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清水河不是一条河,是一个地方,是玛纳斯县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距离玛纳斯县城60公里左右,史书说这儿“河源水清,产玉,故曰清水河”。
清水河境内有一条河,她源出天山北麓,那些氤氲在云朵和湛蓝天空里的冰川,是她的源头,她逶迤在群山之间,由东南转向西北,继而拐向北方,柔肠婉转地进了沙漠。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绿了。有兽、有鸟、有花、有草……她,就是玛纳斯河,千百年来养育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塞人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所以,有人说这儿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地方。
第一次走进清水河,当地基层干部就告诉我说,清水河是福建莆田重点援建的牧区乡,从此,我一点一点地撩开她神秘的面纱,探访她日新月异的变化。
团庄村我是从团庄村开始认识清水河民族乡。附近的五道垭,是玛纳斯县南部山区著名的旅游景区,红色的雅丹地貌,绵延的草原,夏天在这纵马驰骋,徜徉花海,载歌载舞,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冬天的五道垭一片洁白,如梦如幻,仿若仙境。
团庄村有山,卧龙山,可以登高望远,上山有栈道,山上有观景台。那天,我和莆田援友们一起,走在具有南方特色的红色木栈道上,从“十二五”开始,团庄村就是莆田援建的重点村,在一批又一批莆田援疆人努力下,年至今已累计投入援疆资金多万元。莆田援疆人在这里接力修建了木栈道和观景台。当登上观景台,眼前豁然开朗,整个团庄村都呈现在眼前,一排排红顶黄墙的牧区安居房鳞次栉比,院落里种满了苹果树,村道两旁鲜花绽放、美不胜收。山上通过援疆资金陆续建成了四座亭子,分别是闽昌亭、莆玛亭、莆田亭、城厢亭,每个亭子都有不同的视野,可以远观近看团庄村这个集居住、生产、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旅游新村”。
红坑村那天,初雪后,我们来到莆田分指的另外一个援建点——红坑村。S省道建成以后,红坑村成了一个著名网红旅游打卡点。她在深达百米的河谷滩地上,玛纳斯河在此处作一个九十度的拐弯,由东向西转向南北向。远处可见坎苏瓦特五彩河谷,北面是终年积雪的河源峰,自然景观秀丽异常。
雪后初霁的红坑村洁净温暖。那天,天是那样的蓝,蓝得纯净,蓝得任性,空气略显清冷。走进莆田援建的乡史馆,里面的壁画栩栩如生,是《山海经》里有关清水河的传说。从窗户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峰闪着光,薄薄的积雪把冬日的村庄装扮成了一树树花开,仿佛可以闻到一朵朵白梅在暗吐芬芳,整个红坑村在此时就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素雅端庄,静谧清晰。
贝母房子村贝母房子村也在S省道旁。年,莆田援疆启动一县(区)援一乡(村)模式,仙游县点对点援助贝母房子村。从那时起,这儿陆续有了莆田援建的仙游小区、党建园、玉石交易市场、乡村振兴馆、木兰亭……
那天,下着大雪,我们来到位于这里的清水河乡中心学校,看望挂钩的牧民孩子。走进学校,看到整洁的校园、温暖的教室,朗朗的读书声格外悦耳。走出教学楼,去看孩子们的宿舍和食堂,经过操场,雪地上,一群孩子在踢足球,他们的快乐感染了我们在场的所有人,童年时光多美好。作为援疆教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瞬间在内心升华。
往期推荐:生态山海情!一场特别有意义的莆玛主题党日活动!
莆田援疆诗朗诵
木兰溪和玛纳斯河的对话
零距离服务!走进莆玛山海情“枫桥警民驿站”!
点赞!莆田援疆检察官又开课了!这个中心开先河!莆田优质医疗资源惠及玛纳斯群众!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