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218/5941745.html对草木自然的喜欢,可以有多少种表达的方式?有人卖花,有人在家种花,还有人直接跑去山里与草木为伴……看过许多园艺大神、花艺大师、田园生活博主,但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润物细无声的吸引着我~他是我在B站上意外发现的up主,是除了李子柒、滇西小哥之外,我第三喜欢的博主!看完想第一时间安利给你萌!Vol.x百草大叔大叔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常常一声不吭就去山里挖各种「草」,网友们却说:这位大叔是神仙吧!一把镰刀,一个锄头,提着篮子,背着竹篓,就往山里走。或是骑着摩托,去往美丽的川西高原,寻找一种珍贵的植物。毫不起眼的「野草」,在大叔眼里都是宝贝挖、翻、拔,一番操作行云流水。如果你了解这些草,就会发现大叔挖的不是野草,而是药草,党参、黄连、地黄……这些耳熟的中药,长在土里时原来长这样~挖出来的新鲜党参,就近在小溪边洗洗干净,支起一个锅,炖一锅鸡汤,党参切段加入,大补!路边常见的麦冬草,剪下块根,洗净、晒干,搭配菊花、枸杞泡水喝,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杜仲的树皮割下晒干,可入药、煲汤、泡水,补肝肾,强筋骨,可安胎。这是芍药在B站意外发现宝藏up主——百草大叔,大叔一身布衣,简单朴素,挖草药、制草药是他的日常,每次看完视频都能涨不少知识!而且!明明是个挖药up主,画面拍得和央视地理纪录片一样美,每一帧都能截下来做屏保!与其他逃离城市、隐居乡野的博主不同,百草大叔从小在深山之中的农村长大,现在也没有常住山里,他的本职工作也是与中草药相关的。他说,「小时候,物资匮乏,如果身边有人或者自己生病了,就只有找本村的土郎中看。他们看病不用输液,也没有什么西药,遇到头疼脑热,外创内伤的人,山里常用的一些草药搭配煎煮服下即可,再加上身边的老人言传身教,跟着他们耳濡目染,自己也懂得了许多药草知识。比如清热去山里挖柴胡,目赤上火用黄连,割伤用茜草或者石苇等,消食用山楂等。这些山里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药草延续了一代代山里病人的性命。」随着年龄的增长,百草大叔也慢慢走出大山,求学,成家,立业,也很少再回到那个曾经的小山村。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回头再看才发现小时候学到的这些草木知识,已经深深的走进了自己的生活,成了他的职业。年龄越大,小时候那些曾经瞬间已经逐渐模糊的记忆反而越来越清晰。于是,他又回到山里,重拾那时的记忆,并且记录下来,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
01
川贝枇杷膏里的川贝长啥样?
川贝枇杷膏大家都很熟悉了,止咳必备良药,几乎从小喝到大,但你知道川贝的生长和采集过程吗?7月,是川西高原最美的季节,绿草如茵、牛马成群、野花遍地,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珍贵的川贝成熟了。川贝是川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则是贝母花的一种,属于百合科,花型低垂,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高海拔灌木丛或草地上。今年7月,百草大叔辗转联系上了一位当地藏族朋友,在他的带领下,一起寻找川贝。挖川贝时要格外小心,不能直接开挖,要用巧劲从边撬开土层,从根部去摸索一个白色的小果。川贝类似小球型,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怀中抱月」,大瓣紧紧抱着小瓣~找到就近水源,洗净晒干,川贝就可以入药了。川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对治疗肺热咳嗽多痰有很好的效果。百草大叔做了一道川贝雪梨银耳羹,能止咳化痰润肺,秋燥季节适合吃~银耳也是他自己培育的,摘下新鲜银耳洗净晒干,用水泡开,见证银耳的绽放。在砂锅中放入银耳,雪梨切块,加入几颗川贝,慢火熬煮,一碗嫩滑润肺的银耳羹就成啦~02除了吃笋,竹子还能变中药?对于竹子,大多数人只能想要吃的笋和用竹子编制的各种用具,但在百草大叔这里,竹子还能做出两味中药。把一棵竹子砍成几段,拿到火坑上烤,流出来的汁液叫做鲜竹沥。将汁液过滤,鲜竹沥就能药用。