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四日
?刘长玉
作家简介刘长玉,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教授,《中国诗》签约诗人,《中国爱情诗刊》在线诗人,《旅游作家》特邀作家。年开始发表作品,散文《大明湖小记》选人《全国大学生游记选》;诗歌《庙会》收入《当代中国青年诗选》。曾在《中国作家网》《网络诗歌网》《中国诗》《参花》《山东青年》等杂志、《山东青年报》发表作品。组诗《秋日思语》选入以莫言为代表的红高粱系列文学丛书诗歌卷——《随风接近落日》,同时选入《中国诗人生日大典》。出版诗集《寻觅》《追赶太阳》《岁月如歌》。主编出版《大学语文》《体育与健康》。荣获《经典文学》第一期大赛第三名。年8月,我参加了一次伊犁四日游,真切感受到新疆之美。当时从韩国访问回来不久,新疆之行让我感觉到韩国的风景远远比不上新疆之大美。就是这次穿行于新疆最美的地方——具有塞外江南之称的伊犁地区,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简直就是徜徉在童话般的世界里。我是随团参加的旅游活动。第一天从乌鲁木齐出发,乘旅游大巴车前往赛里木湖。在路上导游给我们介绍了沿途的风景,我非常投入地边听讲解边欣赏车窗外的迷人景色,不知不觉便来到翡翠般碧绿的赛里木湖。映入眼帘的是皑皑天山倒映在幽蓝的湖面,沁心凉爽的“海风”扑面而来,湖畔林茂涧清,草茂花繁,辽阔的草原上,幕帐点点,炊烟袅袅,牛羊成群,牧马奔驰,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牧场风景画。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湖面海拔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平方公里,蓄水量达亿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赛里木湖景区共划分为环湖风光游览区域、草原游牧风情区域、生态景观保育区、天鹅及其他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原生态环境保持区等6个功能区。确定了赛里木湖中央核心部位水体、西海天鹅湿地草甸水体栖息地、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3块特级保护区。看见蓝得出奇的湖水,简直像蓝墨水一般,我忍不住脱了鞋子,索性走进湖水里,感受那沁人心脾的凉爽,心里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我赶紧请求同游的伙伴给我拍下了赛里木湖中戏水的照片。那时我没有相机,也没有能拍照的智能手机,只好求人帮忙拍照,然后通过互联网邮箱发给我。离开赛里木湖,我们又来到了被誉为“伊犁第一景”的果子沟。果子沟是伊犁地区的天然门户,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在古代,这里是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咽喉,被称为“铁关”、“奇绝仙境”,古人赋诗赞其“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胜于雁岩”。果子沟全长28公里,地势险要,据说成吉思汗西征时,始凿山通道,曾架桥48座,可见路之险峻。清乾隆时改建为42座,仍是乌伊公路干线的重要路段。果子沟在新疆伊犁霍城县城东北的40公里,现为国道所经,整个沟谷的河滩、山坡,长满了野生的塞维氏苹果和山杏、核桃,“果子沟”之名,正是由此而来。在密密的山林里,出没着许多野兔、狐狸、狼、熊、野猪、马鹿等走兽飞禽,形成一个环境非常优雅的天然动物园。沿着乌─伊公路的大致走向,就是新疆古丝绸之路的北道。松树头,是果子沟的绝顶之处,北下直达赛里木湖畔,南下直入果子沟峡谷。赛里木湖,亦称三台海子,与果子沟唇齿相依,亦为新疆名胜之一。由松树头南下二台林场,山路盘旋崎岖,一落幽谷,是果子沟的险峻之处。落谷傍山,有一高山瀑布凌空奔泻而下,状如白练悬空,壮观异常。二台,是由清代军台、驿站得名。此处草原木屋交相辉映,是游客的最佳休息处。从二台南下,山势渐低,谷口渐开,公路两只见云杉疏透,奇杨怪柳交柯,山杏、野果,满眼新绿。果子沟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宝库,以野果分布广阔而闻名,药材资源也很丰富。果子沟山地东北高,西南低,海拔至多米,年降水mm左右,溪流水量丰富,是欧亚干旱区中较为湿润的地带。山地延绵起伏,沟壑纵横,高低悬殊,其土壤、气候、植物资源分布随山势高低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和差异。