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说道地药材胡世林道地药材是中药界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导读

胡世林是我国著名药物专家,学术思想以“中药材道地论”为代表。在他看来,呼唤道地药材亦等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濒危资源,避免化学耕作对药材质量的不利影响。

胡世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部局级课题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部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学术著作3部,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年获得国务院授予对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材道地性;中药材资源与质量研究。

胡世林语录

道地药材是中药界的脊梁,更为中药界的自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讲究道地药材,提倡质量第一,是永远也不会“过分”的。

有没有道地药材的讲求,即以临床疗效检验药材质量,是传统医药学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建立道地药材认证制度是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什么是道地药材?

所谓“道地药材”是指药材货真质优的意思,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两千多年来,几乎所有的本草、方书、医案乃至方志、贡赋均有关于道地药材的论述。现存最早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强调了区分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总结了三千多年前的药学成就,进一步论述了“道地”的重要:“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这是本草学上第一次明确地论述道地与非道地药材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唐《新修本草》有句至理名言:“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部分珍本本草文献

为什么称“道地药材”而不叫“地道药材”?

首先,“道”是唐代相当于现代中国的三南三北六大区或省级的行政区划,“地”是“道”以下的具体产地,所以不能颠倒地域层次;第二,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首次采用道地药材的专业术语,进而影响到同时代汤显祖的戏剧作品《牡丹亭》,其中就有”好道地药材”一语,按照学术名称优先律的原则,我们只能规范地称道地药材,这里道地药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术语,不同于民俗中形容某人”不地道”一类的用法。

在胡世林看来,道地药材是中药界的脊梁,更为中药界的自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讲究道地药材,提倡质量第一,是永远也不会“过分”的。

《神农本草经》等重要本草论述药材道地部分篇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胡世林认为,道地药材不仅是天赋予我们民族的自然资源,而且包含着我国古代医药学家的科学智慧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没有道地药材的讲求,即以临床疗效检验药材质量,是传统医药学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提出,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

作为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检测认证技术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胡世林也是国家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道地药材认证规范》起草工作组的主要专家。他强调,建立道地药材认证制度是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促进中药企业规范管理和产品质量提高;加强中药品牌保护作用,运用认证认可国际通行规则,以拓展中药国际市场。

胡世林在道地药材认证标准评审会上发言

道地药材是如何形成的?

胡世林认为,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是资源、农艺和医术三者的结合。

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药物资源。道地药材的形成与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即古人所云“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

二是以成熟的农业技术为基础。中药中许多“道地药材”是由野生变成家种家养的,入桃仁、芝麻、当归、地黄等。有的甚至尚未发现其野生种祖先,如川芎、三七。说明其品种培养历史相当久远。以农立国和农桑著称于世的中华民族,为培育道地药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没有中医,当然就没有中药。中药的“道地药材”是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考验出来的。有不少“道地药材”在国外也有分布,至今却未成为名药,就是因为是没有系统的中医理论的指导与应用。因此,仅有资源,没有医术,也难成药,“道地”更无从谈起。

江西樟树药工展示中药材炮制技艺

同仁堂药工进行中药切制技艺展示

如何进行道地药材性状鉴别?

胡世林总结出了道地药材性状鉴别的“四征八法”。“四征”即望、问、闻(尝)、切所得的药材特征信息。“八法”指四征涉及的形、色、气、味、地、名、面、质八个方面。

望,运用视觉的功能,观察药材形、色、表面和断面特征。“望形”要与“望面”(表面和断面)相结合,必要时还需借助相关仪器设备进行观察。

问,就是要向送检者问明药材样品的品名、产地或来路,通过联想和逻辑分析达到单独或配合其他手段鉴定药材真伪优劣的目的。

闻(尝),是指运用嗅、味觉功能来获取药材鉴别的特征信息。“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最初和最基本的含义,是运用人的这两种感官来发现或鉴别药物的功效。

切,运用手的触觉功能感知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粘性或粉性等特征,或击打碰撞闻其声响均属“切”的范畴。

“四征八法”基本概况了性状鉴别的各个方面,有时还需借助仪器观察、分析,但传统的方法已经为现代以“器为中心”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药事人员通过“望”“闻”“切”来辨识中药

药学工作者正在鉴别中药材

道地药材如何分类?

胡世林指出,道地药材分类的总原则是按我国地形地貌的自然特点和民族医药体系的分布中心来划分道地药材。

在自然地理特点方面,由西向东有昆仑山——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向南至南岭),将祖国大地分为高低不同的三个台阶;由北向南有万里长城、秦岭——淮河、南岭分割成纬度高低不同的气候土壤带。在民族医药方面,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师近年继承整理较多的民族医药体系。

胡世林主编《中国道地药材原色图说》,将中国道地药材划分为以下15类:

1、关药:是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如关防风、关木通、辽细辛等。

2、北药:是指长城两侧及其以南的河北、山东、山西以及陕西北部所产的道地药材,如北沙参、北柴胡、北山楂等。

3、蒙药:是指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也包括蒙古族聚居地区蒙医使用的药物,如赤芍、锁阳、甘草等。

4、藏药:是指青藏高原所产的药材,也包括藏族聚居地区藏医所使用的药材,如甘松、桃儿七、胡黄连、藏木香等。

5、维药:是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也包括维吾尔族聚居地区维医所使用的药物,如紫草、伊贝母、黑种草、巴旦杏等。

6、秦药:是指古秦国及其周围地区所产道地药材,即取义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秦椒、秦皮、秦艽等药物。地理范围为秦岭以北、西安以西,至“丝绸之路”中段毗邻地区,以及黄河上游部分地区。如当归、秦艽、羌活、大黄等。

7、怀药:取义于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和怀山药等四大怀药,其主产地在河南省博爱、武陟、孟县、沁阳即古怀庆府。河南境内盛产的道地药材禹南星、禹白附、密银花、天花粉等也归入怀药。

8、淮药:是指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鄂、皖、苏三省)所产道地药材,如宣木瓜、苏薄荷、凤丹皮等。

9、浙药:取义于“浙八味”等浙江省所产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温郁金、台乌药等。

10、南药:是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湘、赣、闽、台的大部分地区)所产的道地药材,如湘莲、江枳壳、建泽泻等。

11、广药:主要指南岭以南,广东、广西和海南岛所产的道地药材,如广豆根、广金钱草、广藿香、广地龙,以及罗汉果、阳春砂仁等。

12-13、贵药和云药:来源于近代药材行业川、广、云、贵的习惯称谓,意指云贵高原特殊地理环境生产的特殊道地药材,如贵天麻、云木香等。

14、川药:起源于巴、蜀古国,今泛指四川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如川芎、川连、川贝母、川牛膝等。

15、海药:是指沿海大陆架、中国海岛(台湾、海南已分别划入南药和广药)及河湖水网所产道地药材,如珍珠、石决明、瓦楞子、海螵蛸等。

川牛膝(左)、怀牛膝(右)

川牛膝(左)、怀牛膝(右)

川木香(左)、祁木香(中)、云木香(右)

滇莪术(上)、川莪术(下)

参考文献

1、胡世林主编.中国道地药材.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3

2、胡世林主编.中国道地药材原色图说.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6

文章来源:道地药材在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cd/5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