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
药象品悟
①瓜蒌形圆似胸,似乳
②色棕红——如热结局部
③全瓜蒌——似胸之横切面,其子如热煎熬津液所成的痰块
④瓜蒌皮——中空利气,宽胸理气
⑤瓜蒌仁——多脂,润肠通便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
别称
天瓜、栝楼、药瓜、肚瓜、大肚瓜、鸭屎瓜等。
产地
栝楼生于山坡草丛、林缘溪旁及路边。各地常有栽培。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和辽宁、河南和湖北等地。
双边栝楼生于山坡林缘,平地或水边;常有栽培。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处阴干。
性味归经
微苦,甘寒;归肺,大肠经。
功效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
①肺热咳嗽,痰浊黄稠
?用于痰热内结,咳嗽胸闷,痰黄粘稠,常与黄芩,枳实,胆南星等同用,如清气化痰丸。
?若燥热伤肺,咳嗽痰黄,咯痰不爽,咽干咽痛,多与贝母,天花粉,桔梗等配伍,如《医学心悟》贝母瓜蒌散。
?若痰郁胸中,咯痰难出,胸膈作痛,喘满气急者,可与枳实,桔梗,竹沥等配伍,如瓜蒌枳实汤。
②胸痹结胸
?涤痰导滞,利气宽胸
?用于胸阳不振,气滞痰阻,心痛彻背的胸痹症,常与薤白,半夏,白酒等同用,如瓜蒌薤白白酒汤及瓜蒌薤白半夏汤;用于痰热互结的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则与黄连,半夏同用,以清热化痰,散结消痞,如《伤寒论》小陷胸汤。
③乳痈,肺痈,肠痈
?本品有清热疗痈,消肿散结之功,热毒壅滞,乳痈起初,红肿热痛,常与连翘,牛蒡子,青皮等同用,如《医宗金鉴》瓜蒌牛蒡汤,亦可与当归,乳香,没药等同用,即神效瓜蒌散。
?用于痰火郁肺,肺痈吐脓,胸中烦闷,常与千金苇茎汤同用。
?用于胃肠积热,火毒郁结,肠痈肿痛,多与红藤薏仁败酱散同用。
④肠燥便秘
本品甘寒质润,有润肠通便之功,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火麻仁,郁李仁等同用。
用法用量
10-15g,煎服。
注意事项
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及湿痰,寒痰者忌用;反乌头。
图鉴本草——瓜蒌
植物形态
①栝楼
?多年生攀缘草本。
?茎多分枝,具纵棱及槽,卷须3~7分歧,均被柔毛。
?叶互生,纸质,近圆形或心形,常3~7掌状浅裂或中裂,基部心形,边缘常再浅裂,两面沿脉被长硬毛;基出掌状脉5条。
?雌雄异株,雄总状花序单生,有花5~8,苞片倒卵形或阔卵形;花萼简状,花冠白色,两侧具丝状流苏,被柔毛;雌花单生,子房椭圆形。
?果实椭圆形或圆形,成熟时橙黄色。种子卵状椭圆形,压扁。花期5~8月,果期8~10月。
②双边栝楼
?与栝楼相似,植株较小。
?叶片常3~7,深裂几达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极稀具小裂片。
?雄花的小苞片较小;花萼裂片线形。
?种子棱线距边缘较远。
药材性状
?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
?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
?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
?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刘太医出口级道地饮片——瓜蒌
瓜蒌饮片一般为瓜蒌丝,分为统货和选丝,以边皮少,断节少,糖味浓者为佳。市场上流通的瓜蒌饮片有采用尚未成熟的果实加工而成,甚至还有发霉、加糖、增重现象。
刘太医道地瓜蒌为不规则的丝或块状,皮厚柔韧,皱缩,色杏黄或红黄,糖性足,无生虫,无霉变,无杂质,无农残,完全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刘太医道地瓜蒌
①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
②果瓤橙黄色,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
③呈不规则的丝,外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
④刘太医道地瓜蒌完全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⑤刘太医道地瓜蒌检验报告
⑥刘太医道地瓜蒌成品图
中医现代新疗法——蝎毒疗法
专业治疗各种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