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兰繁殖与栽培技术

贝母兰又名慈姑兰,以其假鳞茎外形似慈姑而得名。为兰科贝母兰属多年生植物,全属约有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南缘至大洋洲。我国也是贝母兰属的分布区域之一,有野生原种约26个,主产西南、华南和西藏等地。大多数种类生于海平面至海拔m的高山上,附生潮湿的树干上和岩石上,常成片生长,铺满整条树干或整片石壁。近年来,贝母兰属有许多新发现的种类以及园艺栽培种,花量极大,花色美丽,极具观赏价值。许多品种能够在较冷凉的地区种植,而无需在冬季人工加温,因此适于园林疏林下栽培,也可作年宵花盆栽商品销售。

▲贝母兰

贝母兰属为附生、石生及地生,合轴生长,但多为大型的附生兰,大多数种类具有大而突出的假鳞茎,形状有圆柱形、三角形、方形、卵形、梨形。每一个假鳞茎顶部通常有1?2片多褶的叶片。花序从成熟或新的假鳞茎顶部长出,直立或弓状下垂,每一个花序有花5?20朵不等,某些种类一株可开出数百朵花,有的种类还有香味,花朵大小、形状与花色依种类而异,花色有白色、黄色、橙色、绿色、褐色及紫色。萼片披针形,中萼片向前倾覆盖于唇瓣上。花瓣狭长,唇基部有2?5条向前伸展的黄色纵褶,有橙色或褐色斑纹。花期春夏或秋冬。

贝母兰因产地不同,对环境要求也有所差异,产于我国西南边区和西藏的崇山峻岭的高原地带,有耐寒而忌暑热的习性,产于热带的常绿种适合于温室内栽培,可全年生长。目前,花卉市场上所见的贝母兰主要来自于野生,国外有一些盆栽商品贝母兰杂交品种在兰展中层出和销售。其中易栽培的种类和品种有贝母兰、流苏贝母兰、滇西贝母兰、莫氏贝母兰、绿花贝母兰、亮色贝母兰、贝卡利贝母兰、白花贝母兰、琴唇贝母兰、比凯里贝母兰(栽培种)、达雅娜贝母兰(栽培种)、天鹅贝母兰、萨尔瓦贝母兰(栽培种)、垂花贝母兰、戴氏贝母兰、斯文贝母兰、美花贝母兰、髯毛贝母兰等。

▲垂花贝母兰

▲长鳞贝母兰

▲橙花贝母兰

▲绿花贝母兰

繁殖

贝母兰主要通过分株和无菌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分株繁殖一般隔2?3年1次,春秋两季均可进行。进行工厂化生产以无菌播种为主,通过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可获得发育成熟的蒴果。果实采收后,将表面脏物冲洗干净,然后置于75%?90%乙醇(酒精)中浸2?3秒,再在5%?10%的漂白粉溶液或12%的双氧水中浸5?20分钟,然后以无菌水冲洗3遍,备用。在播种前将玻璃瓶取出,放在实验室干净的地方2?3小时,使瓶内温度逐渐与外部一致,以免打开后空气中的水会凝聚在种子表面,引起霉变。播种需在无菌条件下用消毒刀以十字状纵切果实,将果内的种子放入玻璃瓶内。每瓶种子数量以大致都能接触到培养基为度。种子必须均匀地平铺于培养基表面,避免埋入培养基内,引起窒息死亡。培养基以1/2MS+6-BA0.5mg/L+NAA0.5mg/L+0.1%AC(活性炭)+蔗糖40g/L+琼脂7g/L,或MS+NAA0.2mg/L+5%香蕉汁+蔗糖30g/L+琼脂5.5g/L。播后在培养基上加入适量无菌水(约高1mm),盖好瓶盖后,将玻璃瓶移入培养室,培养温度20℃?26℃,光照强度为?lx,光照时间10?12小时。通常种子萌发培养约20天后,种子萌发成原球茎,再经过10天原球茎上开始分化出芽,转接继代30天后发育成无菌苗,此时无菌苗基部假鳞茎开始膨大,可以切取无菌苗的假鳞茎接种到B5+6-BA1.2+NAA0.6mg/L+蔗糖15g/L+琼脂7g/L,或MS+NAA0.2mg/L+TDZ1.0mg/L+蔗糖30g/L+琼脂5.5g/L上诱导原球茎,原球茎增殖较快,30天后增殖系数可达5?7倍。将增殖的原球茎转移至B5+6-BA2.0mg/L+NAA0.2mg/L+0.1%AC+蔗糖40g/L+琼脂7g/L,或MS+NAA0.2mg/L+BA0.4mg/L+30mg/L+琼脂5.5g/L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20天后可产生芽点并生长成小苗。在进行生根培养时,将分化出不定芽切下,培养基以1/2MS+NAA0.5mg/L+0.1%AC+蔗糖40g/L+琼脂7g/L,或MS+NAA0.5mg/L+lBA1.0mg/L+蔗糖30g/L+琼脂5.5g/L,20天后开始生根,40天后观察苗生根,当小苗长到3?5cm、有2?3条发育较好的根系时,可将幼苗移出培养瓶,栽植到苗盘中。小苗从培养瓶中取出后,要用水清洗根部,蘸上培养基,栽培基质宜用切碎的小树皮块、碎木炭和少量火山石配成的培养土,将小苗栽在穴盘中,然后放在25℃左右的温室内,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和较强的散射光,每周施1次液肥,并喷洒抗菌剂,1个月后可移至光线较强的地方进行管理。

▲瓦氏贝母兰

▲髯毛贝母兰

栽培

贝母兰是热带和亚热带兰花,在我国西南和南部地区气候环境很适合露天栽种,但最好是低温、中温或高温温室栽培。由于贝母兰的产地和种类不同,其休眠期要求的温度和休眠时间长短不同,栽培时应区别对待。

工厂化生产时,组培苗在普通温室中一般要培育5?8年才能开花,但管理好的大型温室需3?4年。小苗期宜用直径约为8?9cm的软浅盆,培育1年后长至中苗,换成直径约为10?12cm的浅盆,换成后培育1年为大苗,应再换成直径为14?16cm的浅盆。经过10个月左右的栽培,即长成为可开花生产的商品苗。

贝母兰栽培基质以树皮块、树蕨块、泥炭藓、粗沙、苔藓等基质混合为佳,也可全部用树皮块作盆栽基质。常绿热带种类或根状茎上节比较长的种类(假鳞茎相距比较远),还可用树蕨板或树蕨干栽种。花序下垂较长的品种以篮式栽培为好,可用木条框或多孔盆栽后悬吊在温室中。落叶种类可用浅盆栽植。

基质及花盆在使用前要彻底杀菌消毒。要求栽培基质的pH值低于5.5,呈微酸性,偏酸会阻碍植物生长,偏碱则会影响植物对营养水分的吸收利用,不利于植株生长、开花。贝母兰根系非常发达,种植时尽可能露出植株的根状茎,花盆底部可放一些粗石子、粗树皮块或木炭块等,以利于排水。上盆后,植株应放于温室苗床上,并喷杀虫剂和杀菌剂,以确保幼苗健壮生长。

▲莫氏贝母兰

▲琴唇贝母兰

▲琵琶贝母兰

推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cd/7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