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威尼斯人的蔗糖垄断与最终失败?
蔗糖在今天不过是普通的调味品。但在几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却也是价格不菲的贵族食品。由于原产热带地区,长期被归为一种昂贵香料。当时的威尼斯人,就是欧洲主要的蔗糖输出国,有着近乎香料贸易般的垄断优势。
然而,随着西欧国家的崛起,威尼斯人的优势也难以为继。最终在他们完全输掉香料贸易之前,就已经在蔗糖产业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甜甜的香料蔗糖与其他香料都起源于南洋地区
起初,甘蔗和香料一样原产自东南亚腹地。除了著名的摩鹿加群岛,也包括更东面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当地人很早就开始培植这种植物,作为养猪的重要饲料。稍后,才发现其熬制出的液体具有很强甜度,并作为重要的调味品向外传播。
通过南岛人群的泛舟出游,原始的蔗糖技术开始向东传入中太平洋的群岛之间,向西传入爪哇、苏门答腊和马来亚等地,向北直抵整个岭南地区。最后,在公元前年后开始进入印度半岛,尤其是在气候环境湿润的孟加拉湾与恒河流域扎根。这种可向外移植属性,也决定了蔗糖始终在价格上要略输肉蔻、丁香和胡椒等其他香料有所不同。但原始农业技术也不足以维持高产量,让其在价格方面保有“香料应有的身份”。
早期博物学书籍中的甘蔗插图
在欧洲人正式接触到原始蔗糖之前,少量甘蔗种植已跨海进入阿拉伯半岛。等到希腊化时代的水手涉足当地,便将甜甜的调味品也带回地中海世界。古希腊医学便将早期蔗糖视为名贵药物,认为其对提升病人体质有显著疗效。而且当时的水手已经注意到,小块阿拉伯沿海绿洲产出的蔗糖,质量不如直接从印度进口的要好。但对于究竟如何生产蔗糖,他们依然没有明确概念。
当时的东西方国际贸易,大头依然是非常传统的陆上通道。蔗糖便通过北印度与中亚之间的固定线路,缓慢向西发展。到了古典时代后期的5世纪,已经在伊朗地区出现了相关种植园。同时,印度人在稍后又做出重大改革,将甘蔗汁暴晒城颗粒状的晶体。不仅更大程度的利用了原材料,也非常方便商团的长途运输和储存效率。因此,更多人得以品尝这种甜甜的香料,并再次将产业园西移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连远在东亚的唐朝,都派专人赴印度学习这种制造技术。
源自印度的白砂糖技术方便了储存和运输
甜甜是食盐糖在中世纪欧洲被当做带甜味的食盐
中世纪早期的技术革命,并没有让蔗糖的价格立刻下降。波斯人一面在本国加以种植,也尝试在海上垄断相关的国际贸易。因此,蔗糖产业的进一步扩散,就需要有人来拆毁这个帝国体系。
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势力强势蹿起,并成功将波斯帝国彻底摧毁。作为典型的商业部族联合体,阿拉伯人以旧式的部落组织四处迁徙,并继续着有利可图的蔗糖贸易。苦于原先的产能不足和逐渐增多的商团数量,他们便将更多甘蔗种植园向西扩展。首先是在黎凡特海岸与埃及,稍微又随着自己的兵锋而抵达西北非的马格里布、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和地中海岛屿。尽管他们的扩展,一度重创了地中海北岸的欧洲海运,却也让甘蔗种植深入到塞浦路斯、克里特岛、西西里和阿里巴里群岛。欧洲人有了更多机会接触蔗糖,也为他们日后的反扑营造出新的需求。
阿拉伯人将蔗糖种植推向地中海世界
公元9-10世纪,拜占庭帝国首先反攻克里特与塞浦路斯,让自己成为首个拥有蔗糖生产能力的欧陆国家。接着,十字军东征在11世纪末迅速展开,又让西欧国家有机会获得自己的蔗糖产业。例如在十字军国家立足的圣地,本地农民就几乎人人在家种植甘蔗。他们在南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友军,也通过控制西西里岛与阿里巴里群岛,获得自己制造蔗糖的能力。
但限于环境因素与小农经济的产量问题,蔗糖的总体产量始终不高。以至于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糖就是一种甜甜的食盐,只有贵族才消费的起。在诸如英格兰这样的偏远国度,糖的价格依然与其他来自东方的香料持平。
中世纪手抄本上的蔗糖制造流程
