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林超贤成了。
能把《红海行动》这样的题材拍成一部这么精彩的重工业大片,当今的中国导演没有第二个。
让观众爽一次不难,难的是同样的题材,在观众明知道你要干什么的情况下,照样在电影院尖叫。
让昨天还吃年夜饭合家欢的观众一大早贡献胆汁,狂飙肾上腺,动情处满眼热泪,这难度系数不是一般的高。
第一轮首映刚结束,豆瓣的评论,已经开炸。
恐怖的是,评论区至少四星起,五星居然占多数。
豆瓣8.5分,比《湄公河行动》整整高出0.5分。
在中国,系列之作超越前作并不容易,第一部爆发但是第二部败兴的太多了。
况且,为中国军人自豪这件事,去年全中国人民已经集体体验过一回。
可是这次,我们才真正的发现,电影是一个可能性多么大的艺术形式。
林超贤用他的匠人精神告诉我们:所谓灵感枯竭、创作失手、观众审美疲劳,只是电影人不敬业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钱少也能拍出好片,但肯定不是重工业大片。
《红海行动》总投资5亿人民币,就算在战争片中,这个数字也是惊人的。
其中军事装备花掉2亿,包括:
真实枪械五十多种,子弹3万多发;
飞机、坦克、无人机,全部上线;
甚至导弹……都是真的
还同时调动6艘军舰出海。
其中A导弹护卫舰就造价14亿,堪称影史最贵演员。
影片改编于真实事件。
年也门撤侨,因为沙特等中东国家的联合部队向也门的胡塞武装发动攻击,也门进入全面战争状态。连美、英、法等国的大使馆都早早关闭,并呼吁本国籍人民自行撤离,无法提供国家救援。
此时,中国在索马里海域担当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接到撤侨任务。
由于计划周密、行动神速、外交强势、斡旋得力,总之就是我们大中国真的强,仅用两天时间,就毫发无损地撤离了中国个侨民。
还顺便把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在也门的名侨民也救了出来。这让其他国家滞留在也门的侨民这个羡慕嫉妒恨呐。
(也门撤侨中的中国女孩一脸轻松,右面是面对镜头以为是枪的叙利亚女孩,这两个照片的比较一度引发争议)
其中有很多外交强势、强行征用车辆、宾馆、机场等为了保护安全撤侨的从权应急行为,有一篇著名的文章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描述的就是这次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行动。
这样一个大故事背景,我们从新闻中看到的都是happyending,可是结果后面一定有更复杂的过程、更波云诡谲的斗争、甚至流血牺牲。
《红海行动》讲述的就是这次行动的主角——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
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船员全数沦为阶下囚。
中国蛟龙突击队8名队员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
返航途中,伊维亚共和国(也门)政局动荡,恐怖组织连同叛军攻入首都。
当地华侨面临危险,海军战舰受命执行撤侨任务。
大原则是:撤侨遇袭可反击,相反则必须避免交火,以免引起外交冲突。
海军战舰及蛟龙突击队深入该国,成功转移等候在码头的中国侨民。
并在激战之后,营救了被恐怖分子追击的中国领事馆车队。
撤离之际,蛟龙突击队收到中国人质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消息。
营救行动再次展开。
可蛟龙突击队遭遇的,远不止人质营救那么简单。
恐怖分子的惊天阴谋浮出水面……
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却让林超贤拍成了一场将影院嗨翻的视觉大片,并且让观众接受了一场好莱坞式的人性洗礼。
其中五段战斗场面绝对是一流好莱坞大片级别,完全0尿点。
开篇蛟龙一队在人质被海盗用枪顶着的情况下,竟然用直升飞机绕道商船正面,狙击手在只有3秒钟瞄准的情况下在抖动的直升机上一枪把海盗爆头。
杀害中国船员的海盗想逃?这位大锅你脑子吃屎了?蛟龙立马追击,他逃回索马里海域前把船给打灭火,把接应的海盗船只团灭。
开场就直接让观众惊叫。别着急,这还只是暖场。
第二场,蛟龙正式登陆作战,在战区解救被叛军保卫的领事馆车队,化解人肉炸弹,顺便解救了一下被恐怖粉丝挟持当做人肉炸弹的本地居民。轻松控制局面。
第三场、第四场真正堪称全片最高潮,蛟龙在去人质营的路上经历了叛军的伏击,对方的迫击炮火力恐怖,拆弹的惊险,蛟龙的狙击手和敌人狙击手的PK,这是一场智商和准度的较量。
人质营之战是全片最惨烈也是最有泪点之战,8个蛟龙特种兵只是想解救中国的人质,却因进展不顺不得不和名恐怖分子全面开战。
石头被打没了半张脸却继续作战直到被子弹穿颈而过,通讯兵庄雨在手指被打烂又失去手臂后和对方白刃搏斗,最终在完成通讯系统的重启后牺牲。
队长杨锐在危机中劫持对方的坦克,在沙漠中上演了一对四的坦克大战,这场坦克大战又烧脑又荡气回肠。
所有演员都演技在线。
