲公英的营养价值

1、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蒲公英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

2、蒲公英的食疗价值:   

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虫蛇咬伤。

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助消化,增食欲,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还可防治癌、胃癌、食管癌及各种肿癌等功效。

3、蒲公英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4、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

蒲公英的适用人群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肾经,体轻降泄;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除湿利尿的功效;蒲公英主治乳痈、肠痈诸疮肿毒,痄腮,瘰疬,风火赤眼,咽肿喉蛾,胃脘疼痛,泄泻痢疾,黄疸,小便淋痛,噎膈癌肿,蛇虫咬伤。

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2、适宜咽喉疼痛者、肿毒者。非实热症禁服。

3、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蒲公英,又称黄花地丁,尤其是那黄色小花更是让人怜爱,这世间所有的花都有它独特的花语,就连这蒲公英也不例外,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但蒲公英更是一味极好的药材。

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寒,味甘微苦,归肝经和胃经。其作用极广。在《本草新编》中记载,蒲公英具有“溃坚肿,消结核,解食毒,散滞气”的作用。

1.蒲公英是治疗乳痈的良药

蒲公英是治疗乳痈、乳岩的首要药物,在《唐本草》中就记录蒲公英能“主妇人乳痈肿”,后来《本草求真》中更进一步指出,“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白英等药同治”。

2.蒲公英是治疗疮疡的良药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疮疡。在《本草图经》中就有记载,蒲公英可以“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在《滇南本草》中记载的更加明确,说蒲公英“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本草正义》中对于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疗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疗,红肿坚块,尤为捷效。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

3.蒲公英能够通乳汁

在古代医学典籍中,记载蒲公英能够治疗乳痈,但《医林纂要》也记载,蒲公英具有“通乳汁”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更是记载蒲公英具有“通乳益精”的作用。

4.蒲公英治疗小便淋痛

在《滇南本草》中记载,蒲公英可以“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可见,蒲公英对于小便淋痛有着防治的作用。

5.蒲公英治疗噎嗝

噎嗝属于难治的疾病,但在《医林纂要》中记载,“蒲公英……人言一茎两花,高尺许,根下大如拳,旁有人形拱抱,捣汁酒和,治噎隔神效。吾所见皆一茎一花,亦鲜高及尺者,然以治噎膈”。具体用法是取一根茎上开两朵花的蒲公英,捣烂取汁,与酒和匀,冲服。

6.蒲公英是补脾和胃的良药

《医林纂要》中说,蒲公英具有“补脾和胃”的作用,《本草新编》也说“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现代可用蒲公英防治胃炎。

蒲公英在山间路旁都能见到,本来也是一种稀松平常的草药,就连《本草新编》中也说“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但其作用却比较多,是食药两用的植物,备受广大民众的亲睐。

(本文系本平台原创约稿,作者授权发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zp/5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