不同的生态地理条件为各类野生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药用植物种类较多。第二天的行程,首先来到伊犁河大桥。站在迷雾中的大桥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桥面、一眼望不到头的桥身、美丽的护栏、漂亮的灯杆,尤其是在这个带有朦胧感的大雾天气里,实在有一种神秘气息。那些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车流和桥上漫步的游人,仿佛一下子从人间到了天堂般。看着这些奇妙的变化我们顿时心里产生出一种按捺不住的兴奋感,天上零零碎碎地飘着一些寒冷的冰雪,而眼前的桥上车流不息,远望那些奔腾的河水静悄悄地去了。生活在伊宁市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都有在傍晚举行婚礼的习俗,而且大多会把婚礼场地选在伊犁河大桥上。那些喜悦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在伊犁河大桥结婚,当新郎把新娘从家中接出来时,接亲的队伍首先来到伊犁河大桥,让伊犁河大桥为新人作证,祝愿他们的爱情像伊犁河水一样源远流长,天长地久。伴着手风琴悠扬的乐声,小伙子和姑娘们围绕新人载歌载舞,伊犁河大桥上仿佛成了一条欢乐、幸福的河流。现在的老桥两边都已经建成游乐场和民俗园,各类游乐设施,在这个季节都静悄悄地在那里等待着,没有一点点的声音。远远看去只有大雪和迷雾,一切都在它们的身下。一到万物复苏,两岸就会热闹起来,哈萨克帐篷,维吾尔族舞蹈都在这里汇集。伊犁河古称亦列水、伊丽水,是关系西北农田的著名河流。古时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突厥人等生活于此河流域,唐代西征大军和蒙古成吉思汗的铁骑曾凭着木头木伐泅渡滔滔河水。伊犁河发源于新疆天山西段,在我国境内,流域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其水量居新疆众河之首,径流量约占全疆河流径流量的确1/5,大约有3/4的水量流出国境。伊犁河上游有三大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特克斯河是主源,发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伊犁河向西流至伊宁途中有喀什河流入,以下进入宽大的河谷平原,河床开阔,支流众多,渠系纵横。在接纳右岸的霍尔果斯等河后进入哈萨克斯坦,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在我国境内全长约多公里。伊犁河的中、下游水流平缓,在我国境内雅马渡至国境段可通航汽轮。在伊宁附近河床宽达1公里以上,河滩漫布,水流分叉,多沙洲岛屿,风景秀丽,是人们夏日避暑休息的好去处。年,伊宁市城南处河道修建了一座大侨,年重建,桥型是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沿河开辟了千余亩河滨公园,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佳胜景点。每逢节假日,这里篝火点点,人们煮鲜鱼、烤羊肉,开怀畅饮,然后在草地上歌舞嬉戏,领略塞外野趣。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伊犁河水运开通,伊犁河大桥进一步整修,风景区将更加宜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乡”。它位于天山北麓伊犁河谷地区,与普罗旺斯、北海道一起为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之一,薰衣草作为霍城县大力推广的文化旅游经济产业,近年来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让无数游客不禁沉浸于花海之中迷醉。新疆伊犁薰衣草花期在6月20日左右。普罗旺斯和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而伊犁河谷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使薰衣草花开两季的地方。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伊犁河谷是新疆最美的地方,每到6月至8月薰衣草开花的季节,成片的土地就变成了一片紫色的海洋,蓝天白云映衬着紫色的薰衣草,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香味扑鼻的薰衣草在风中摇曳。