林超贤说:这次是演员挑自己。
能坚持下来的,他都心怀感激。
可见,拍这部电影有多苦。
男主角选择了张译。
他不仅有长达10年的军人背景,还曾主演过中国最红的军事体裁作品《士兵突击》。
他是近10年来为数不多的没演过烂片的演员,只要是他看中的戏,必然肝脑涂地。
女主角海清,有着圈中公认的爆发力。
被虫子咬烂半边脸还能谈笑风生的当红女演员,只有她了。
90后年轻偶像黄景瑜作为颜值担当,当然不仅因为他的模特外表。
作为东北爷们,黄景瑜不仅有着天生的幽默感,还演出了狙击手顾顺的那种痞痞的酷。
另一位男主角杜江,可不仅是为本片拉颜值的。
有人曾讥讽他,娶霍思燕吃软饭,又靠儿子哼叽走红。
看完《红海行动》,这些人可以闭嘴了。
这是条响当当的汉子。
他为本片写下的感言,更是令人动容。
以杜江、黄景瑜代表的鲜肉硬汉,添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他们能成为电影的一员,都感到荣幸并格外珍惜。
荣幸感,可以体现在对任何回报都毫不计较。
珍惜,可以表现为比任何时候都拼命。
为了真实还原撤侨行动,蛟龙突击队8位成员拼到吐血:
小时的枪械训练;分钟的战术走位训练;小时的实战演习。
具体为:
累计负重行军公里;荒漠匍匐前进超过米;楼宇间突围垂直起降次。
尤其是北非拍摄的部分。
演员要在狂风肆虐、昼夜温差高达40多度的沙漠工作。
凌晨收工时,即使全副武装依旧经常被冻得瑟瑟发抖。
到了白天,穿着厚重的作战服热得想死。
有时还要趴在地表温度四五十度的地面上侦测敌情。
每次匍匐前进都感觉自己快被烤熟了。
张译还曾在拍摄中骨折,整个脚踝完全断裂。
不仅演员。
导演林超贤甚至亲自试炸点,直接翻车也面不改色。
在这种要求下,人都被集体腌了一遍,还有谁能演不好戏呢?
最后,要有品。
一部大制作如何做到有品?
首先,故事要精彩、紧凑、完整。
很多电影不乏投入与炫技,却都倒在故事上,片面单薄甚至不知所云。
《红海行动》的故事,既有大背景又有小细节,跌宕起伏抓牢观众眼珠;
节奏极其紧张、不松散,从头到尾,不带喘气,没有尿点;
其次,要让观众众感受到意义与情怀。
如果观众看一场狂轰烂炸,然后内心一片空虚,场面再大也是完败。
此外,情感表达要自然妥贴。
一部片子的格局,可大可小,不妨碍质量。
格局小的,情感表达相对容易。
格局大的,情感表达务必做到水到渠成,才不会虚假做作。
尤其涉及到家国情怀及人性洗礼。
当蛟龙队长杨锐击退叛军武装见到何清流领事后,说我们是中国海军,我来接你们回家。所有观众心中为之一暖。
蛟龙战队尽管都是特种兵,但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影片中他们的心灵在实战中是演进的。
庄雨在被叛军伏击看到一车被迫击炮打得肢体破碎的平民后,心灵崩溃了,以致于事后他说,我不配做蛟龙成员。
这个晕血的特种兵,最终在自己肢体被打烂甚至连中数刀的情况下,忍痛手刃两个敌人,最终在完成通讯系统重启后牺牲。
李懂在自己最好的大哥狙击手罗星中弹后,一度对狙击与反狙击产生恐惧,也正是他最终找到了敌人最强大的狙击手,并在人质将要被处决的一刹那对恐怖分一弹致命。
更可喜的事,影片在传递一个更宏大的价值观。
8个特种兵只要救出中国公民邓梅就完成任务,并不想多事,但是记者夏楠希望他们能救出更多的其他国家的公民。
队长杨锐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先救出邓梅安全撤离,再返回营救其他人质。
这就完全是大国担当,普世价值了。
核心台词要足够激情又足够真诚,稍有不慎就是一身鸡皮。
我们这次行动的决心,就是让恐怖组织知道,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
不深不浅,很到位,很完美。
当然,还要有经得起任何推敲的细节专业度。
作为广被吐槽的细节控,林超贤在这方面从不失手。
因为他总是先把自己逼疯。
总之,关于大片的一切,《红海行动》一样都没有缺席。
这些年主旋律爱国动作片不少,但多是孤单英雄的形象。
《红海行动》更偏重团队的力量,在真实的战场上更有说服力。
在真实的世界里,保护我们平安的,是一群人。
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有幸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这个国家,有无数的英雄时刻护我们周全。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除了经济。更要看它能给民众带来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有人说,《红海行动》定在春节档不太应景。
其实,没有比此时更应景。
它用最硬的的方式,激起我们内心的柔软。
它让每个中国人都知道:
我们看不到黑暗,是因为有人替我们挡在了黑暗的前面。
因为有人愿意用生命保护,才有了我们年年如是的喜乐团圆。
举杯欢庆,共享太平!
电影烂番茄为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内容合作联系
商务合作
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