鲜竹沥有清热降火的功效,对小儿咳嗽、热病痰多有很好的效果,南方一带,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如果感冒咳嗽了,常常喝鲜竹沥,几乎药到病除。竹子身上的宝,除了鲜竹沥还有竹茹。取竹茹并不难,先去掉竹子外面的青皮,然后将中间黄中带青的部分,用刀刮下,呈丝絮状的东西就是竹茹了。刮下的竹茹阴干或晒干后就可入药,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等功效。03妇女之友益母草,女孩们都该看看~益母草,因善治妇科诸病而得名,是一种益于妇人的草~姐妹们,划重点了!益母草茎直立,可以长到60~cm高,夏季开粉紫色的小花。采收益母草是用割的,一般在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整株直接割下。益母草整个茎叶都可入药,直接用刀将茎叶切断,经过晾晒干燥后就能入药。益母草的主要药效是「活血调经」,对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也有作用。益母草可以直接泡水喝,搭配玫瑰或山楂等其他花果,是对女性身体很好的一种花草茶。用水煎煮益母草,过滤浓缩,加入红糖,慢火熬煮浓缩,就是非常著名的益母草膏。04比黄连更苦的,是炮制黄连的采药人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也是一味很耳熟的药材,世人只知黄连苦,但将黄连制成药材的过程更苦。黄连长在深山里,海拔一两千米的山谷荫蔽密林中,细密的茎部,叶片成三角形全裂,乍一看有点像胡萝卜的叶子。入药的黄连取的是根部,所以要去掉叶子,留下根部。现做一个土炕,用竹子、铁丝做容器。留下的黄连根部,先上炕烘干、去掉须根,整个过程要来回用手摩搓,制药人需忍受高温,练就无情铁手!去除大多数须根后,需不断用竹子拍打,保证泥沙和须根可以完全去除。去除须根后的黄连,经过晾晒,就能使用,如此制成的黄连,就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上火的时候,取两小支黄连泡水,竹林对坐,一杯黄连,再大的火气也消了。05熬凉茶,要用到哪几种草?炎炎夏日,一锅传统凉茶最是消暑、宁心。去山里摘一篮金银花,扯一篓鱼腥草,挖一筐茅草根,洗净晒干后它便由普通的草变成了药材。顺路再采挖一些车前草和夏枯草,回来就可以熬煮一锅传统凉茶。金银花是藤本植物,4-6月开黄白色小花,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鱼腥草是野菜亦可入药,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白茅更是常见,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常常长在路旁、田间、山坡、草地,白茅的根部是一种药材,洗净、切段、晒干,能治热病烦渴,肺热喘急。夏枯草也是路边常见的杂草,4-6月开紫色小花,常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将这些随处可见的药草,切段、晒干,就是一种药材,按照一定的配方混合熬煮,就是记忆中最传统的凉茶。寻找,采挖,清洗,晾晒,炮制,从春到秋,从山谷到高原,百草大叔爬过许多山、采过许多药。炮制熟地黄,经历九蒸九晒;制作乌梅,在火炕前不眠不休,等了48个小时。他在寻找自己的记忆,也在复原一代人的记忆。看百草大叔的视频时,我在惊叹感动之余有一丝失落:这么有用有趣的草药知识,正在被大家遗忘……或许在我们的记忆中还停留了些许,但是我们的孩子不会再有,关于感冒咳嗽,他们的记忆里不会有鲜竹沥、川贝、枇杷叶,医院、输液瓶。医学在进步,草药在被大众遗忘,这是一种遗憾。但也有像百草大叔一样的人,依旧追随着先祖的足迹,翻山越岭、躬行大地,只为遇见、只为给更多的人看见!还有00后看了他的视频决定学中医。只要他们的努力可以被更多人的看见,我相信,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依旧会花开四季,绵延了几千年的草药,天与地,人与万物,将根脉相连,生息与共。最后,除了芍药说的这些,百草大叔还挖过许多药草,他说,今生愿为药草成痴,而我们看了就是支持!想看的朋友,在B站搜索「百草大叔」就有~本文图片资料来源:百草大叔B站、微博
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到后台回复,按要求操作
芍药本药呐,送你一朵芍药fa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