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木里的山水走过木里的土地闻过木里的空气尝过木里的美食但,还有一些你不知道的木里的秘密跟随e绿藏香每天为你扒一扒那些鲜为人知的木里故事木里藏餐粗中有细的绿色美食木里藏族,由于居住环境、气候条件和从业性质的不同,在与周边的民族交往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知识,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到了木里最不能错过的美食,当然就是藏餐。藏餐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糌粑、酥油茶,但藏餐可不仅仅是糌粑和酥油茶。藏餐所用的材料大部分产自本地,纯天然,污染少,做法又相对简单,但味道可没有因此打折,还有着丰富的营养。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藏餐在保持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还不断进行着改良,口味更加的大众化,一些改良藏餐中还融入了不少的文化元素。所以吃藏餐的同时,你也就能对藏族文化加深一层了解。另外,吃藏餐吃出的还有一份惬意,约上两三好友,挑一个藏餐餐厅,来一壶甜茶,几道藏餐特色菜,一边细细品味藏餐味道,一边闲聊些工作生活,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时光更惬意?藏餐的原料木里藏区主产青稞、小麦、玉米、马铃薯和其他杂粮,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奶类、肉类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所以,木里藏餐的主要原料有糌粑、酥油、牛羊肉、青稞酒、茶叶和不同品种的奶制品。这些特色食品,使木里藏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藏餐独特的制作方法藏餐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如煮、烤、蒸、炒、炖等,较为独特的食品有:生肉酱:藏语叫“夏打”木里夏打一般选用野生的獐子肉、麂子肉、马鹿肉、岩羊肉或无油牦牛肉(精瘦耗牛肉)为原料,去骨后将其剁成酱或舂细,拌以木槿手、海椒、大蒜、盐、味精等香料,拌匀后再倒凉开水搅成肉浆,即成了“夏打”。夏打是款待贵宾的美味和大型宴会的上等名贵莱。食用时用匙羹舀取,入口奇香润滑、味道鲜美、香嫩爽滑,毫无生肉的腥臊味。不仅木里藏族和其他民族喜欢吃,就是外地来的汉族人也十分喜爱。酥油汤:藏语叫“强丁”做法较为简单:取适量的酥油一块,投入罐内置火上熬化,加蜂糖(若无蜂糖,放白糖、红糖也可),再勾兑上少许白酒,即成了高级滋补的饮料,强丁香甜而细腻、未见其物而闻其香。强丁有补充热能的作用,因此居住高山的牧民到冬天时都特别喜欢喝强丁。酥油茶酥油茶是木里藏、汉、蒙等民族的待客上品,木里人待客有“茶三酒四”之说,即客人要喝下三碗酥油茶,主人才满意。煮酥油茶的方法是将一种叶梗较粗茶(又叫甑甑茶、金尖茶)熬制,将酥油、茶水放入一圆形小木筒内或专用陶器里(茶筒),放适量的盐,添加一些苏麻子、大麻子、核桃、花生仁等炒熟舂细后为浆状的“茶油”,以增加香味。放好后在茶筒里上下不停地用力抽提,使油和茶水融为一体后,倒在碗内,再以奶渣、饼类糟粑面配食。喝上几碗热乎乎的酥油茶,能解渴解乏,疲劳顿消。如今在木里城镇,无论何种民族都嗜好喝酥油茶。近几年,来木里打工经商的内地旅客,也迷上了酥油茶。此外,酥油茶泡大米饭是一道独特风味的藏餐,滋味清鲜、浓而不腻、香美可口,令人垂涎三尺。所以有“好吃不过茶泡饭”的民俗之说,没有吃过酥油茶泡饭的人,是无法想象它的美味的。奶渣(奶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奶渣可冷吃、烤吃,细腻微酸,还可加糖煮鸡蛋、煮糯米小汤圆,味同涝糟,酸甜可口、风味清鲜,口感也相当不错,而且是纯绿色天然食品。木里藏区的牦牛奶蛋白质的含量比一般牛奶高,特别适合制作奶酪。藏式面点是木里藏族待客的主食。主要有小笼包子、奶酪糕、藏式薄饼、藏式窝头等,其中小笼包子较有特色,其馅有奶酪的、有酥油的、风干牛肉泡水捣碎的,还有洋芋煮熟后捣成泥浆加香油、佐料的。其味香鲜至极、妙不可言。黄酒(又名苏里玛酒):藏语叫“丕”黄酒的制作方法是将大麦炒熟加水煮胀,滤水,晾干,拌以高山所产草药(龙胆草)等制成的土酒曲,待自行发酵后装入坛内,捂盖严密。每当有贵客到时新开一坛黄酒,加冷开水入坛,然后用小管吸咂入瓶或酒壶,用以待客是较为高级的接待规格。黄酒口味醇正、香味四溢,饮之意犹未尽,是夏天消暑解渴的好饮料。自烤酒(低度白酒)木里的藏族民间善用纯粮小甑烤制低度白酒。该种白酒色清味纯,酣洌可口,饮后不上头,不伤胃,深受人们的喜爱,可惜此种酒只在乡间农家小量分散生产,自烤自用,没有形成规模,无批量的商品上市。吃“青”(音译)“青”是木里藏族特殊制作的一种食物。“青”的制作方法是将新收割的麦粒淘净后加少许水放入石臼中用木棒捣为粒米状,去掉麸皮,加牛肉、猪骨煮熬,放盐。“青”是当地藏族人的主食,又是菜馐,其味清香可口,款款而起的香气令人垂涎,堪称藏餐之一绝。猪膘肉因其形似琵琶状,故有人叫琵琶肉,是木里藏族的一种腌腊制品。制作猪膘肉的方法是将刮净毛的整猪从腹部全剖,剔去所有骨头,除去内脏和巴骨瘦肉,砍下四肢,腹内撒上生盐、香料后缝合压紧,再晾晒风干。食用时切下一圈猪膘肉,或蒸或煮都可,吃起来肥而不腻,香飘四溢,有浓郁的醇香味。糌粑是藏族的主食,其原料为青稞或燕麦等炒熟之后磨成的面粉。糌粑营养丰富、味香耐饥、携带方便且易于保存。木里糌粑一般有“贡宗白”(青稞糌粑)、“夏白”(大麦炒熟磨成的糌粑)、“咪吉白”(小麦炒熟磨成的糌粑)、“卡西白”(玉米磨成的糌粑)、“向阳白”(燕麦糌粑)五种。其中,“贡宗白”(青稞糌粑)和“向阳白”(燕麦糌粑)是牧民们常用的。牛肉干是藏式肴馔中的重要原料。藏餐中的牛肉以高原牦牛肉为主,牦牛肉肉色鲜红,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人们常说的风干肉,一般指的是风干牦牛肉。其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在每年的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时,把牦牛肉割下来,或切成大块,或切成细条,撒上食盐,挂在阴凉处,让其冰冻风干。水分消失后,仍保持鲜味,可取来直接食用。藏餐在现阶段的改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木里藏餐在保持自身传统的制作方法的同时,在不断地进行改良,适应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同时兼具营养、口味、色泽和品位等文化元素。木里藏餐注重“绿色”和“保健”,藏餐的主要原料大都来自无污染的本地山区农家,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此外,藏餐原料中的虫草、贝母等药材的应用使藏餐凸显出其独特的保健养生作用。“为给大家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即日起,我们将双号并行为大家服务!e绿藏香每天提供好看、好玩、好吃的海量热文,伴您每天好心情!
伊绿藏香为您提供更专业的商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