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百科本草篇19贝母

为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提高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岐黄百科”系列中医健康科普栏目,介绍中医药文化、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等知识,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倡导现代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健康青岛建设。

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在长期应用实践中,迄今已形成6大道地产区:伊贝母(又称新疆贝母)、平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浙贝、皖贝(安徽贝母)。张石顽《本经逢原》:“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以下以川贝母为例介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2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有的具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关于贝母的方剂

贝母丸《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组成:贝母(去心)、杏仁(汤浸去皮、尖,炒)各一两半,甘草(炙)三分。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

主治: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

关于贝母的传说

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效。

相传,古时有一个得了“肺痨病”的孕妇,因为身体虚弱,孩子刚生下来就晕过去了,当她苏醒时,孩子已夭折了。连生三胎都是这样,公婆和丈夫都十分伤心难过,媳妇更是每天以泪洗面。

一天,有个大夫从门口经过,听见哭声,他走进屋问道:“你们有什么为难的事啊?”媳妇就把经过情形告诉了大夫。大夫看她面色灰沉铁青,断定她有病,就说:“你肺脏有邪,气力不足,加上生产使力过猛,生下胎儿不能长寿。肝脏缺血,供血不足,你才晕倒。我教你们认识一种草药,连续吃三个月,一年后保你能生个健康的孩子。”

从此,丈夫每天按大夫教的上山挖药,煎汤给媳妇喝,喝了三个月,媳妇果然怀孕,十月临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大人没有晕过去,小孩平安无事,一家人高兴得简直合不上嘴。孩子过了百天,他们拿着许多礼物,敲锣打鼓,到大夫家道谢。

临走前,丈夫问大夫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大夫答:“它是野草,没有名字。”丈夫说:“那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我的孩子名叫宝贝,母亲又安全,就叫贝母吧!”

大夫高兴地说:“好一个响亮的名字!对,就叫它贝母。”

来源:医院

往期精彩回顾

上班啦!办公场所如何做好防控?

◆宅家中!居家如何做好防控?

住酒店!宾馆如何做好防控?

购物趴!商场如何做好防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市卫生健康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yl/9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