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组数字,2种方法,为你解读红海行动

正文共:字13图/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红海行动》剧情紧张刺激,能量密度十足,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网络上更是掀起了一股“红海风”。这部片子可以说从头枪战到尾,情节近乎直白,却赢得太多赞美:媲美《黑鹰坠落》、国产战争片新高度、恰到好处表现主旋律……除此以外,或许击中大家的还有一句话:勇者无畏,强者无敌。

在此,小编也想谈谈自己观看电影之后的几点肤浅认识。

全程共有6次渗透行动,其组织方法为:

第一次渗透为突击队乘坐小艇向“广东号”渗透打击海盗;

第二次渗透为突击队乘坐伊方政府提供的交通工具由港口进入交战区;

第三次渗透为突击队向人质关押区渗透;

第四次渗透为依靠当地居民伪装,分小组渗透进入人质营;

第五次渗透为利用直升机空中渗透到敌方交易“黄饼”附近地域;

第六次渗透为利用藏身敌方车辆底下渗透至交易地点。

在多次渗透过程中我们可以分析其特点:打击海盗时采取多路快速渗透、向心攻击的的战术打击手段,直接给敌方造成较大威胁;在营救人质过程中编成车队渗透,目标较大,且移动速度较缓,容易造成我方损失,影片中进入交战区和人质营途中即采取该方式,我方车队便遭到伏击与迫击炮袭击,损失惨重;化妆伪装渗透利于接近敌核心区域,较易达成作战目的,但对人员战术素养及心理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一旦暴露便处于最危险的境地;影片中空中渗透方式主要采取翼装飞行,其优点在于飞行距离较远,能够较为隐蔽的接敌,但如果被敌防空火器识别便很难规避。

全程共有6次侦察行动,其组织方式为:

第一次侦察为军舰利用舰载雷达系统探测到有三艘小艇向逃跑小艇接近;

第二次侦察情报由外交部提供情报信息和通过在军舰上观看新闻视频报道获得情报信息;

第三次侦察为夏楠向外交部提供情报信息并将手机定位在敌军汽车上;

第四次侦察为夏楠为突击队提供情报;

第五次侦察为在营救人质遇伏时我方狙击手诱导敌狙击手暴露,观察员迅速侦察敌狙击阵地;

第六次侦察为化妆侦察。

通过以上侦察方式可以看出,在我方防区内,可以利用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为我方行动提供较为全面可靠及时的侦察情报,而到了海外作战,情报的来源渠道及可信度就大大减少和降低,同时更多的是依靠当地居民和知情人士提供情报保障,由于海外作战支援有限从而使我方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尤其应注意在侦察过程中要注意反侦察行动,影片中在接近人质营后,我方遭敌军反侦察行动暴露,从而使行动付出了惨重代价差点失败。

全程22次指挥运用手段为:

第一次指挥由舰长直接指挥突击队长,而后指挥与队员相互交流信息确定作战行动;

第二次指挥由舰长与队员徐宏进行交流,徐宏汇报让船停下方法为炸掉其液压机,并明确该方案失败后的备用方案为弃船撤离;

第三次指挥为队长杨锐直接批准狙击手罗星追击逃跑杀害船员的海盗,本次指挥没有报上级批准,而是由队长杨锐直接指挥,并明确注意事项为不能跨过他国空域;

第四次指挥为队长杨锐在明确狙击手追击逃跑之敌后命令其余人员准备登船抓人;

第五次指挥为舰载雷达系统发现“海鸟一号”即将进入他国空域时由政委直接指挥狙击手罗星立即停止行动;

第六次为外交部提供侦察情报并指示军舰前往伊维亚共和国撤离我国侨民;

第七次指挥为接到外交部情报后舰长命令“临沂号”前往伊维亚撤侨,其余船只返回;

第八次指挥为突击队长杨锐在渗透过程中指挥分配各组任务,并明确一队任务为狙击组占领制高点掩护,其余人随队展开搜救,队长在一队;二队任务为支援外维武警,其余人留守为预备队;

第九次指挥为距离目标地点还有1分钟是队长下达全体准备的命令;

第十次指挥为在交战过程中我方人员受到袭击时队员请求还击,队长指示为“同意”。

第十一次指挥为队长询问狙击手得知汽车炸弹袭击后命令加强防守并指示保住撤退点;

第十二次指挥为队长在接到领事时指示陆琛确认武警真实身份;

