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止咳有讲究,不是所有咳嗽都适合吃川贝

前段时间“神秘的东方液体”——京都念慈菴川贝枇杷膏,在美国火了一把,甚至被奉为“止咳神药”。一位外国教授表示,自己咳嗽了一个多礼拜都没有治好,最后女友给了他一瓶川贝枇杷膏,他喝下15分钟就见效了,后来他逢人就安利这款川贝枇杷膏——而这样的例子在美国似乎非常多见,甚至被人认为是中药在海外市场崛起的典型代表。

其实用川贝治疗咳嗽在中国并不是新鲜事,比如川贝炖梨就是民间治疗慢性咳嗽的“最佳食疗方”。但是,川贝止咳有讲究,不是所有咳嗽都适合吃川贝,下面跟着金华佗的小编来看看。

川贝--众所周知是止咳良药

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种植物的干燥鳞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川贝母植物来源为4种,即川贝母(又被称为卷叶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其中卷叶贝母生长于海拔-m的山坡草丛或阴湿的小灌木丛中,4种来源的贝母的共同主产区位于四川西北部及与青海、甘肃、西藏交界的地区。前三者按性状小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梭砂贝母习称“炉贝”。

《神农本草经》记载:川贝母性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常用于虚劳咳嗽,肺热燥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以及瘰疬、乳痈、肺痈。

川贝用于止咳大致有以下几种具体的用药方法:

1、川贝粉:川贝母研末冲服,每次1-2g,用于止咳化痰、清热润肺;

2、配伍沙参、麦冬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治疗肺阴虚劳嗽,久咳有痰者;

3、配伍知母清肺润燥、化痰止咳(二母散)治疗肺热、肺燥咳嗽;

4、中成药:川贝枇杷膏(川贝母、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脑等)止咳化痰,用于咳嗽痰多上气或燥咳。

药非万能——川贝治咳有哪些禁忌

《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看似简单的咳嗽病因病机其实是相对复杂的,川贝母适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内热的久咳,具体表现为干咳,痰少,色黄,黏稠,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咽痛,或颧红,盗汗,神疲,舌红苔少或薄黄少津,脉数或细数。那么究竟哪些咳嗽不能用川贝母呢?误用川贝母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01

风寒咳嗽:临床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则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误用川贝母清热润肺,使寒者更寒,邪不能外驱,反而咳嗽加重。针对风寒咳嗽,常予三拗汤加减,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或以止嗽散加减,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

02

痰湿咳嗽:临床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治疗原则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如误用川贝母润肺,则犯了虚虚实实之戒,反而使痰湿内蕴加重,咳嗽进展。对于痰湿咳嗽,常予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两者同治痰湿,前者重点在胃,痰多脘痞者适用,后者重点在肺,痰涌气急者较宜。

所以,中药没有万灵药,脱离辨证论治,随意按照症状服用中药是十分错误的行为。

版权声明:本文为“金华佗”平 家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在文前显要位置标注作者和来源。

主笔

远志君

编辑|沉香

排版|地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ly/8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