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识破十大命题陷阱系列
1.设误方法之因果混乱
真题演练:
1.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
原文提到了“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但内地对藏区马匹需求的减少与对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增加之间并未构成因果关系,所以D选项错。
2.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原文说到了“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这两句话,但并未说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选项的表述属于强加因果。
3.[原文·四川卷T6—A]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而,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选项]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
A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对后市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无直接因果关系。
4.[原文全国卷ⅡT1-D]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选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可知,青花瓷“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