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检人教您识中药贝母

贝母是常用的名贵中药,主要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这三类贝母在临床应用时是有一定区别的。《本草逢原》中记载“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种大而苦者仅能解毒,并去心用”。历代文献并未明确分立川贝、浙贝、土贝,至明代《本草汇言》首次提出贝母以“川产者为妙”。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说“土贝母形大如钱,独瓣不分,与川产别”,始将川贝母与其他品种的贝母分开。川贝母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藏。野生品均生长在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或高山灌木丛中,由于种类不同,生长环境各有差异。川贝母的喜生环境十分特殊,所以直到今日,人工栽培产量很小,商品还是主要以野生为主。古时有人认为川贝以底平、头尖者最良,故有尖贝母一说。《中国药典》尚收载有平贝母、伊贝母等品种。

川贝母因主产于四川,故称为川贝母,简称川贝,品质较优,奉为道地药材。川贝根据产地不同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松贝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等县,品质最优;青贝主产于四川、青海和云南交界处,品质亦优;炉贝主产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炉霍等县,西藏的昌都地区也有产出,品质次于松贝、青贝。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大瓣紧抱小瓣,未抱的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表面呈类白色,味道微苦而回甜。

青贝呈类扁球形。外层鳞叶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表面呈类白色,光滑,味道微苦而回甜。

炉贝呈类长圆锥形。外层鳞叶两枚,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稍钝。表面呈类白色或浅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味微苦。

浙贝母主产于浙江,简称浙贝。因原产浙江象山,故又有象贝母之名,简称“象贝”。浙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大贝母”,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

鉴别要点主要为: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形;大贝为单瓣鳞叶,呈新月形,元宝状,上缘较圆钝。表面粗糙,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富粉性,味微苦。

平贝母主产于东北地区,过去主要为野生资源。在野生变家种获得成功后,产量增加很快,近年来家种品种已经成为商品主要来源。北京地区以前没有使用平贝母的习惯,但常有平贝母充川贝母入药的情况。鉴别要点主要为:呈扁球形,外层鳞叶两枚,大小相近或一枚稍大,顶端平或微凹入,常开裂。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富粉性,味微苦。

伊贝母新疆产的伊贝母药用历史也很长,古代维吾尔医生就使用伊贝母治疗疾病。伊贝母药效与川贝母相近。在川贝母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伊贝母常代替川贝母供应临床使用。伊贝母呈类扁球形或圆锥形。外层鳞叶两枚,月牙形,大小相近而紧靠,顶部平展而开裂,基部圆钝。表面呈淡黄白色或浅棕色,具棕色斑点。质硬而脆,断面富粉性,味稍苦。

上述众多贝母品种均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作用。但《中国药典》规定一物一名,也就是医生开什么品种,就给付什么品种,不能相互代替。川贝母的止咳化痰之效较强,有润肺的功能,痰多咳嗽可选用,而且川贝母药性平缓,气味不浓,小孩与年老体弱病人久服也不伤脾胃。而浙贝母味道较苦,清热散结解毒的功效更强,多用于热证。

贝母的服用方法:主要是将其研成细粉状,以水冲服。另外也可将贝母洗净放入鸭梨中隔水蒸炖20~30分钟,蒸熟后连梨带贝母全部吃掉,就是治疗肺热咳嗽的民间验方“贝母梨”。药膳中也有将川贝母与鸭肉同煮做汤,取其清热润肺之效。

由于贝母含有大量淀粉,为了防止吸潮、虫蛀,要尽量干燥,宜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长按识别







































脸部白癜风患者能否服用复方斑蝥胶囊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zp/1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