第十三次指挥为队长得知队员被困后,指示由三人带领侨民撤离,其余人随他进行支援被困队员突袭;

第十四次为排除汽车炸弹成功后命令各作战方向人员撤离;

第十五次指挥为夏楠向外交部提供情报后舰长指示突击队营救被困华侨邓梅,并有队长明确各队任务;

第十六次指挥为舰长向突击队明确伊方政府不能提供直升机等快速移动工具,并明确任务难度之大;

第十七次指挥为在车队遭到袭击时队长对每个对员进行任务部署从而展开反击;

第十八次指挥为狙击组占领制高点消灭敌军迫击炮阵地;

第十九次指挥为突击队员化妆进入人质营后队长给各组明确任务区分并做好战斗准备;

第二十次指挥为夏楠被带走准备处决时队长指示各组临时改变进攻计划;

第二十一次指挥为斩首行动队长分配明确各组抢“黄饼”时任务;

第二十二次指挥为队长发现情况有变,临时改变计划进行捕俘行动,并明确各组任务。

分析以上作战指挥方式,多为现场指挥员负责具体行动的指挥,从而对指战员的能力素质及要求较高,仍能看出我军的指挥方式仍免不了报告请示这一环节,尽管建立了专项行动指挥组,但还是影响部分作战效能。此外,需要强调的是,通联协同依然是作战中的关键因素,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临沂舰”与小队采取卫星通信,小队之间采取电台通信,易受干扰与截获,在小队通信失联的一段时间内,明显可以看出小队队员之间协同受限、作战能力明显下降,并遭受重创。

3次排爆、破袭是怎么组织的

第一次爆破、破袭行动为炸掉“广东号”液压装置从而使其停止前进,其组织方法为舰长得知“广东号”5分钟后即将进入他国海域时,命令突击队让船停下,突击队员经过实地勘查后决定上报方案为对船液压装置进行爆破,从而使其停止,舰长直接批准该方案获得通过并明确方案失败后的备用方案为弃船撤离。

第二次排爆为在撤侨的过程中发现遥控汽车炸弹,狙击组直接锁定目标将遥控人员击毙,然后突击队员上前排爆。

第三次为营救人质过程中遭遇伏击时狙击组破袭敌迫击炮阵地和狙击阵地;观察员在查明敌狙击阵地后牵制敌狙击手,而后由我方狙击手破袭敌迫击炮阵地——解除对我重火力威胁,最后迫使敌狙击手撤离阵地。

从以上方式可以看出,排爆、破袭采取的方式多为小股力量采取“精准、快速、严密、高效”的方式对目标实施作业,从而取得较大战果。

斩首行动、捕俘的组织方法为:

斩首行动并未获得上级批准,由队长临时组织计划实施,仅有一架直升机支援。当队长发现战场情况临时有变,其决定改变计划秘密潜伏至敌军附近,而后趁机挟持敌军首领,抢夺敌军车辆,在有追击情况下,命令在狙击组掩护下撤离。狙击组分工明确,各自负责各自任务区域,成功对敌军首领实施抓捕。

自救互救组织以及战斗精神、战斗作风的培育方法:

自救互救:随队医务人员在得知罗星受伤乘机归舰后立即在快速进行抢救并使其脱离生命危险;撤侨过程中接到队员被困消息后队长立即明确部分队员带领侨民撤离,其余队员支援被困队员突围;队长在遇伏发现炸弹快爆炸时明确所有人立即撤离,以确保无人员牺牲;营救人质是相互掩护撤离、队员受伤时临时急救;队员被敌军劫持时,队友充分自信对劫匪实施狙击,成功将战友从敌军手中解救出来。

整个行动过程中培育战斗精神及作风的方法主要采用了相互鼓励、明确军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自我安慰、队友之间相互竞争、队长临时战场动员等方法来激励大家在战时发扬顽强战斗精神、优良战斗作风,从而对战斗取得胜利。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小编限于专业知识,经验阅历而不曾看到的数字,但每一个数字的背后浓缩都是沙场上的无数次流血流汗、奋勇拼搏的模样。勇者无惧,强者无敌。中国军人,时刻准备着!

猜你喜欢

◆风雪练兵场,这群军人势不可挡!

◆这样的兵教头,请给我来一打!

我负责精彩好看,您只需分享点赞!

作者:颜俊邓惠文

第期值班编辑:文巧江

责任编辑:张祥锋王川刘臻

投稿邮箱:yxtbzs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cd/5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