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ldquo药洲rdquo文化

北京皮炎中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410/8833207.html

本报记者潘璐

  坐落在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米林县,是一片山青水秀的地方,这里也是藏医药鼻祖宇妥·云丹贡布讲学授徒之地,被公认为藏医药文化的发源地。同时,这里还生长着大花黄牡丹、冬虫夏草、天麻、贝母、秦艽等近千种野生药材,米林县也因此被赋予了“药洲”的盛名。

  近日,记者专访了米林县副县长何正勇,听他讲述“药洲”文化的缘起与传承,透过文化的发展展望米林文化产业惠民、富民的美好前景。

  文化育民,传统工艺得到保护

  米林县文化资源众多,其中珞巴族文化尤为神奇独特,保护、传承与发展势在必行。

  “现在在我们米林县珞巴工坊参与和学习珞巴织布技艺的学徒已经达到20余人,已设计出产品50余种。”何正勇告诉记者,米林县目前对县级文化资源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并结合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米林珞巴织布制作技艺,打造出了可以带动村民致富创收的好项目——米林珞巴工坊。

  记者了解到,米林珞巴工坊的打造,不仅改变了米林县群众从前以家庭作坊为主的经营模式,还引导群众依托现有的珞巴织布生产性保护基地、米林工布毕秀传习所和珞巴族服饰传习所等设施,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逐渐形成了以工坊为主体、家庭式生产作坊为辅的生产模式,促进了民族手工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并成功开发出了民族手工产品四眼毕秀、五眼毕秀、竹制饰品盒、竹筐、珞巴服装、围巾、包等4大类60余种产品,大大提高了米林县珞巴手工的知名度。

  “目前,我们除了打造米林珞巴工坊外,还对民族歌舞、民族手工业、地方景点、文化微企业等资源进行整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何正勇表示,米林县已经成立了民间艺术团,以本地民族民俗特色为背景,打造了一批精品文艺系列节目,并于年首次参加了藏历新年晚会的演出,很大程度上开拓了米林县文艺演出市场。

  文化富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对资源进行整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除了提高米林县的知名度外,最根本的是要带动群众致富创收。

  “目前,在米林珞巴工坊上班的工人工资每月已超过元。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带动南伊乡琼林村全体村民致富创收。”说到为群众创收,何正勇显得有些兴奋。他告诉记者,今后米林县将始终围绕幸福美丽乡村战略,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利用地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楹联文化,丰富米林的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旅游上档升级的同时,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

  据了解,为了促进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米林县每年都会为老百姓提供大型舞台,以鼓励各族群众积极展示各自的文化特色。此外,米林县还经常邀请村级文艺队参加林芝市桃花节米林分会场和黄牡丹藏医药文化旅游节的文艺演出,并为参演老百姓发放专项补贴,帮助他们拓宽创收渠道。”

  此外,老百姓除了拥有此项致富增收渠道外,米林县还安排了民间艺术团分批前往各村级文艺队开展培训活动,目前,所有音乐及舞蹈已全部教授于村民,此举将为农牧民群众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及进一步脱贫致富提供助力。

  文化惠民,“药洲”文化魅力四射

  何正勇介绍,年,米林县已开发出各种民族手工产品4大类60余种。下一步,米林县将根据现有的非遗资源,聘请专业技术人才,设计具有“药洲”特色的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多方位投放广告。

  同时,结合旅游产业,重点打造能够吸引人、带出去的文化旅游产品。除此之外,还将根据米林丰富的文化资源及藏医药科普苑、外宣点及多形式展示区域,以动态或静态的方式让前来的游客多方面、多层次感受“药洲”文化的魅力,并收集本地特色原生态歌舞、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争取在近几年里制作出相关文化出版物。

  何正勇告诉记者:“我们预计在年前,着力提升文化原创能力,促进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融合旅游产业,形成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吸引力的‘药洲’文化产业集群雏形,给予米林旅游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让老百姓增收,让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

网信米林

主编:普布次仁

责编:普布次仁

审核:泽旺仁增

来源:西藏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beimua.com/ymly/8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