作为十字军东征的最大受益者,威尼斯共和国很快就企图将蔗糖业垄断下来。但蔗糖并非只能原产南洋的香料,在欧洲其他地方也有培植,倒是黎凡特本地小农模式限制了自身规模。于是,威尼斯人就在当地收购土地,形成自己的专业种植园。通过从黑海地区进口的奴隶从事劳动,解决了原本无法集中生产的弊病。又因为蔗糖制造的技术要求不高,通过奴工便足以胜任高强度的人力密集型劳动。所以,威尼斯人很快就对欧陆的其他蔗糖产区形成优势。
此后,由于十字军势力的溃败,威尼斯人又不得不寻找新的地方培植蔗糖业。他们先是在13世纪夺取了克里特岛控制。到15世纪后期,又从十字军国王手里买下塞浦路斯岛。依靠过去在黎凡特海岸的成功经验,发展起规模更大的糖业基地。然后再通过自己在欧洲各地的代理商,进行大规模而具有持续性的输入。相比之下,地中海西部的其他蔗糖产区,由于相对落后的经营模式,被压制的黯淡无光。
威尼斯人控制了地中海的两大蔗糖产区
然而,凡事皆有变数。在威尼斯人努力垄断蔗糖产业的同时,逐步崛起的伊比利亚半岛也开始在这方面进行追赶。由于安达卢西亚穆斯林的功劳,半岛南部很早就存在独立种植区。当葡萄牙人在西北非占据了休达和丹吉尔等港口,也能接触到西北非地区的甘州产区。
大约在年后,葡萄牙又开始在新发现的加纳利群岛、马德拉群岛与亚述尔群岛上建立种植园。虽然只是面积有限的海上岛屿,但那里的气候更加炎热而潮湿,非常适合进行类似生产。当欧洲工人感到不堪重负,来自西非的黑奴又迅速填补了空缺,成为西欧制糖业的重要起步。
葡萄牙人在15世纪前期就建立了大西洋蔗糖产区
旧格局的落败正在生产蔗糖的种植园黑奴
进入16世纪,威尼斯人依然在欧洲糖业领域占据重要席位。然而,葡萄牙人的大西洋群岛种植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夺取了西欧各国的进口比重。他们的蔗糖可以从里斯本起运,输送到低地的安特卫普,再分销给英国或汉萨同盟的其他商人。但对于圣马可共和国而言,这只是噩梦的刚刚开始。
除了葡萄牙在15世纪建立的蔗糖产业外,西班牙人的美洲探索也从一开始就威胁着威尼斯制糖垄断。年,哥伦布第二次出航美洲,就为已发现的加勒比海群岛带去了甘蔗种子。此后的几十年里,西班牙人都将早期的美洲殖民地,视为发展经济作物的主要基地。
哥伦布在第二次抵达美洲时就带去了甘蔗种子
在秘鲁等地的巨额银矿被发现前,西属美洲就已经为生存而建立起蔗糖产业。他们模仿葡萄牙人的模式,将大小不等的封地赐予各级贵族,再通过进口黑奴和摩尔移民来扩大产能规模。加上美洲本地的气候环境与面积广大,很快就足以将威尼斯从整个西欧的蔗糖行业中驱逐出去。西班牙君主在16世纪兼领低地地区,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本国商人抵制威尼斯的产品。西西里与那不勒斯的并入,也帮助他们将出口贸易推广到意大利地区。
即便如此,威尼斯商人依然能将蔗糖输入巴尔干半岛、东欧和黑海沿岸。只是蔗糖的利润已随着货源增加而变得不再高昂。同时,由于东方的香料进口时断时续,严重破坏了共和国的经济基础。威尼斯人对于蔗糖产业的重视程度也逐渐下降。这对他们后来的一系列退缩性决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奥斯曼帝国的扩展逐步消灭了威尼斯蔗糖产业
在16-17世纪之间,奥斯曼帝国正不停压缩威尼斯海外势力,努力消灭共和国的贸易体系空间。首先是在勒班陀海战前占领塞浦路斯,随后又利用对方的衰微而夺取克里特岛。威尼斯方面也再无过去的雄心壮志,不愿为大规模援军和持久对抗提供政支持。
至此,原威尼斯控制下的蔗糖产区全部丢失,再也无法涉足欧陆的糖业贸易。但奥斯曼也无法依靠这些成果来撑起新的经济繁荣。因为当时世界的主要蔗糖产区,已无可挽回的转向大西洋两岸。除了西属美洲的巨大空间,葡萄牙人在巴西也发展出远胜地中海岛屿的种植园经济。辅以成本更低的大帆船快速货运,足以将“原始落后”的东方式糖业击垮。
近代大西洋两岸的蔗糖产业链
在他们之后,还有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和蔗糖种植产业的继续扩大。蔗糖本身也从暴利商品,逐步走向平民消费,从而催生出很多我们至今都爱不释手的甜食。虽然总有商家想着各种法子提高价格,但还有谁会觉得甜食是富贵的象征呢?
点
推荐阅读
黑暗料理:欧洲古代的食补思维
请扫描下方对症治疗白癜风如何抑制白癫疯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