这个时候租一辆自行车,在蓝天白云和香风中,沿着田边缓缓骑过,也许你就愿意从此做一个花农,或嫁一个花农!除了薰衣草,这里还有大面积的黄花油菜、红色土豆花、雪青的欧薄荷花,有如上帝遗忘在大地上的一件彩虹外衣。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薰衣草基地,让我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第三天,我们驱车前往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同时又是国道(上海—霍尔果斯口岸)的最西端,陇海—兰新铁路国际新通道的最西端,与其他边境口岸相比,运输距离较短,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利于商品的集散。这里是中哈边境,站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的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处在欧亚经济板块中心位置。东边连接中国内陆,与亚太经济圈紧密相连;西边毗邻被誉为新世纪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的中亚五国,与欧洲经济圈交融。对外覆盖半径公里以内的区域是中亚地区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和市场中心。沿途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近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是连接亚欧大陆当之无愧的黄金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周边境内地区物产丰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以老霍城为中心的约平方公里土地上,有耕地65万亩,可垦荒地5万亩,草地万亩,水域6万亩。动植物品种繁多。野生植物有芦苇、野麻、甘草、贝母、苍耳等。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甜菜、油葵、烟草为主;天然林约18.6万亩,人工林25万亩。此外还有分布广泛、品种繁多的野果林和人工果林、葡萄园林,所产水果品质佳、产量高,受到中外消费者喜爱,开发潜力很大。矿产资源中煤储量最为丰富。霍尔果斯口岸交通分为城市干道和交通场所两部分。道路以环状和网络状相结合,贯穿口岸各个部门。口岸已建成22公里城镇街道和环城路,有90公里的二级公路直通伊宁市;口岸建设了一座大型客运站,开设市内公共交通,并在各个区设立停车场地。即将建成的“精—伊—霍”铁路也将为霍尔果斯口岸边境贸易的大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条件,以提高霍尔果斯口岸的货运量。同时口岸将于12月底开通首趟货运列车。这是继阿拉山口口岸铁路后,中国另一条与哈萨克斯坦接轨,且对第三国开放的口岸铁路。口岸有邮电大楼的基础上再新建一座国际邮电交换枢纽中心,设有国际邮件交换站,国际国内程控直拨电话,无线通讯等电讯设施。口岸还开通了中国移动通信全球通、中国联通全球、无线寻呼等,并将开通与欧亚十四国的光缆通讯。广播电视设备齐全,开播汉、哈两种语言的无线电视、23个频道的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霍尔果斯作为中国西部对外贸易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年用电量逐年增加,已达70万千瓦小时以上。并建成日供水0立方米的水厂。除用于基础设施外,开发项目包括贸易中心、金融大厦、酒店及娱乐中心、写字楼及公寓、康复中心、标准厂房、货物展示及仓储区和住宅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哈两国领导人年达成的重要合作项目,年两国正式签署协定,年中哈两国共同设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边境合作区,总面积5.28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1.85平方公里。中方、哈方及第三国人员及货物、车辆在区域内跨境可以自由流动,入区免签证合法停留30天,从中方一侧进入每人每天可携带0元免税商品(现正向国家申请将免税额提升到0元),哈方一侧进入可以携带欧元免税商品(现正研究提升到0欧元);国务院批复为陆路整车进口口岸,欧洲原产地车运输距离成本骤降;境外货物入区享受保税扶持政策;境内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实行退税。