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被人吃,梭砂贝母玩起了障眼法,进化

人类无疑是自然界事实意义上的主宰,动植物们似乎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为了躲避人类的贪婪之心而进行进化。在云贵川分布的一种中草药,梭砂贝母,就进化出了一种躲避人采挖的本事,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梭砂贝母是一种百合科额植物,它生长在米左右的山地高原上,主要在岩石缝隙或者砂石地里生长。它就是我们俗称的“川贝”。这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经常被人们大量采摘。最近,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就发现梭砂贝母发生了进化,它把自己绿色的叶子进化成了罕见的灰色,这无疑是想逃过人类的眼睛。

一直以来,梭砂贝母都是绿色的,因为绿色的叶子自然是光合作用的要求。梭砂贝母也是绿色的叶子,但是在高原地带灰色的岩壁上,绿色未免有点太引人注目,采挖梭砂贝母的人,也是用这点绿色来区分梭砂贝母的,但研究人员发现,梭砂贝母中已经有了灰色或者褐色的进化品种,乍一看上去根本和周围环境分辨不出来。

科学家们一开始认为,这就是梭砂贝母为了躲避食草动物的取食而改变了颜色,但其实不是这样,梭砂贝母体内含有很多生物碱,许多食草动物都对它避而远之,这种改变明显就是为了防御人类的采挖。

当地人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对梭砂贝母的采摘一直在进行。每得到1千克晒干的梭砂贝母,就需要采挖超过棵梭砂贝母。而梭砂贝母只有生长期超过5年才会长出鳞茎。故而采药人对梭砂贝母的采挖几乎不遗余力,就算遇到年份不够的,也会挖出来找地方接着种。

人类用自己数千年的采挖,让梭砂贝母发生了进化。

和梭砂贝母类似的,还有天山雪莲,科学家们发现天山雪莲在最近1个世纪里已经长得越来越小了。

大家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ly/10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