在口岸,我选购了薰衣草香袋和一条哈萨克香烟,在中哈界碑前拍了照片。参观完口岸之后,我们赶往号称“空中草原”的那拉提大草原。直到现在,在我的印象中,那拉提是我看到的最美丽的草原!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瓦剌蒙古语意为“绿色谷地”(元明清时期这里是瓦剌辉特部牧区),哈萨克语意为“白阳坡”,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那拉提镇东部,距新源县城约公里,位于那拉提山北坡,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据导游介绍,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那拉提夏牧场又被称为是“空中草原”,空中草原名称的由来是和它的海拔有关系,夏牧场的平均海拔为米,它是一个山间盆地,草肥水美,其时6、7、8月份是夏牧场的黄金季节,这时候山上山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夏牧场冰洞融化了,它是那样的清秀自然,天山林海雪源消失了;它是那样式的茫茫苍苍,伏季夏牧场鲜亮明快,山清水秀;由山下向上,随着地势的增高,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都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形成一条垂直景观带,是人们休闲避暑开怀游览的好去处。站在夏牧场的中央,环视夏牧场的辽阔,只见夏牧场的绿,有的绿的发黄,淡淡的,有的绿的发青,浅浅的,恰普河的水绿的悠闲,在夏牧场的草原上蜿蜒西去,对于这片草原的来历,有个传说,据说,过去这里是一片赤地,到处是沙子,到处是石头,没有一棵草儿,没有一点绿意,那会儿,苍蝇不敢在这里歇脚步,它怕找不到东西吃,肚子饿了没有力气回去。那会儿,风不敢在这里留步,这里太荒凉了,它经过这里,就止不住呜咽,传说,在一个严赛的冬季,西来的风带来了一场大雪,雪融化后,这里有了水源,翌年春天,南来的雄鹰请来了一粒草种,播种到这里,年复一年,这里便有了草。再后来,这里便有了草原。草原上是一望无边的绿草,夹杂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宛如铺着绿地毯。最让我快意的是骑马。在草原上骑马我还是第一回。最初我诚惶诚恐,不敢上马。一位哈萨克青年鼓励我,说这马非常温顺,在他帮助下,我上了马,他又教我如何牵住缰绳,如何控制速度和方向,他和我一同在马上保护我。我在他指导下小心翼翼地走起来。不一会儿,看到身边的朋友自己骑起来,我也渐渐大起胆子,让哈萨克青年下了马自己骑了起来!行走在草原之上,犹如行走于画中,不禁兴致勃勃,在马背上高歌一曲《达坂城的姑娘》,真是心旷神怡,陶醉不已!我赶紧让同游伙伴按下快门,留下马背上的精彩瞬间!第四天从那拉提出发,踏上了返回乌鲁木齐的归程。最让人难忘的是那片向日葵。正值8月中旬,又到了向日葵花开的季节,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小东村的向日葵花开得正艳,吸引了许多游客纷纷前来观赏这金色的花海。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照耀下迎风摆动,宛如一道耀眼的黄色波浪。在金黄色花丛中,六个形态各异的稻草人就像向日葵守望者一样安静地树立着,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拍照。以前一直以为新疆只有山美、水美,没想到还有这么艳丽的向日葵,感觉这趟新疆没白来。推荐阅读
部分小说刊物投稿邮箱
全国公开发行的严肃文学期刊
欣赏瀑布的几个问题
七十七家文学杂志投稿邮箱
如何写好游记
部分知名报刊投稿邮箱
旅游散文应该这样写
全国各省文联主办的刊物投稿邮箱
征稿启事《旅游作家》微刊主要刊发旅游题材文学作品,包括旅游散文、旅游随笔、旅游诗歌、旅游词曲、旅游辞赋、旅游楹联、旅游小说、旅游影视戏曲剧本、旅游歌词、旅游小品、旅游美食、民族风情、人文地理、旅游日记、旅游写作论坛、旅游电视片解说词、景区景点导游词等内容,欢迎海内外旅游文学作家及爱好者投稿。开设栏目:微刊信息、特邀作家、走遍华夏、域外散记、边走边吟、旅游词曲、辞赋楹联、旅游小说、影视剧本、随笔小品、旅途故事、美食广场、民族风情、人文地理、旅游日记、旅游论苑、导游解说、作品连载、收费阅读等。投稿要求:1、原创首发,未在其它任何媒体平台(包括报纸、杂志、网站、微刊)发表过。2、来稿字数要求:诗歌3首以上,其它稿件字以上,连载作品字数不限。3、来稿请附作者简介,无简介一律不予发表。4、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